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疏百條第三重第二

關燈
違故。

    住心論第十秘經注釋。

    信所名即五佛秘号妙德也雙釋所住自證三昧句。

    樓觀等即内證功德法門故。

    疏釋經大樓閣寶王文。

    雲然此第一寂滅之相等。

    樓觀即釋彼證法門體。

    一義雲。

    宗家唯釋能住義也。

    上釋五佛即心王雲心王如來無始無終各各安住自法界三昧。

    無争心王如來釋如來加持等五佛各各安住釋住字自法界三昧釋宮字雲事。

    此義經住字回文未盡可安宮字上也。

    薄伽梵總句。

    如來加持等五佛别句。

    俱說能住文也。

    宮一字雖所住處也。

    非樓觀等器界顯住諸尊内證三昧之義也。

    經文含多義故。

    宗家别釋此一途義也。

    疏家釋并諸經通序例通途義門故。

    非所遮。

    一義雲。

    宗家禦釋。

    如來加持等文存有所住義也。

    雲住者顯能所二住釋。

    此住字約能住見約所住見可有二義勢又言。

    宮者顯所住處(雲雲)可知上文通能所住雲事。

    又住心論釋下引秘率文畢。

    能住所住俱配釋五智。

    可知今文五佛可通能所二住雲事。

    此義訓讀文謂。

    薄伽梵住如來(乃至)法界住如來(乃至)法界宮(雲雲)故住如來(乃至)法界雨度讀之也。

    但能住薄伽梵。

    但所住宮字。

    中間諸句通能所住也。

    問。

    住如來(乃至)法界讀時。

    五佛為所住聞。

    何雲能住乎。

    答。

    薄伽梵雲住五佛三摩地故。

    人法主伴相對且雖為所住。

    望宮殿樓閣能住佛身故。

    為能住也。

    此義各各安住自法界三昧等釋。

    大日如來住五佛三摩地義故。

    能住釋也。

    心王如來者。

    當薄伽梵句。

    故今釋标。

    此總明大秘密究竟心五如來大毗盧遮那等(雲雲)标既大日心五也。

    結釋豈不爾乎。

    問。

    既所住邊釋不見。

    以何宗家雲釋通能所住之義乎。

    答結釋今此心王如來當薄伽梵句。

    各各安住當住字釋條分明也。

    若爾自法界三昧者非如來加地等五釋乎。

    故未及宮字釋。

    宮字明所住處處字直盡舉所居土雲事分明也五佛一向屬能住。

    住字可安法界字下。

    既無其釋。

    可知宮字連續五佛可為住處雲事。

    且雲住者顯能所二住釋。

    五佛不通能所住何設此釋乎。

    以上三義中能住義契釋起盡欤。

    今釋初釋今此大日經明如是無量四種曼荼羅身住處及說法利益是則秘密無盡莊嚴之住處故經雲一時薄伽梵住如來加持廣大金剛法界宮一切持金剛者皆悉集會畢。

    有五佛四曼配釋。

    四種曼荼羅身能住義分明上。

    下所舉五佛四曼能住義分明欤。

    加之明五佛四曼身量廣大無邊義畢。

    下經引雲世尊身語意等同虛空之文合。

    所居住處何存三密乎。

    雲言宮者顯所住處。

    所住處局宮一字雲事分明欤。

    若五佛明所住處。

    何局宮字作此釋乎。

    此義住處即可雲五佛自證三昧也。

    五佛所居器界樓觀等即雲内證三昧也。

    自宗意無諸識所變依報無一心緣起國土。

    器界樓觀等全法性甚深妙德遮那内證法門也。

    成所住義邊為依報。

    成能住義邊為佛體也。

    問。

    雲住者顯能所二住釋。

    依三義料簡如何。

    答。

    先通能所義。

    住字雨度讀。

    一度為能住一度為所住故。

    雲通二住也。

    謂薄伽梵住如來加持等五佛三摩地。

    讀能住也。

    住五佛宮讀所住也。

    三摩地能仕佛所入定故。

    雖雲所住猶是能住也。

    能住義住字下為顯可安宮字上事。

    雲通能所二住也。

    意雲能所二住界畔以住字顯也。

    置上時能住住非住所住義。

    置下時住所住之住能住之義。

    以住字上下為能所住故。

    住字自本顯能所二住界畔字。

    雲能所住中間顯可安之旨也是五佛四曼為能住義治定上釋也。

    所住義義勢如能住義。

    薄伽梵能住如來加持等所住。

    有其中間顯能所三住不同故。

    雲顯能所三住也。

    問。

    付所住義疏家宗家釋一同欤。

    答。

    此有二義。

    一不同也。

    疏家釋名佛受用身。

    胎藏理佛仕金剛界自受用義也。

    宗家所住五佛名字連胎藏五佛名。

    以知于胎藏理佛上約人法不同為能所住也。

    猶如唯識論第十明自性身身土雲雖此身土體無差别猶屬佛法性相異故。

    一義雲。

    宗家釋。

    見所住時可雲住金剛界智佛也。

    而舉胎藏五佛名事。

    自本理智互成能所住事。

    顯雨部不二之旨也。

    雲智非異進智。

    智若異理。

    不可成所住。

    故為顯此不二之旨。

    雖舉理佛名。

    不違名佛受用身疏釋也。

     大自在天。

     所引智論文。

    十住菩薩住處名大自在天今此天可雲以界攝也乎。

    答。

    非色界攝也。

    雨方。

    若雲非色界攝者。

    智論文。

    亦名淨居是豈非雲淨居天之攝乎。

    是以慈恩思大師述其淨居上有實報土即色究竟天攝淨影大師。

    五淨居上别更有一。

    以此通前色界合有二十三天此等解釋色天所攝若又依之雲爾者。

    疏中簡智論說。

    不獨在三界之表也三界之表言非雲三界外乎爾者雨方也。

     答。

    非色界攝也。

    勘智論正文。

    第四禅有中過是八處有十住菩薩信處亦名淨居号大自在既以第四禅定八天分齊雲過是八處。

    無争自在宮非色天攝雲事。

    且疏釋分明欤。

    但至一邊難勢者。

    慈恩釋權門一途之性相欤。

    淨影釋讀文雲。

    以此通前色天合有二十三天(雲雲)二十三天随一非色天攝也。

    不可有相違。

     重難雲。

    既以此處為一天數。

    無争天趣所攝也雲事。

    若界土不屬色界。

    何強名天乎。

    亦人在論文非顯五淨宮流類也乎。

    凡界内界外分别約能居人業煩惱。

    人執未斷人所變為界内。

    具三界業煩惱故。

    所居土即三界分齊也。

    人執已斷人所變為界外。

    既出離三界業煩惱所變土故。

    是即非約處有别。

    隻從能變心分别界内界外者也。

    約三界判時。

    十方世界間何處非三界内乎。

    良以十方世間者以三千界所成也。

    自他三千界中間有三千界不攝之處雲事。

    何聖教見乎。

    淨土者蓮花藏世界也。

    而一花百億國故無離蓮花藏世界三千界也。

    若爾三千界外别在一處名大自在天雲事尤不審也。

    若此土雲界外者。

    強不可指一處。

    既過五淨居以G雲在此土。

    定知下五淨居一類天也雲事。

    是以疏第五。

    次于東方最近北邊布列五淨居衆(乃至)阿阇梨言。

    此是五那含天子耳。

    過是以上有菩薩受佛職位處。

    亦名淨居天。

    多是一生補處菩薩。

    是第二院所攝非此中所明也列外部之天趣中既出此天。

    外金剛部界内分齊故可天趣攝若此處第二院。

    于處金剛部不及釋欤。

    但第二院所攝者指能居菩薩也。

    故雲多是一生補處菩薩。

    指之雲是第二院所攝約能居雲事分明也。

    意雲。

    五淨居天上更有一處。

    第三重雖可圖。

    能居人第二院所攝故。

    今雲不圖之也。

    且慈恩淄洲釋分明欤。

    抑十住菩薩住大自在天者。

    仁王花嚴等所明十地菩薩成十天王義。

    十住者第十地十地經說第十地菩薩當生其中故。

    若爾下九天既界内也。

    此一天豈界外乎。

    但至三界之表釋者。

    表字有上訓。

    此天于三界内處最上故雲之表也。

    所诠此釋嫌指一處釋也。

    故三界之表文尤可指一處之詞。

    而雲三界外。

    不成指一處之亂欤。

    又大乘意。

    無色界許有細色。

    其處可有色界之上。

    故胎藏曼荼羅五淨居上安四無色天。

    若大自在界外。

    其處可有無色上。

    雲三界之表故。

    而諸文雲在色天上。

    豈雲無色與色界中間在界外主乎。

    三界一雙法門故。

    中間不可交他類。

    次至智度論文者。

    第四禅有八處者。

    約俱舍婆沙等小乘且雲八處也。

    意常教意第四禅有八處。

    今謂過是以往有十住菩薩住處。

    小乘教雲所不知也意也。

    次至出過三界經文者。

    自本難者意非界外土處别有故。

    此天雖界内也。

    約成他受用土之邊雲出過三界也。

     答。

    以此處定十住菩薩住處。

    尤可界外土。

    十住菩薩生得自在故。

    随類受生時雖六趣間無不住之處。

    以其處别不可定菩薩住處。

    而今雲過是以往有十住菩薩住處别指菩薩住處若爾十地菩薩即盡界内業煩惱。

    何以色界地定其住處乎。

    又非随類受生處若随類受生。

    于此處先可住常色天。

    同彼可受生故。

    而唯識疏釋此天。

    以極勝處淨居不知亦不至彼五那含天字猶不至。

    況餘凡類乎。

    定知唯十住菩薩住雲事。

    但至為天數者。

    處鄰近色天故。

    因順且雲大。

    例如無量壽經淨土菩薩雲因順餘方故有天人之名。

    淨居名亦同之。

    次至雲界外土離色界别不可定處者。

    界外土即三界處離三界處事。

    佛地論作三釋。

    其中如實義者釋所存實義彼釋雲即三界處離三界處一邊不可定故。

    離三界處義許之若爾者。

    色界外雲有界外土事何苦乎。

    彼蓮花藏世界。

    界内土有葉中。

    葉上土并台上非異外乎。

    次至疏釋者。

    既非此中所明也者。

    指亦名淨居天。

    此天非外部所攝雲事分明也。

    舉一生補處菩薩事。

    從能住人所住天明非界内攝事也。

    但至雲非界内于此處不可釋之者。

    此天在色界上鄰近色天。

    故依外部攝欤省設通妨釋也。

    次十天王事。

    彼為利他所受生也。

    今住處有菩薩受佛職位處是即自受用成道處故非利他義。

    常智所成覺者此處也。

    次至雲色無色中間可有此天者。

    無色界雖許細色。

    于其處未治定。

    不知設具細色有欲色。

    于其處未治定。

    不知設具細色有欲色二界間受生。

    乍謂色界上雲三界之表。

    無色處有欲色二界中設又色界上許有無色。

    準常教不立無色處。

    且色界上雲有此天欤。

    實可雲無色上也。

    次三界之表會釋不可然。

    于表字雖有上訓。

    猶是外義也。

    表裹内外義故。

    以色界頂雲上時。

    尤可用上字。

    上下相對故。

    何用表字乎。

    外書或雲天表或雲物表。

    皆外義也今疏多分用外訓。

    如雲常情之表等。

    次三界外至雲非指一處诃者。

    約簡界内且遮之故。

    雲三界之表也。

    所诠智論意。

    他受用淨土必有在界外定意故。

    周遍法界大自在宮。

    不可論界内界外。

    何獨嫌于界外定在大自在宮耶也。

     問。

    心王所住之處爾者今此心王可局中台大日耶。

    答。

    義門不定也。

    雖然且存一義。

    可局大日也。

    付答申不明。

    夫凡于識諸宗配立雖不同。

    以八識九識定心王事。

    其義既一揆也。

    而以九識配九尊意。

    八葉中台齊可名心王。

    以五佛盡九識義。

    五佛同可稱心王。

    若局大日一尊名心五。

    自餘八識可稱心數乎。

    爾者難思如何。

     答。

    自元所答申于雨部諸尊王數配立不一準。

    所謂大日心王五佛心王九尊心王也。

    其中今文可大日心王義也。

    其故教主同聞相對判王所。

    教主可中台故。

    是以次下。

    心王毗盧遮那成自然覺。

    爾時一切心數無不即入金剛界中成如來内證功德差别智印但至難者。

    此宗意以八識定心王事所不遮申也。

    以第九識為法界體性智之時。

    大日雖似局第九。

    第九自元八識之總體故。

    攝九識心王為大日一尊也。

    故知邊葉諸義門不定故。

    互得王所之名也。

    不可有相違。

     本裹書雲。

     表答道範之義勢也。

    但彼意以四佛四菩薩醍醐果德九尊雲心王也(又雲毗盧遮那也雲雲)私一義雲。

    凡心王緣慮之總體。

    心所差别行解也。

    若爾顯乘八識是緣慮之總體。

    五十一心所随應相應。

    設雖立第九識。

    非緣慮之體故。

    無心所相應之義。

    然密教經九識又八識之總體也。

    八識與是相應。

    如常王所相應也。

    故八識望第九差别行解故雲心所。

    望餘心所緣慮總體故雲心王。

    依之王所義門不定也。

    又雲四佛四菩薩醍醐果德。

    是八識齊相應第九。

    行解無别故。

    依一聚法殊更雲即一毗盧遮那(八辨肉團思之)。

     問。

    心王所住之處爾者今此心王可局中台大日乎。

    今此題常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