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地疑城第四十

關燈
諸法門,知之窮盡,故名大乘廣智。

    念佛往生為大乘廣智所感,疑是故,名不了大乘廣智。

    無等無倫最上勝智者,位分高出,名無等無倫最上勝智。

    今此念佛往生,為無等無倫最上勝智所發。

    疑是故,雲不了無等無倫最上勝智。

    ’上之三說互相發揮,《淨影疏》簡述其要;《宗要》廣演其義;《會疏》會歸淨宗。

    故并錄之。

     經雲:‘以疑惑心’者,以不能信了佛智,故生疑惑。

    疑有四意。

    以下廣攝昙鸾、元曉、峻谛,并兼取憬興等,諸師精意,簡化其文字而綜述之。

     一者不信‘不思議智’,故疑但念阿彌陀佛,未必得生極樂。

    不知不思議智有大威力,非思量所能及。

    一切萬法無非自力他力。

    自攝他攝,千變萬化,無量無邊。

    安得以凡夫有礙之情識,疑彼如來無礙之妙法,豈知一面之鏡,能現萬像。

    千年積薪,一火燒盡。

    故至心一念稱名,能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

    十念必生又何足異。

     二者不信‘不可稱智’,不了佛智體絕對待,離過絕非。

    昙鸾師曰:‘不可稱智者,言佛智絕稱謂(不可稱量),非相形待(不相對待)。

    何以言之?法若是有,必應有知有之智。

    法若是無,亦應有知無之智。

    諸法離于有無。

    故佛冥諸法,則智絕相待。

    以知取佛,不曰知佛;以不知取佛,亦非知佛;以非知非不知取佛,亦非知佛;以非非知非非不知取佛,亦非知佛。

    佛智離此四句’。

    離此四句,即離百非。

    佛智離四句、絕百非,體離對待,故曰‘不可稱智。

    ’智不可稱,故念佛功德亦不可稱也。

    念佛往生為不可稱智所成。

    于此有疑,名不了‘不可稱智。

    ’ 三者不了‘大乘廣智’,疑佛不能實度一切衆生,複疑一切念佛衆生豈能皆得往生淨土。

    故于阿彌陀佛作有量想。

    對治此疑,故言‘大乘廣智’。

    此智無法不知,無煩惱不斷,無善不備,無衆生不度也。

    欲明佛智,無所運載。

    運載一切,皆入無餘,故曰大乘。

    其所運載,無限無際,故名廣智。

    又于諸法門知之窮盡,故名大乘廣智。

    故能廣契群機,悉皆度脫。

    如來大悲大智,于諸有緣,無不運載而入涅槃。

    開演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之妙義,令諸有情以念佛入無念,因往生證無生。

    故能令念佛衆生皆生淨土。

    又世界非有邊非無邊。

    亦絕四句。

    佛令衆生離此四句,名之為度。

    其實非度非不度,非盡非不盡。

     四者不了‘無等無倫最上勝智’,疑佛不得一切種智。

    疑是故,于念佛往生法門,不能正信,乃感胎生。

    元曉師意,如是佛智,隻應仰信,不可比量。

    故名‘無等無倫最上勝智’。

    如何仰信?應如《起信論》所雲:‘一切境界本來一心,離于想念。

    以衆生妄見境界,故心有分齊。

    以妄起想念,不稱法性,故不能決了。

    諸佛如來離于見相,無所不遍,心真實故,即是諸法之性。

    自體顯照一切妄法。

    有大智用,無量方便。

    随諸衆生所應得解,皆能開示種種法義。

    是故得名一切種智。

    ’是即‘無等無倫最上勝智’。

    無所見故,無所不見,如是對治第四疑也。

     元曉師《宗要》複雲:‘若人不決如是四疑,雖生彼國,而在邊地。

    如其有人,雖未明解如前所說四智之境,而能自謙,心眼未開。

    仰推如來,一向伏信。

    如是等人,随其行品。

    往生彼國,不在邊地。

    生彼邊地者,别是一類,非九品攝。

    是故不應妄生疑惑。

    ’此論至精至要。

    如能信如來諸智,是為上根利智;若未能信得及,但虛心自謙,仰信諸智,亦得往生,不堕疑城。

    淨業行人當三複斯言,深體虛心仰信之要。

     ‘若有衆生’,‘于此諸智疑惑不信,猶信罪福,修習善本,願生其國。

    ’是為生邊地者之行境。

    ‘罪福’者,五逆十惡等為罪,五戒十善等為福。

    不能敬信佛智,尚信罪福因果,而常修禮佛念怫,求生淨土。

    因念佛實為諸善之本,故雲‘修習善本’。

    如上之人,信福不信智,信事而迷理,故堕疑城也。

     複有衆生,積集善根,希求佛智、普遍智、無等智、威德廣大不思議智。

    于自善根,不能生信。

    故于往生清淨佛國,意志猶豫,無所專據。

    然猶續念不絕。

    結其善願為本,續得往生。

     以上為另一類生邊地行人,信他不信自者也。

    與上一類,同是信未具足。

    蓋信有六信:信事、信理、信自、信他、信因、信果。

    具足六信,方名具信也。

    本類行人知求佛智。

    下文‘普遍智’等三智,相當于前之四智。

    勉強言之,‘威德廣大不思議智’,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