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風華雨第二十

關燈
煩惱之習氣。

    ‘垢’乃煩惱之污穢。

    ‘習’者,習性。

    塵勞垢習,污染心性,驅彼衆生。

    今為德香所薰,于是自然不起。

    此又是以香為佛事也。

     三明風之妙觸。

    德風觸體,自然安樂和諧,調心适意。

    故曰‘安和調适’。

    其樂譬如比丘得滅盡定。

    ‘滅盡定’,又名滅盡三昧。

    乃滅盡六識心心所之禅定。

    不還果以上之聖者,入于此定;此亦‘樂如漏盡願’所攝。

     下文風吹花聚,而顯妙色。

    飛花如雨,故稱花雨。

    下明花雨功德。

     複吹七寶林樹,飄華成聚。

    種種色光,遍滿佛土。

    随色次第,而不雜亂。

    柔軟光潔,如兜羅綿。

    足履其上,沒深四指。

    随足舉已,還複如初。

    過食時後,其華自沒。

    大地清淨,更雨新華。

    随其時節,還複周遍。

    與前無異,如是六反。

     彼國德風有諸妙用:首曰吹物出音,演說妙法;次曰随風散香,聞者清淨;三曰德風觸身,樂同滅盡;四曰随風送花,遍滿國土。

    風吹寶樹,依花色光,自然會聚。

    青黃赤白,遍滿其國。

    故經雲:‘飄華成聚,種種色光,遍滿佛土;随色次第,而不雜亂。

    ’又《吳譯》曰:‘吹七寶樹皆作五音聲。

    以七寶樹華悉覆其國中,皆散佛及諸菩薩、阿羅漢上。

    ’樹華因風從空散揚,供養聖衆如天雨華,遍布佛土。

    《往生論》謂寶華布地,有二殊勝:一為妙色殊勝,飄華有序,依色成聚。

    青黃赤白,皆随其類。

    故曰‘随色次第,而不雜亂。

    ’寶花布地,如圖如錦。

    ‘種種色光,遍滿佛土’。

    是為色妙也。

    二者妙觸殊勝。

    經雲‘柔軟光潔’。

    ‘光’者,指上述之色光無量,‘潔’者,指花質潔淨;‘柔軟’者指妙觸。

    ‘兜羅綿’梵語,道宣律師曰:‘草木花絮也。

    蒲台花、柳花、白楊花、白疊花等絮是也。

    取細軟義。

    ’‘履’者,蹈也。

    ‘沒’者,下沉。

    足蹈花上,其觸柔軟,如蹈兜羅綿。

    足入花中,下深四指。

    舉足出花,花即平整如初。

    故曰:‘随足舉已,還複如初。

    ’ 下明六反雨花,亦即《阿彌陀經》‘晝夜六時雨天曼陀羅華’之義。

    六時者,晨朝、日中、日沒、初夜、中夜與後夜也。

    晨朝雨花,‘過食時後其花自沒,大地清淨,更雨新華’。

    ‘食時’者,正食之時,即日中之午時。

    《沙彌十戒儀則經》曰:‘若受齋食時不得過中午。

    ’是表晨朝所散之花,當日過中,則于地上自然化去,大地清淨如初。

    于是空中更雨新花。

    如是随此六時,花降花化,循還往複,故雲‘随其時節,還複周遍’。

    ‘還複’者,循還與反複也。

    ‘周遍’者,遍滿其國也。

    ‘與前無異,如是六反’。

    六反者,六度也,即小本之六時雨花。

    至于極樂國土而言晝夜者,隻是順此方之習俗。

    如《要解》雲:‘彼土依正,各有光明,不假日月,安分晝夜。

    且順此方,假說分際耳。

    ’又《疏鈔》曰:‘彼土既無須彌,又無日月。

    常明不昏,晝夜無辨。

    唯以華開鳥鳴而為晝,華合鳥栖而為夜也。

    ’又慈恩《彌陀通贊》曰:‘華開金沼,化生(指蓮池化生之人)為天曙之情。

    鳥宿瓊林,菩薩作時昏之想。

    ’諸說皆同旨。

    又《圓中鈔》更進一解曰:‘以花開鳥鳴為曉,蓮合鳥栖為夜,竊恐猶是凡聖同居淨土氣分,與穢土将忘未忘之間。

    以衆生生者,多帶業往生故。

    若上之三土,則無此相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