智覺普明國師語錄卷第四
關燈
小
中
大
年忌請。
幻夢推移夜壑舟。
擡眸一十有三周。
了知來去無前後。
廣劫愛河當下休(舉香雲)。
者個一念信心下種。
無相真修固根。
生長全藉衆生心地。
圓成甯離菩提道場。
陰陽不能遷。
劫火亦何壞。
失之于旨面隔五分身香。
得之于心立開六趣迷暗。
爰孝子某深憑者個熏力。
專緻先妣追修。
生死本空。
摩尼非五色。
迷悟無異。
衆器歸一金。
以此真熏嚴淨慈母報地。
托彼餘蔭。
保任兒孫榮昌。
者是本地風光喚作未生面目。
且何以為驗。
火中生蓮終不壞。
青龍弘誓開山鈎叟和尚三十三回忌請。
恭惟。
真慈汲龍淵流。
分大明焰。
早辭父母。
高揖君臣。
缁衣終不拂紅塵。
青鞋何敢履紫陌。
戒珠光透濁劫波清。
心月影圓覺天雲卷。
破蒲團上推出一座睹史宮。
折拄杖頭攪動四海遠煙浪。
常在家舍探過知識門庭。
不涉途程。
看盡江山風月。
禅心山不動。
弘誓海缺深。
空花結果八十八秋。
以幻法成就幻衆。
水月掩光三十三歲。
出真際又入真空。
一炷兜樓燒不灰。
曆山瀝盡牙根水。
放牛和尚七周忌請。
青山不動率都面。
碧玉巍巍拔厚坤。
稽首如如真正體。
當來彌勒會中尊。
共惟。
前住南禅放牛和尚大禅師。
希世優昙。
苦海船筏。
聲馳四遠化被兩朝。
王臣景仰向風。
天龍擁護推毂。
一代法匠佛祖讓權。
五處住山魔外潛迹。
白拈手段吹毛急磨。
黃龍威風蟄雷大震。
銅瓶雲澍九霄雨。
缽囊花放百城春。
将謂當年攜隻履歸。
那知他刹取法幢立。
一來一去太虛片雲。
全死全生摩尼随色。
涅槃後有大人相。
蛇呑鼈鼻虎咬大蟲。
那伽定開三昧門。
焰發冰河龍吟枯木。
隻如今日門下高弟盡誠伸法供。
至竟功歸何處(插香雲)。
五分香雲當當世。
千光餘烈刹刹塵(辭世頌曰。
一去一來全生全死。
虎咬大蟲蛇呑鼈鼻)。
默翁和尚七年忌請。
望入鸰原已七年。
逝波不返急于弦。
虛空開得來時口。
葉落千山骨露天。
共惟。
某戒行珠潔定惠月圓。
曾扣知識門。
活手死伎親驗盡。
深入先師室熱喝嗔拳甘受過。
剛毅性如松柏耐歲寒。
慈悲化似蕙蘭薰幽谷。
一朝空手攜隻履。
無蹤迹處不藏身。
今日高弟設忌齋。
花根自有春風約。
山僧眉毛厮結五十歲。
老兄因緣差别七八霜。
即今抹拶相逢。
如何為安慰去(插香)。
好個莊嚴華藏界。
重重湧出妙高台。
為赤松則祐自天請。
鐵打身心見孝誠。
梅花吹雪暗香清。
年年此日伊蒲供。
引得龍天為證明。
伏惟。
某武略拔群。
文道正名。
撫民治國以易化。
折沖威世無不驚。
外現聲聞形。
彈呵二乘滞寂。
内秘菩薩行。
大張六度門庭。
竹椅蒲團坐斷佛祖。
金錘寶劍摧伏魔兵。
法雲甘露長消熱惱。
寶林春色轉觀光榮。
去來無象飛鳥迹。
生滅徒傳空谷聲。
刹刹靈山真寶所。
塵塵覺路非化城。
覆蔭兒孫幾千載。
餘熏也須蒙蒼生。
看看。
爐中一炷栴檀木。
遍界飄香優缽英。
開山大歡喜寺廣照禅師七周忌請。
共惟。
前住真如開山本寺廣照禅師。
智才淵博行學該通。
入意翁室扣靈岩宗。
親提祖師印子。
高挂佛光神銅。
遊刃真如。
握斷無柄寶劍。
開刹金地現出一座雄峰。
手段捧青天撒白雨。
機鋒叱死蛇作活龍。
七周忌齋力盡善美。
一生德業猶動王公。
何以為驗。
一笑和氣歡喜面。
百花萠動仲春風(此日賜号)。
為寶積寺仙台禅定尼請。
這個南方覺地菩提果。
沙竭龍宮無價珠。
信手拈來伸供養。
吹雲甘露博山爐。
共惟。
某男兒志氣女人丈夫。
不拘五障纏縛。
脫離三從規模。
探教外宗了西來曾無祖意。
問無味話笑東山不知他奴。
希有火中優缽。
貞潔淤泥芙蕖。
臨行蹈斷末山頂。
改轍莫随鐵磨途。
解脫服預期當來授記。
寶積号已自今日稱呼。
至竟成得什麼邊事。
大哉者個真熏力。
恰似逢春枯槁蘇。
飯尾先覺民公居士三十三回忌。
三十三秋槐下夢。
覺來非假亦非真。
白雲兒訪青山父。
将謂當年曾避秦。
共惟。
某人囊錐穎脫。
國家器刀筆終歸。
删定人禀性溫良民化笃。
養懷虛白道情純。
禅參南院啐遭喙。
口吸西江主驗賓。
孝子有忠兼有信。
深心通佛又通神。
雲迎遠忌瀝丹悃。
想見當時永訣辰。
五分寶香嚴報地。
七枝甘露滌根塵。
施從無相福田大。
惠至洪慈德化均。
因感乃誠知乃父。
宜将斯道覺斯民。
奉師力破無明窟。
舍地永充香火因。
書寫毫移靈鹫會。
受持舌吐妙蓮春。
人人不昧華嚴境。
個個悟來衣裡珍。
般若海風帆到岸。
涅槃山月玉推輪。
奇哉古佛廣長說。
全在英檀一念新。
明秀禅尼三十三回忌請。
一段信香通古今。
熏成五分法王身。
非男非女離諸相。
覺樹花開性地春。
共惟。
某人無明推窮全波是水。
幻身照破千花即空。
一靈不昧如月在天。
五障清淨似蓮出濁。
現婦女相全育養功。
得孝子賢盡追修善。
伯瑜泣杖未為真實。
目連救親是名報恩。
華嚴法界彰目前。
化城寶所非心外。
如是持斯經。
也如是轉。
謂之不生不滅大涅槃。
慈風保任兒孫。
餘熏提獎含識(舉香雲)。
看看。
栴檀葉葉古風清。
便見人間香馥郁。
施主請。
此香群有心源諸佛智母。
從無住本流出萬端。
猶膚寸雲施大千雨。
三草二木靡不受潤。
百界千如至竟歸空。
拔卻生死根株名般若利劍。
照破無明黑暗号金剛寶焰。
今日有人嚴備一色一香妙供。
力為亡母追修三十三年寂場。
所冀一念解脫香塵塵熏徹。
本有光明藏刹刹打開。
濟度曆劫怨親。
供養恒沙賢聖。
中周都聞預修。
此香指其體則佛寶法寶僧寶。
語其用則戒香定香惠香。
諸聖得熏圖開花結實。
列祖傳信貴奕葉聯芳。
信手拈來作微妙供。
随處不妨開寂滅場。
三十三年隻消當念。
一出一沒無可商量。
夜壑舟移人未去。
半炊梁熟夢猶長。
周也周也。
起金沙池上微風起。
菡萏吹香水殿涼。
上椙霜台實相真公居士盡七請。
秋風蕭索滿空霜。
節後黃花空晚芳。
七七流光歎逝水。
身前身後事茫茫。
共惟。
某人夙因深正。
現果觀光。
起家武略拔其萃。
治國文化又無雙。
孝情竭誠一飯不忘父母。
忠心守節斯須無負君将。
搜教外旨信萬般此道所在。
參國師禅了一事無可思量。
左之右之打開淨名丈室。
舉足下足遊戲古佛道場。
三際覓心終不可得。
一朝翻身歸何有鄉。
追修白善如春行大地。
無相布施似日上扶桑。
也知今日謝塵骨肉。
乘願他利為法金湯。
何以為驗。
火裡妙華轉馨香。
四州總轄常久居士為景德開山正覺國師三十三回忌請。
德化春行大地。
三草二木無不沐恩。
道眼月懸中天。
千江萬水悉皆影現。
提智慧劍摧破鬼窟邪徒。
據法空床濟度苦海迷倒。
住世七十七歲。
舉王臣執弟子之儀。
滅後三十三年。
雖農商生渴仰之信。
寔是龍吟雲起。
虎嘯風生。
自然而然。
泯其所以。
爰弟子優婆塞身為國雖運決勝籌。
心為法力設伊蒲供。
奇哉一缽神通飯。
熏得四衆毛孔香。
靈峰開山寶洲珍長老盡七請。
浮世八十有餘霜。
夜壑舟移夢一場。
真淨界中無起滅。
包含萬象燭靈光。
共惟。
某人陰德柔順坤儀禀天。
以信為諸善源。
運慈為生長母。
現女人相同贊毗耶室中化儀。
參祖師禅不屑無垢世界成佛。
混塵勞不染。
如玉出泥中。
處富貴無心。
似春在花上。
令孫令子皆為國家雄材。
惟孝惟忠偏行人倫大本。
是以棣萼聯輝無高下。
椿葉奕世益榮昌。
所謂現婦女身施其功。
作比丘尼度其衆。
一期了寂滅為樂。
永劫示那伽徹真。
孝男扣首瀝丹衷。
清衆竭誠修白業。
人人筆下嚴報地。
個個舌頭吐妙蓮。
五分寶香飾法身璎珞。
三昧智水濯煩惱垢塵。
十方佛土遊戲場鞭起白牛。
是今日更有不露頂一句。
末山突兀在雲中。
何以為驗。
栴檀葉葉古風清。
吹落人間香馥郁。
至德甲子臘月三日。
就佛心寺為大林和尚十三回忌請。
一十三年大寂中。
真風自振佛心宗。
當台明鏡無遺照。
萬丈深淵有卧龍。
共惟。
前住南禅僧海禅師大林大和尚。
天下龐眉一代翁。
津梁迷渡見其功。
佛海僧海圓明月。
戒香定香薝蔔風。
熏徹塵沙成道果。
包含萬象。
照真空。
誰知祖父不傳訣别有靈犀一點通。
當機妙用丈挑日。
随處玄談山答鐘。
安衆恢開瑞岩寺。
激徒每呼主人公。
雲攝化權攜隻履。
不知何處追行蹤。
内院曉深慈氏夢。
龍華春遠率陀宮。
七日莊嚴修白善。
百味珍馐瀝丹衷。
元無聖地可超越。
甯有品位更增崇。
伸屈龍鱗猶在蟄。
整儀鳳羽覽成叢。
英檀竭誠伸供養。
山僧助喜禮慈容。
一爐沉水九重上。
叆叇瑞雲擎日紅。
同臘月初七為寶箧院殿請。
古鏡台前無間隔。
年年此日笑顔新。
兒孫餘祐八千歲。
奕葉大椿知幾春。
共惟。
尊儀握斷乾坤二十載。
一劍霜清七十州。
終無喜怒行差别行。
一切但以公道斷之。
蘇枯槁則旱天霖雨。
濟沉溺則迷渡津梁。
皇天無親惟德必輔。
王春有序不令化周。
贊佐一人鹽梅調鼎。
外護三寶金城湯池。
歸真幾乎二十年。
攀慕恰如二三月。
修善通佛。
目連度迷界親。
惟孝感天。
孟宗抽雪中筍。
五日講說敲出諸宗骨髓妙心。
七軸金文開示諸佛出興大事。
唯此一事實。
不妨頓超化城。
餘二則非真。
直下坐斷寶所。
何以為證。
曉來一朵寒梅玉。
漏洩春香臘八先。
小佛事。
天
幻夢推移夜壑舟。
擡眸一十有三周。
了知來去無前後。
廣劫愛河當下休(舉香雲)。
者個一念信心下種。
無相真修固根。
生長全藉衆生心地。
圓成甯離菩提道場。
陰陽不能遷。
劫火亦何壞。
失之于旨面隔五分身香。
得之于心立開六趣迷暗。
爰孝子某深憑者個熏力。
專緻先妣追修。
生死本空。
摩尼非五色。
迷悟無異。
衆器歸一金。
以此真熏嚴淨慈母報地。
托彼餘蔭。
保任兒孫榮昌。
者是本地風光喚作未生面目。
且何以為驗。
火中生蓮終不壞。
青龍弘誓開山鈎叟和尚三十三回忌請。
恭惟。
真慈汲龍淵流。
分大明焰。
早辭父母。
高揖君臣。
缁衣終不拂紅塵。
青鞋何敢履紫陌。
戒珠光透濁劫波清。
心月影圓覺天雲卷。
破蒲團上推出一座睹史宮。
折拄杖頭攪動四海遠煙浪。
常在家舍探過知識門庭。
不涉途程。
看盡江山風月。
禅心山不動。
弘誓海缺深。
空花結果八十八秋。
以幻法成就幻衆。
水月掩光三十三歲。
出真際又入真空。
一炷兜樓燒不灰。
曆山瀝盡牙根水。
放牛和尚七周忌請。
青山不動率都面。
碧玉巍巍拔厚坤。
稽首如如真正體。
當來彌勒會中尊。
共惟。
前住南禅放牛和尚大禅師。
希世優昙。
苦海船筏。
聲馳四遠化被兩朝。
王臣景仰向風。
天龍擁護推毂。
一代法匠佛祖讓權。
五處住山魔外潛迹。
白拈手段吹毛急磨。
黃龍威風蟄雷大震。
銅瓶雲澍九霄雨。
缽囊花放百城春。
将謂當年攜隻履歸。
那知他刹取法幢立。
一來一去太虛片雲。
全死全生摩尼随色。
涅槃後有大人相。
蛇呑鼈鼻虎咬大蟲。
那伽定開三昧門。
焰發冰河龍吟枯木。
隻如今日門下高弟盡誠伸法供。
至竟功歸何處(插香雲)。
五分香雲當當世。
千光餘烈刹刹塵(辭世頌曰。
一去一來全生全死。
虎咬大蟲蛇呑鼈鼻)。
默翁和尚七年忌請。
望入鸰原已七年。
逝波不返急于弦。
虛空開得來時口。
葉落千山骨露天。
共惟。
某戒行珠潔定惠月圓。
曾扣知識門。
活手死伎親驗盡。
深入先師室熱喝嗔拳甘受過。
剛毅性如松柏耐歲寒。
慈悲化似蕙蘭薰幽谷。
一朝空手攜隻履。
無蹤迹處不藏身。
今日高弟設忌齋。
花根自有春風約。
山僧眉毛厮結五十歲。
老兄因緣差别七八霜。
即今抹拶相逢。
如何為安慰去(插香)。
好個莊嚴華藏界。
重重湧出妙高台。
為赤松則祐自天請。
鐵打身心見孝誠。
梅花吹雪暗香清。
年年此日伊蒲供。
引得龍天為證明。
伏惟。
某武略拔群。
文道正名。
撫民治國以易化。
折沖威世無不驚。
外現聲聞形。
彈呵二乘滞寂。
内秘菩薩行。
大張六度門庭。
竹椅蒲團坐斷佛祖。
金錘寶劍摧伏魔兵。
法雲甘露長消熱惱。
寶林春色轉觀光榮。
去來無象飛鳥迹。
生滅徒傳空谷聲。
刹刹靈山真寶所。
塵塵覺路非化城。
覆蔭兒孫幾千載。
餘熏也須蒙蒼生。
看看。
爐中一炷栴檀木。
遍界飄香優缽英。
開山大歡喜寺廣照禅師七周忌請。
共惟。
前住真如開山本寺廣照禅師。
智才淵博行學該通。
入意翁室扣靈岩宗。
親提祖師印子。
高挂佛光神銅。
遊刃真如。
握斷無柄寶劍。
開刹金地現出一座雄峰。
手段捧青天撒白雨。
機鋒叱死蛇作活龍。
七周忌齋力盡善美。
一生德業猶動王公。
何以為驗。
一笑和氣歡喜面。
百花萠動仲春風(此日賜号)。
為寶積寺仙台禅定尼請。
這個南方覺地菩提果。
沙竭龍宮無價珠。
信手拈來伸供養。
吹雲甘露博山爐。
共惟。
某男兒志氣女人丈夫。
不拘五障纏縛。
脫離三從規模。
探教外宗了西來曾無祖意。
問無味話笑東山不知他奴。
希有火中優缽。
貞潔淤泥芙蕖。
臨行蹈斷末山頂。
改轍莫随鐵磨途。
解脫服預期當來授記。
寶積号已自今日稱呼。
至竟成得什麼邊事。
大哉者個真熏力。
恰似逢春枯槁蘇。
飯尾先覺民公居士三十三回忌。
三十三秋槐下夢。
覺來非假亦非真。
白雲兒訪青山父。
将謂當年曾避秦。
共惟。
某人囊錐穎脫。
國家器刀筆終歸。
删定人禀性溫良民化笃。
養懷虛白道情純。
禅參南院啐遭喙。
口吸西江主驗賓。
孝子有忠兼有信。
深心通佛又通神。
雲迎遠忌瀝丹悃。
想見當時永訣辰。
五分寶香嚴報地。
七枝甘露滌根塵。
施從無相福田大。
惠至洪慈德化均。
因感乃誠知乃父。
宜将斯道覺斯民。
奉師力破無明窟。
舍地永充香火因。
書寫毫移靈鹫會。
受持舌吐妙蓮春。
人人不昧華嚴境。
個個悟來衣裡珍。
般若海風帆到岸。
涅槃山月玉推輪。
奇哉古佛廣長說。
全在英檀一念新。
明秀禅尼三十三回忌請。
一段信香通古今。
熏成五分法王身。
非男非女離諸相。
覺樹花開性地春。
共惟。
某人無明推窮全波是水。
幻身照破千花即空。
一靈不昧如月在天。
五障清淨似蓮出濁。
現婦女相全育養功。
得孝子賢盡追修善。
伯瑜泣杖未為真實。
目連救親是名報恩。
華嚴法界彰目前。
化城寶所非心外。
如是持斯經。
也如是轉。
謂之不生不滅大涅槃。
慈風保任兒孫。
餘熏提獎含識(舉香雲)。
看看。
栴檀葉葉古風清。
便見人間香馥郁。
施主請。
此香群有心源諸佛智母。
從無住本流出萬端。
猶膚寸雲施大千雨。
三草二木靡不受潤。
百界千如至竟歸空。
拔卻生死根株名般若利劍。
照破無明黑暗号金剛寶焰。
今日有人嚴備一色一香妙供。
力為亡母追修三十三年寂場。
所冀一念解脫香塵塵熏徹。
本有光明藏刹刹打開。
濟度曆劫怨親。
供養恒沙賢聖。
中周都聞預修。
此香指其體則佛寶法寶僧寶。
語其用則戒香定香惠香。
諸聖得熏圖開花結實。
列祖傳信貴奕葉聯芳。
信手拈來作微妙供。
随處不妨開寂滅場。
三十三年隻消當念。
一出一沒無可商量。
夜壑舟移人未去。
半炊梁熟夢猶長。
周也周也。
起金沙池上微風起。
菡萏吹香水殿涼。
上椙霜台實相真公居士盡七請。
秋風蕭索滿空霜。
節後黃花空晚芳。
七七流光歎逝水。
身前身後事茫茫。
共惟。
某人夙因深正。
現果觀光。
起家武略拔其萃。
治國文化又無雙。
孝情竭誠一飯不忘父母。
忠心守節斯須無負君将。
搜教外旨信萬般此道所在。
參國師禅了一事無可思量。
左之右之打開淨名丈室。
舉足下足遊戲古佛道場。
三際覓心終不可得。
一朝翻身歸何有鄉。
追修白善如春行大地。
無相布施似日上扶桑。
也知今日謝塵骨肉。
乘願他利為法金湯。
何以為驗。
火裡妙華轉馨香。
四州總轄常久居士為景德開山正覺國師三十三回忌請。
德化春行大地。
三草二木無不沐恩。
道眼月懸中天。
千江萬水悉皆影現。
提智慧劍摧破鬼窟邪徒。
據法空床濟度苦海迷倒。
住世七十七歲。
舉王臣執弟子之儀。
滅後三十三年。
雖農商生渴仰之信。
寔是龍吟雲起。
虎嘯風生。
自然而然。
泯其所以。
爰弟子優婆塞身為國雖運決勝籌。
心為法力設伊蒲供。
奇哉一缽神通飯。
熏得四衆毛孔香。
靈峰開山寶洲珍長老盡七請。
浮世八十有餘霜。
夜壑舟移夢一場。
真淨界中無起滅。
包含萬象燭靈光。
共惟。
某人陰德柔順坤儀禀天。
以信為諸善源。
運慈為生長母。
現女人相同贊毗耶室中化儀。
參祖師禅不屑無垢世界成佛。
混塵勞不染。
如玉出泥中。
處富貴無心。
似春在花上。
令孫令子皆為國家雄材。
惟孝惟忠偏行人倫大本。
是以棣萼聯輝無高下。
椿葉奕世益榮昌。
所謂現婦女身施其功。
作比丘尼度其衆。
一期了寂滅為樂。
永劫示那伽徹真。
孝男扣首瀝丹衷。
清衆竭誠修白業。
人人筆下嚴報地。
個個舌頭吐妙蓮。
五分寶香飾法身璎珞。
三昧智水濯煩惱垢塵。
十方佛土遊戲場鞭起白牛。
是今日更有不露頂一句。
末山突兀在雲中。
何以為驗。
栴檀葉葉古風清。
吹落人間香馥郁。
至德甲子臘月三日。
就佛心寺為大林和尚十三回忌請。
一十三年大寂中。
真風自振佛心宗。
當台明鏡無遺照。
萬丈深淵有卧龍。
共惟。
前住南禅僧海禅師大林大和尚。
天下龐眉一代翁。
津梁迷渡見其功。
佛海僧海圓明月。
戒香定香薝蔔風。
熏徹塵沙成道果。
包含萬象。
照真空。
誰知祖父不傳訣别有靈犀一點通。
當機妙用丈挑日。
随處玄談山答鐘。
安衆恢開瑞岩寺。
激徒每呼主人公。
雲攝化權攜隻履。
不知何處追行蹤。
内院曉深慈氏夢。
龍華春遠率陀宮。
七日莊嚴修白善。
百味珍馐瀝丹衷。
元無聖地可超越。
甯有品位更增崇。
伸屈龍鱗猶在蟄。
整儀鳳羽覽成叢。
英檀竭誠伸供養。
山僧助喜禮慈容。
一爐沉水九重上。
叆叇瑞雲擎日紅。
同臘月初七為寶箧院殿請。
古鏡台前無間隔。
年年此日笑顔新。
兒孫餘祐八千歲。
奕葉大椿知幾春。
共惟。
尊儀握斷乾坤二十載。
一劍霜清七十州。
終無喜怒行差别行。
一切但以公道斷之。
蘇枯槁則旱天霖雨。
濟沉溺則迷渡津梁。
皇天無親惟德必輔。
王春有序不令化周。
贊佐一人鹽梅調鼎。
外護三寶金城湯池。
歸真幾乎二十年。
攀慕恰如二三月。
修善通佛。
目連度迷界親。
惟孝感天。
孟宗抽雪中筍。
五日講說敲出諸宗骨髓妙心。
七軸金文開示諸佛出興大事。
唯此一事實。
不妨頓超化城。
餘二則非真。
直下坐斷寶所。
何以為證。
曉來一朵寒梅玉。
漏洩春香臘八先。
小佛事。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