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啟發心智的利益和功德

關燈
經已。

    一切菩薩、天龍鬼神、八部眷屬及諸天梵王等一切大衆,聞佛所說,皆大歡喜。

    信受奉行。

     【今譯】佛陀講完了這部經典。

    所有的菩薩、護法的天龍鬼神和他們的眷屬,以及各天界的天王等一切與會衆生,聽了佛陀所說啟發圓滿心智的法門,大家都很高興,不但相信這微妙的真理,而且也照着佛陀所教導的方法去修行了! (本章大意): 在第十二章裡,賢善首菩薩向佛陀問了四個問題。

    這四個問題是: 一、這部經典叫做什麼名字? 二、怎樣修持這部經? 三、傳播這部經有何功德? 四、如何保護奉持這部經典的人呢? (佛陀的解答): 一、這部經典名叫做“圓滿大智慧的總綱”,又名“義理最究竟的妙典”、“完美聖者奧妙的禅定法門”、“完美聖者所實證的境界”、“啟發潛在心智的差别情形”。

     二、依照這部經典所啟示的道理去心領神會,遵照這部經典所指示去實行,就可以逐步啟發圓滿心智。

     三、這部經典的功德和利益大得難以想像。

    假使有人用無數的财寶施舍給别人,遠不如理解這部經典一句經文的義理。

     四、奉持這部經典的人,有無數金剛力士、天王和鬼王等保護他,避于各種災難和障礙,财物豐足,追求真理的信心永不退怯。

     這本經所描述的境界非常奧妙,我們能讀到這麼好的一部經豈止是“三生有幸”,真可以說是“百千萬劫難遭遇”了。

    我們應當時常感謝完美的聖者——佛陀,感謝問經的諸大菩薩以及護法的神衆。

    有了這本經典以後,不但要珍惜它,而且要常體會其中的道理。

    假如您品嘗到真理的滋味,便應告訴别人,好讓這完美的真理流布到世界每一個角落! 譯後語 陳柏達 “圓覺經”是“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的簡稱。

    這部經典的原文寫得相當精彩,自古迄今閱讀此經而開悟的人相當多,譬如唐朝的宗密禅師(華嚴宗第五代祖師)就是一個例子。

    宗密禅師不但研讀此經頗有心得,而且還寫了一部長達十六卷的“圓覺經大疏”。

     清朝雍正皇帝從浩瀚的大藏經中摘錄了二十部要典的精華,這部圓覺經被列在卷首,其重要性由此可想而知。

     這部經典的經文有許多“術語”。

    其中大部分的術語都是“圓滿心智”的異名或别稱。

    如果我們把這些類似和相通的術語弄明白,對于全經的了解是相當有用的。

     “圓滿心智”就是本經第一章的“神通大光明藏”、“衆生清淨覺地”、“不二境”、“平等法會”、“大陀羅尼”、“清淨真如”、“如來藏”、“法界性”。

    第二章的“圓覺妙心”。

    第三章的“圓覺淨性”、“一切實相”、“覺性平等”、“一切法相”。

    第四章的“圓覺清淨”、“大陀羅尼”、“甚深秘密”、“平等法性”、“妙圓覺心”、“寂滅海”、“寂滅性”。

    第五章的“秘密藏”、“真實相”、“大圓覺海”、“妙莊嚴域”。

    第六章的“圓滿覺性”、“淨圓覺性”、“法界海慧所照之相”。

    第七章的“遊戲如來大寂滅海”、“無上大覺心”、“本際無二相”。

    第八章的“圓覺清淨”、“本無修習”。

    第九章的“若此覺心”、“本性清淨”、“入清淨覺”、“清淨覺海”。

    第十章的“彼圓覺性”、“究竟圓覺”。

    第十一章的“修此圓覺清淨境界”、“信佛秘密大圓覺心”、“同入清淨實相住持”、“以大圓覺為我伽藍”、“身心安居平等性智”、“為修無上妙覺”。

     為什麼同一樣東西,會有這麼多不同的名稱呢?這一方面是因為佛陀和原譯者循循善誘,從各種角度來闡釋這項真理的緣故。

    同時也是因為心智具有随緣的作用,它能随着不同的情境,而顯現不同的特征。

    這好比甘蔗汁、糖水、姜汁、雨水都有水的成分。

    以柳木、桧木、榆木、杉木燒出來的火焰,都叫做“火”!對于不了解水的人,讓他多看看許多水的不同形态,例如:甘蔗汁、糖水、姜汁、溪水、雨水等,對于認識“水”是相當有用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