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覺普明國師語錄卷第一

關燈
梧桐。

    蛟龍甯怕活水(卓拄杖)。

    下座。

     上堂。

    梅雨乍收。

    麥浪吹秋。

    拄杖子報道。

    管取水牯牛。

     仲秋經散上堂(拈拄杖雲)吾心似秋月。

    正好供養。

    碧潭清皎潔正好。

    修行無物堪比倫。

    令我如何說(卓一下)。

     謝首座上堂。

    山自海中湧。

    月從缺處圓。

    我首座已分座行道。

    是威音先。

    威音先。

    無人會此意。

    令我憶南泉。

     開爐上堂。

    烏薪深撥冷灰心。

    上面春風不自禁。

    靜坐爐邊敲火筋。

    滿堂枯木作龍吟。

     上堂。

    涅槃煩惱是何形容。

    豎四橫三急着眼看。

    西天人不會唐言。

    世事但将公道斷。

     上堂。

    東門南門西門北門。

    趙州設此四大門。

    諸人拟向那一門入作(以拂擊禅床雲)下坡不走快便難逢。

    冬夜小參。

    索話雲。

    商古确今。

    海底摸針。

    有答。

    無答。

    離器求金。

    脫卻者般死模。

    緻将一問來。

    有麼時有僧。

    出問。

    兩重明燭下。

    一片祖師心。

    渾侖劈不破。

    生鐵鑄黃金。

    學人上來請。

    師指示。

    師曰。

    行千裡者一步為貴。

    進雲。

    朔風卷地遍界飛沙。

    不假陽和力。

    安開雪裡梅。

    師曰。

    花開不借春力。

    進雲。

    如何百草上強有未明人。

    師曰。

    如何百草上強有未明人。

    進雲。

    與麼則朗月當空挂。

    冰霜不自寒。

    師曰。

    猶有者個在。

    進雲。

    記得圓悟禅師。

    因小參曰。

    直待明年三月盡。

    莫言冬後雪霜寒。

    意在那裡。

    師曰。

    冬至寒食一百五。

    進雲。

    即今咨參和尚。

    今年雲物果如何。

    師曰。

    冬若不寒臘後看。

    進雲。

    隻如無陰陽地如何通信。

    師曰。

    即今是什麼時節。

    進雲。

    岸容待臘将舒柳。

    山意沖寒欲放梅。

    師曰。

    保任此事。

    進雲。

    直得四方交泰。

    萬彙昭蘇。

    師曰。

    終不虛也。

    僧禮拜。

    師乃曰。

    天寒結海水。

    天風攪枯桑。

    參禅學道士。

    隻要髑髅喪逗到冷灰豆爆。

    拄杖骨也難藏。

    說甚千林凍合。

    且看孤根傳香。

    土圭轉一天景。

    葭管吹萬國陽。

    無位真人汗滴滴。

    嘉州大像面又光(拈拄杖卓一下)。

    世間若有昆侖眼。

    未必荊山問卞和。

     複舉。

    僧問雲門。

    如何是透法身句。

    門曰。

    北鬥裡藏身。

    師拈曰。

    者僧運籌帷幄。

    雲門折沖樽俎。

    可謂。

    多少奇特。

    天龍則不然。

    若有人緻恁麼問。

    劈口便摵。

    何故元來禍起自蕭牆。

     至節上堂(拈拄杖雲)。

    雪壑冰崖。

    鐵樹花開。

    無陰陽地。

    不吹死灰(卓杖一下)。

     謝乘拂上堂。

    貓兒刀下機。

    驢腳生緣路。

    鴨寒下水。

    雞寒上樹。

    龜毛打??跳。

    兔角翻觔鬥。

    祖園春又回。

    少林花幾吐(拈拄杖)。

    一二三四五。

    從頭為君舉(卓一下)。

     謝頭首維那上堂。

    百千諸佛居何土。

    月白風清。

    黃鶴樓張拙不知。

    崔颢後乘間題取一篇不。

    大衆更有一句子。

    分付東邊西邊。

    且待桶箍爆綻看。

     臘八上堂。

    一睹明星。

    喪盡生計。

    金屑雖貴。

    落眼成翳。

     上堂。

    三九二十七。

    籬頭吹筚篥。

    會則摩诃般若波羅蜜。

    不會甚深般若波羅蜜。

     上堂。

    舉。

    僧問雲門。

    樹凋葉落時如何。

    門雲。

    體露金風。

    師頌雲。

    樹凋葉落。

    甚時節體露金風。

    作者知匣裡吹毛元不動。

    珊瑚撐月一枝枝。

     除夜小參。

    一年三百六十日。

    今夜正是結交頭。

    往者不咎。

    過去心不可得。

    來者可追。

    未來心不可得。

    今亦無住。

    現在心不可得。

    阿呵呵借問。

    五湖雲水客。

    白雲因甚見驅傩。

     複舉。

    僧問趙州。

    學人乍入叢林。

    請師方便。

    州曰。

    吃粥了也未。

    僧雲。

    吃粥了。

    州曰洗缽盂去。

    師曰。

    者僧問打初方便。

    趙州與以本分草料。

    雖然說法不應機。

    總是非時語。

    争奈黎[羔/羊]藿飯。

    決非尊貴所珍。

    鳳髓龍肝不是樵夫之食。

    畢竟如何應時機去(以拂擊禅床)。

    今夜參了。

    寝堂點湯。

     元正上堂。

    三陽交泰逢啟祚辰。

    不假嵩呼萬歲祝。

    再回大椿八千春。

    草木山河改觀。

    鳥獸魚鼈恩均。

    以何為驗(蓦拈拄杖)。

    吾家拄杖起龍鱗(卓一下)。

    下座。

     元宵謝新舊兩班上堂。

    燈火明空。

    古佛場乾坤。

    無處不祥光。

    新年柳動黃金色。

    舊歲梅收白玉香(顧視左右召大衆雲)左之右之好商量。

     上堂(拈拄杖雲)。

    雲門大師拈起拄杖。

    示衆雲。

    凡夫實謂之有。

    二乘折謂之無。

    緣覺謂之幻有。

    菩薩當體即空。

    衲僧喚作甚麼。

    但喚作拄杖。

    師雲。

    啞好大衆識得拄杖子。

    一生參學事畢(卓一下)。

     佛涅槃上堂。

    二千年前瞿昙唱滅。

    秋生雙林人天哽咽。

    二千年後有屈堪雪。

    春入百花杜鵑啼血。

    就中誵訛誰敢甄别。

    别不别唯有波旬笑不徹。

     謝首座維那上堂。

    正中來兼中至。

    翠岩成褫雪峰。

    睦州賺殺臨濟。

     上堂。

    舉。

    長沙一日遊山。

    歸至門首。

    首座問。

    和尚什麼處去來。

    沙雲。

    遊山來。

    座雲。

    到什麼處來。

    ○雲。

    始随芳草去。

    又逐落花回。

    座雲。

    大似春意。

    沙雲。

    也勝秋露滴芙蕖。

    師曰。

    山僧昨遊山。

    無人問來去。

    卻為長沙出氣去。

    芳草落花遊戲場。

    春風步步得相忘。

    長沙無限深深意。

    又逐流莺過短牆。

     佛誕生上堂(拈拄杖雲)。

    唯一堅密身。

    一切塵中現。

    溪水灌冷冷山雲飛片片。

    悉達太子生。

    也不知喚甚作他面(卓丈一下)。

    下座(大衆詣大佛殿灌佛)。

     結夏小參。

    垂語。

    直鈎釣鲲鲸。

    曲鈎釣蝦蟆。

    離鈎三寸。

    莫有道得底麼(問答不錄)。

    師乃曰。

    古今日月。

    古今山河。

    一東二冬。

    張三李四。

    馬糞茶腳。

    魚目明珠。

    寒山題詩。

    拾得磨墨。

    師子哮吼。

    象王回旋。

    長中下期。

    一二八九(蓦拈拄杖劃一劃雲)。

    若一劃不劃住。

    洎乎念至明朝。

     上堂(拈拄杖雲)。

    匝地普天。

    布袋一結。

    敢問諸人。

    是甚時節(喝一喝卓一下)。

     謝頭首秉拂上堂。

    止止不須說。

    我法妙難思。

    釋迦老子恁麼說話。

    大似坐飯籮邊叫饑。

    殊不知我諸頭首。

    說不到處便道一句。

    行不到時更行一步。

    為汝諸人提持諸佛命脈。

    敲出列祖骨髓。

    天龍與麼告報。

    莫是叮咛喪君德麼(良久)。

    龜毛已是長三尺。

    兔角從教短一尋。

     上堂。

    舉。

    雲門因僧問。

    久雨不。

    晴時如何。

    門雲。

    劄師曰。

    山僧有一頌。

    呈諸人去。

    六月十五久雨忽晴。

    不消一劄。

    海晏河清。

     解夏小參。

    法無固必。

    道絕方隅。

    山僧今夏。

    有時普請京北。

    有時遊山城南。

    或赴齊聚落。

    或禅坐山中。

    敢問諸人。

    與文殊三所度夏。

    是同是别。

    若喚作同瞎卻衲僧眼。

    若喚作别誵訛在何處。

    别不别。

    雲有出山勢。

    水無投澗聲。

     複舉。

    翠岩參禅師。

    夏末示衆雲。

    翠岩一夏與諸人東說西話。

    看翠岩眉毛在麼。

    師雲。

    翠岩探頭太過。

    卻遭傍人是非。

    何故。

    心不負人面無慚色。

    仲秋因轉大藏。

    兼謝機外記室上堂。

    舉。

    教中雲。

    文殊大士雲。

    破戒比丘不堕地獄。

    清淨行者不入涅槃。

    師雲。

    奇哉此語。

    恰似衲僧說話相似。

    大惠頌曰。

    壁上安燈盞。

    堂前置酒台。

    悶來吃三盞。

    何處得愁。

    來看經眼到這個田地。

    方知大藏不留元字腳。

    且道。

    如何是看經眼。

    一念不生全體現。

    六根才動被雲遮(喝一喝)。

     謝藏海書記竺心用章二藏主上堂。

    竺土心印藏海骊珠。

    當機誰撤出。

    觸目未曾無。

    有時用作錦花章。

    有時喚為切腳字。

    因甚如此(拈拄杖卓一下雲)。

    虎嘯風生。

    龍吟霧起。

     開爐上堂。

    昨夜西風轉北風。

    階前落葉掃霜紅。

    死灰重發小春暖。

    古佛依前面也融。

     因開選佛場上堂。

    物理自彰。

    時節因場開選佛喜回春。

    頭陀漏洩拈花旨。

    誰是心空及第人。

     上堂(拈拄杖雲)。

    世尊有密語。

    雙眼橫眉下。

    迦葉不覆藏。

    指鹿幾為馬(卓一下)。

     冬夜小參(拈拄杖雲)。

    神仙秘訣。

    父子不傳。

    機具啐啄。

    早隔天淵。

    何況立得立失。

    論妙論玄。

    無途轍中卻成途轍。

    無蹄筌處強存蹄筌。

    劃定陰陽消長。

    蔔度複剝變遷。

    道分君子小人。

    象見天泰地否。

    直饒見一瓶之水。

    即知海嶽之寒。

    吹六管之灰。

    便量氣候之天。

    未免依模畫樣。

    膠柱調弦。

    天龍向朕兆未判清濁未分先。

    下個注腳去(卓一下)。

     複舉。

    趙州因僧問。

    狗子還有佛性。

    也無。

    州雲。

    無。

    師雲。

    者個一字不作玄妙會。

    卻作無味談。

    殊不知趙州還雲有。

    畢竟舌頭端的落在何處。

    請來夜四頭首對衆批判。

    看。

     至節上堂。

    普天匝地氣回一氣。

    凍破泥團。

    花開碓觜。

    浩浩叢林各鬥機智。

    賣牛底賣牛。

    賣被底賣被。

    山僧未肯效他鬧熱(蓦拈拄杖雲)。

    祖師門下客。

    隻貴知慚愧(卓杖一下)。

     謝四頭首秉拂上堂(卓拄杖雲)。

    師子吼無畏說。

    天龍寂聽生忻悅。

    一個個開虛空口。

    一人人演萬象舌。

    或輪金剛劍。

    或施甘露滅。

    佛祖惠命是以傳持。

    叢林真風緻不斷絕。

    何以為驗。

    諸人要會麼(又卓一下雲)。

    百獸聽之皆腦裂。

     上堂。

    舉。

    龐居士問馬大師。

    不與萬法為侶者是何人。

    祖曰。

    待汝一口吸盡西江水。

    便向汝道。

    拈雲。

    居士問頭氣呑佛祖。

    眼蓋乾坤。

    大師答處虛空奔馬。

    陸地行船。

    山僧當年若見祇對他道。

    賴遇居士緻此問。

    便見吹毛不動。

    坐緻太平(因官人入山)。

     除夜小參。

    舊歲去年新。

    新歲明年舊。

    一來一去。

    一舊一新。

    如空古今。

    似環終始。

    窮之無先後。

    窺之絕邊方。

    直得過去劫安置現在未來。

    未來世回置過去現在。

    消十世于當念。

    融萬象于目前。

    非促非延。

    非長非短。

    到這裡依前爆竹送殘臘。

    是處寒梅又報春。

    張公吃酒東村。

    李公醉倒西舍。

    堂前露柱起舞。

    門外二天浩歌。

    雖然不得動着。

    動着三十棒。

     複舉。

    仰山參石頭。

    頭豎起拂子。

    仰山展坐具。

    頭拈起拂子置背後。

    仰山将坐具。

    搭肩上而行。

    頭雲。

    我不肯汝放。

    隻肯汝收。

    師雲。

    一人在途中不離家舍。

    一人在家舍不離途中。

    且道那個賓。

    那個主(良久)。

    梅須讓雪三分白。

    雪又輸梅一段香。

    結制小參即心即佛。

    刺腦入膠盆。

    非心非佛。

    空拳幾诳兒。

    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

    靈龜拽尾撥迹迹生。

    所以直饒有一法過涅槃。

    我亦說如夢幻。

    三世諸佛是以轉夢中法輪。

    度夢中衆生。

    從上列祖是以尋夢中機根。

    傳夢中法印。

    山僧是以夢中立期論限。

    諸人是以夢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