叁、明譯史

關燈
姚秦三藏法師鸠摩羅什譯 佛降生印度,母語是印度話,北傳佛教多屬梵文,南傳如緬甸、錫蘭一帶,屬巴利文,中國佛教或由印北傳入,或從西域間接傳來,屬北傳經典。

    我們沒研究梵文、巴利文,根本不識其字,遑論其義。

    如國際通行的英文,我稱為‘豆芽字’,沒學ABC,那懂得!今天能見聞讀誦,全是譯師功德,故凡講經,必先介紹譯者曆史。

     從曆史迹象看,佛教早已傳入中國,但一般認為是東漢明帝永平十年,夜夢金人,才遣使往請。

    藏經存有四十二章經,譯者為迦攝摩騰和竺法蘭二位法師,是中國最早翻譯的經典。

    但從明帝到漢末,都沉寂不顯,成了中空期,直至漢恒帝,漢靈帝、獻帝,才又熱絡起來。

    桓、靈二帝時,支婁迦謙、安世高相繼而來,安世高法師譯八大人覺經,從此,中印交流不絕,到隋、唐,已成佛教的黃金時代,是最盛期。

     ‘姚秦’标翻譯朝代。

     ‘三藏’經、律、論。

    佛法雖多,結集不出經、律、論三藏。

    ‘法師’以法自師,以法師人。

    以佛法作典範,且以佛法化導衆生。

    古通經者為經師,弘律者稱律師,達論者為論師。

    精通三藏,自利利他,德高望重,方堪稱為‘三藏法師’。

     ‘鸠摩羅什’法師名,此雲童壽。

    ‘譯’将梵文譯成中文。

    先依字釋,再詳明翻譯年代和曆史。

     ‘姚秦’,五胡十六國之東晉時期。

    中國曆史,三皇五帝不說,周朝時已有詳細的曆史記載,周文王之子武王滅纣後,建國号周,從西周至東周、春秋乃至東周列國、戰國七雄,到東周亡共八百七十多年。

    周後七國争雄,秦始皇并吞六國,國号秦,因暴虐無道,前後隻二十多年,實際在位才十五年。

    始皇死,予胡亥繼位,不及半年便亡。

    秦末,楚漢相争,劉邦花五年時間就打敗項羽統一天下,建立漢朝,是漢朝的開國元勳,有西漢、東漢,西漢二一五年,其間王莽篡位十餘年,漢光武劉秀中興,建都洛陽,在長安之東,稱東漢。

    西漢又稱前漢,東漢又名後漢,有一九五年。

    前後漢各十二位皇帝,有四百多年曆史。

    漢獻帝時,曹操霸權,曹丕篡位,形成魏、蜀、吳三國,不過四十多年。

    後三國盡歸司馬氏,司馬炎先滅蜀、魏,再收東吳,改國号晉,五十多年後,因八王之亂,北方落入外族,成五胡十六國,東晉偏安于南方(長江以南,今之南京)。

    北方五胡,即匈奴(今内外蒙),羯族,為匈奴之别支。

    鮮卑族是東胡。

    氐族,甘肅一帶的少數民族。

    羌族,占據西邊敦煌處。

    将中國割裂成十六小國,實際有二十多個,有的立國不久,不成氣候。

    十六國是:夏、前趙、後趙、‘三秦’前秦、後秦、西秦,‘四燕’前、後燕、南、北燕,‘五涼’前涼後涼及西、南、北涼。

    再加成漢。

    十六國先後成立,并非同時,共有二百多年。

     東晉至宋文帝元嘉年間,南北朝對峙,北方被北魏統一,足有一百五十多年,五胡大鬧中華。

    但五胡小國,許多信奉佛法,當時占據長安的苻秦(又稱前秦),也是五胡之一,苻秦滅,姚秦興,(國主姓姚,故名姚秦,又稱後秦以揀别)。

    姚秦西元三八四年建國,四一七年滅。

    鸠摩羅什法師約在西元四○三年來中國,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