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一國師語錄

關燈
徹去。

    山河大地。

    萬象森羅。

    四聖六凡。

    情與無情。

    不消一捏。

    敢問大衆。

    即今是什麼時節。

    舉拂子雲。

    盧舍本身全體現。

    當機直下沒纖毫。

     上堂。

    舉金峰示衆雲。

    老僧二十年前有老婆心。

    二十年後無老婆心。

    時有僧出問。

    如何是二十年前有老婆心。

    峰雲。

    問凡答凡。

    問聖答聖。

    僧雲。

    如何是二十年後無老婆心。

    峰雲。

    問凡不答凡。

    問聖不答聖。

    拈雲。

    金峰顯大機發大用。

    這僧玉轉珠回流通正眼。

    雖然如是。

    東福不然。

    當時有恁麼問。

    劈脊與一棒。

    何故達者先知。

    賢明早悟。

    久立珍重。

     上堂。

    不是目前法。

    亦非心外機。

    直下絕承當。

    當陽無向背。

    提持祖印。

    荷負宗乘。

    觌面相呈。

    更無餘事。

    正恁麼時作麼生。

    撥開向上一竅。

    千聖齊立下風。

     上堂。

    孤峰頂上眠雲。

    十字街頭垂手。

    全機大用。

    觸處見成。

    溢目清光。

    貫通今古。

    一塵含法界。

    一念遍十方。

    淨裸裸無遺。

    赤灑灑全露。

    出沒自在。

    不隔纖塵。

    雖然如是。

    更須揮金剛王寶劍。

    直截根源。

    當陽顯露。

    不者也周由。

    正恁麼時。

    不依倚一物一句如何道。

    萬象之中獨露身。

    百草頭邊着着親。

     法語 示空明上人 祖師直示。

    無殊方便。

    放下諸緣。

    休息萬事。

    晝三夜三。

    守看鼻端。

    才涉境界差别之時。

    隻舉話頭。

    不作佛法想。

    不作破除想。

    不用存心等解。

    不用情生疑殆。

    沒理路。

    沒滋味。

    如鐵饅頭。

    單刀直入。

    不涉異想。

    悠久歲月。

    自然恰如睡夢惺。

    如蓮華開。

    正當恁麼時。

    從前話頭。

    隻是扣門瓦子。

    抛下那邊。

    卻看祖佛機關語句。

    皆是止小兒啼耳。

    向上一路。

    更不通一線。

    截斷凡聖要津。

    學者勞形如猿捉月。

    可謂忘卻自身。

    向外馳求何日可求得耶。

    安坐蒲團上。

    晝夜求成佛。

    厭卻生死。

    欲證菩提。

    皆如捉月猿。

    若欲真實相為處。

    隻是無心是道。

    亦非木石。

    靈靈常知。

    了了分明。

    視聽尋常。

    更無委曲。

    空明上座。

    書夜面壁。

    求語為警策。

    不惜家風。

    信筆書之。

    文永四年月日。

     示智禅上人 祖師門下。

    直指人心。

    言說方便。

    特地乖張。

    不堕見聞。

    不從聲色。

    百草頭上縱橫。

    萬象堆裡坐卧。

    出息不假塵緣。

    入息不系陰界。

    盡大地解脫門。

    總刹海真實法。

    通方作者。

    舉着知歸。

    初心晚學。

    雲何湊泊。

    若未薦得。

    且向第二義門放一線道。

    無言處演言。

    無相中現相。

    如何是無言處演言。

    磨盤空裡走。

    如何是無相中現相。

    西河弄師子。

    日用應緣差别境界時。

    不用破除想。

    不作玄妙會。

    沒理路。

    沒滋味。

    晝夜忘寝食看此話。

    若亦未薦得。

    更說第三頭。

    說心說性。

    說玄說妙。

    一塵含法界。

    一念遍十方。

    故古者道。

    無邊刹境。

    自他不隔毫端。

    十世古今。

    始終不離當念禅上人袖紙求語。

    信筆老草。

    一見後付丙丁。

     示智目禅人 佛祖以來。

    大凡接人有三種機。

    若是第一機。

    更無方便。

    沒義理。

    難話會。

    若于此直下承當。

    則與庭前柏樹子。

    麻三斤。

    一口吸盡西江水。

    更無差别。

    若是第二機。

    隻是發起問端。

    随手點破。

    則如臨濟問黃蘖吃六十烏藤。

    若是第三。

    入泥入水。

    下個注腳。

    瞎人眼目。

    滅胡種族。

    隻是真正衲子。

    直須撥卻參活句不參死句。

    目上人。

    為人純實。

    若能活句上薦得。

    堪與祖佛為師。

    老僧不惜家風。

    示三種機雲。

     示如上座 佛佛授手不唯他。

    隻是自己恩力處。

    方木投圓孔。

    土塊洗泥裡。

    祖祖相傳。

    空谷答聲。

    呼南作北。

    橫三堅四。

    坐一走七。

    未免誵訛。

    若又向一氣未兆以前杳冥恍惚信得及。

    猶在第二頭。

    何況更于混沌已分時獲得去。

    落在第三機。

    自着眼去。

    直超佛祖理緻機關。

    所謂超佛理緻。

    過得荊棘林。

    越祖機關。

    透得銀山鐵壁。

    始知有向上本分。

    得坐披衣。

    為人解黏去縛。

    如上座在座下。

    積有年。

    而今歸鄉呼喚不回。

    羅籠不住。

    赤腳歸去。

    故信筆書而送之。

     示覺實上座 祖師宗風。

    向上一着。

    具大丈夫氣概。

    那邊承當。

    随處自在。

    妙用無礙。

    揮金剛王寶劍。

    坐斷諸訛。

    用殺活杖子。

    剿除是非。

    棒喝随時。

    坐一走七。

    是故黃面老師。

    三百餘會。

    集四衆八部。

    能為法王。

    于法自在。

    碧眼初祖。

    九年面壁。

    提谕後學。

    外息諸緣。

    内心無喘。

    心如牆壁可以入道。

    此等皆是始設方便。

    後自證知。

    諸緣放下。

    萬事休息。

    是第一方便也。

    若滞此方便即不是。

    事不得已。

    老婆心。

    和泥合水。

    以楔拔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