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啟發心智的四大困難
關燈
小
中
大
體中維持壽命,而自己不易察覺得出來。
【原文】“善男子!若心照見一切覺者,皆為塵垢。
覺所覺者,不離塵故。
【今譯】“熱心真理的弟子們!假如心中覺得自己已證得、體悟或明白到任何事物,都是啟發心智的障礙。
無論感受到能覺悟的人與所覺悟的事理如何細微,都離不開名相的對立;心中一産生了對立的名相,就屬于圓滿智慧的障礙。
【原文】“如湯銷冰,無别有冰知冰銷者。
存我覺我,亦複如是。
【今譯】“宛如以熱水來使冰塊溶化,等到冰塊全部溶化了,而且都變成了水。
再也沒有什麼冰不冰或熱水的分别了。
同樣的道理,在啟發心智的過程中,感覺到自己或者有自己的存在,這名相就會在心中造成負擔,而成為心智的障礙。
要等到心中沒有任何對立名相了,圓滿的心智才能顯現出來。
【原文】“善男子!末世衆生不了四相,雖經多劫,勤苦修道。
但名有為,終不能成一切聖果。
是故名為正法末世。
【今譯】“熱心真理的弟子們!将來末世的衆生假如不明白‘我相、人相、衆生相、壽命相’這四種心智的障礙。
縱使他勤勞而且辛苦地修行了幾萬幾億年,仍然在煩惱中打轉,而無法斷除煩惱、揭開生死的奧秘、達到永恒的樂境。
所以假如你們沒有明白啟發心智這四種障礙和病源,縱使生在真理興盛的時代,仍然如同佛法衰沒時期一樣,無法品嘗到啟發心智的趣味。
【原文】“何以故?認一切我為涅槃故。
有證有悟名成就故。
【今譯】“不明白‘我相、人相、衆生相、壽命相’心智的四種障礙,而反貪著自己的肉體和有雜念的心靈,以為愛惜和保護自己的身體,就可以達到永恒的境界。
以為心中有了證得和體悟,就可以成就無上的智慧。
殊不知心中存有了任何名相,都成為圓滿心智的障礙。
【原文】“譬如:有人認賊為子,其家财寶,終不成就。
【今譯】“這如同有人認盜賊為自己的兒子,縱使他辛苦賺錢,家裡的财寶仍是無法增多。
【原文】“何以故?有我愛者,亦愛涅槃。
伏我愛根,為涅槃相。
有憎我者,亦憎生死。
不知愛者,真生死故,别憎生死,名不解脫。
【今譯】“為什麼呢?由于微細的執著和貪愛沒有徹底斷除,所以他喜愛自己,同時也喜愛永恒完美的境界。
但要達到永恒完美的境界,就必須徹底斷除貪愛。
現在既然還有貪愛(貪愛完美的境界也是貪愛),所達到的境界怎麼會是真正完美的境界呢?同樣的道理,對一切逆順我都看不順眼而起憎恨心,對于生老病死我當然也厭惡它。
但是心中不徹底除去厭惡憎恨,就無法達到完美的境界。
現在居然有了厭惡憎恨心,所達到的境界怎麼會完美呢?這種錯誤的産生最主要是由于不知道一切貪愛都是生死的本源。
心中存有少許的憎恨,就無法解脫煩惱。
【原文】“雲何當知法不解脫?善男子!彼末世衆生,習菩提者,以己微證為自清淨,猶未能盡我相根本。
【今譯】“何以知道心中存有少許的愛憎就無法解脫煩惱呢?熱心真理的弟子們!将來有許多末世的衆生,他們追求并且修行啟發智慧的方法,有的稍微有點證悟,便自以為已經達到沒有煩惱的心智了。
他們自己無法斷除最細微的愛憎與執著。
【原文】‘若複有人贊歎彼法,即生歡喜,便欲濟度。
若複诽謗,彼所得者,便生恨。
則知我相堅固執持,潛伏藏識,遊戲諸根,曾不間斷。
【今譯】‘假如别人贊美他的行為,他就産生歡喜心,而想幫助那些贊美他的人們解除困苦。
假如别人毀謗他所修行所證得的境界,他就産生憎恨心。
由這兩點可以知道他對自己的執著仍然堅固,他對事物的愛憎的執著心依然潛伏在意識中,随時有一觸即發的可能,尚未間斷過。
【原文】‘善男子!彼修道者不除我相,是故不能入清淨覺。
【今譯】‘熱心真理的弟子們!那些追求真理的修道人,由于沒有除去心中的貪愛和憎恨的執著,所以無法啟發圓滿而沒有負擔的心智。
【原文】‘善男子!若知我空,無毀我者。
有我說法,我未斷故。
衆生壽命,亦複如是。
【今譯】‘熱心真理的弟子們!假如人們對自己沒有任何貪愛和執著,哪裡會有毀謗我的人呢?假如他感覺到有“自己”在宣說真理給别人聽,那是由于他對自己的貪愛和執著尚未斷除的緣故。
對于“衆生”、“壽命”等名相的執著,也是這樣子的。
【原文】‘善男子!末世衆生,說病為法,是故名為可憐愍者。
雖勤精進,增益諸病,是故不能入清淨覺。
【原文】“善男子!若心照見一切覺者,皆為塵垢。
覺所覺者,不離塵故。
【今譯】“熱心真理的弟子們!假如心中覺得自己已證得、體悟或明白到任何事物,都是啟發心智的障礙。
無論感受到能覺悟的人與所覺悟的事理如何細微,都離不開名相的對立;心中一産生了對立的名相,就屬于圓滿智慧的障礙。
【原文】“如湯銷冰,無别有冰知冰銷者。
存我覺我,亦複如是。
【今譯】“宛如以熱水來使冰塊溶化,等到冰塊全部溶化了,而且都變成了水。
再也沒有什麼冰不冰或熱水的分别了。
同樣的道理,在啟發心智的過程中,感覺到自己或者有自己的存在,這名相就會在心中造成負擔,而成為心智的障礙。
要等到心中沒有任何對立名相了,圓滿的心智才能顯現出來。
【原文】“善男子!末世衆生不了四相,雖經多劫,勤苦修道。
但名有為,終不能成一切聖果。
是故名為正法末世。
【今譯】“熱心真理的弟子們!将來末世的衆生假如不明白‘我相、人相、衆生相、壽命相’這四種心智的障礙。
縱使他勤勞而且辛苦地修行了幾萬幾億年,仍然在煩惱中打轉,而無法斷除煩惱、揭開生死的奧秘、達到永恒的樂境。
所以假如你們沒有明白啟發心智這四種障礙和病源,縱使生在真理興盛的時代,仍然如同佛法衰沒時期一樣,無法品嘗到啟發心智的趣味。
【原文】“何以故?認一切我為涅槃故。
有證有悟名成就故。
【今譯】“不明白‘我相、人相、衆生相、壽命相’心智的四種障礙,而反貪著自己的肉體和有雜念的心靈,以為愛惜和保護自己的身體,就可以達到永恒的境界。
以為心中有了證得和體悟,就可以成就無上的智慧。
殊不知心中存有了任何名相,都成為圓滿心智的障礙。
【原文】“譬如:有人認賊為子,其家财寶,終不成就。
【今譯】“這如同有人認盜賊為自己的兒子,縱使他辛苦賺錢,家裡的财寶仍是無法增多。
【原文】“何以故?有我愛者,亦愛涅槃。
伏我愛根,為涅槃相。
有憎我者,亦憎生死。
不知愛者,真生死故,别憎生死,名不解脫。
【今譯】“為什麼呢?由于微細的執著和貪愛沒有徹底斷除,所以他喜愛自己,同時也喜愛永恒完美的境界。
但要達到永恒完美的境界,就必須徹底斷除貪愛。
現在既然還有貪愛(貪愛完美的境界也是貪愛),所達到的境界怎麼會是真正完美的境界呢?同樣的道理,對一切逆順我都看不順眼而起憎恨心,對于生老病死我當然也厭惡它。
但是心中不徹底除去厭惡憎恨,就無法達到完美的境界。
現在居然有了厭惡憎恨心,所達到的境界怎麼會完美呢?這種錯誤的産生最主要是由于不知道一切貪愛都是生死的本源。
心中存有少許的憎恨,就無法解脫煩惱。
【原文】“雲何當知法不解脫?善男子!彼末世衆生,習菩提者,以己微證為自清淨,猶未能盡我相根本。
【今譯】“何以知道心中存有少許的愛憎就無法解脫煩惱呢?熱心真理的弟子們!将來有許多末世的衆生,他們追求并且修行啟發智慧的方法,有的稍微有點證悟,便自以為已經達到沒有煩惱的心智了。
他們自己無法斷除最細微的愛憎與執著。
【原文】‘若複有人贊歎彼法,即生歡喜,便欲濟度。
若複诽謗,彼所得者,便生恨。
則知我相堅固執持,潛伏藏識,遊戲諸根,曾不間斷。
【今譯】‘假如别人贊美他的行為,他就産生歡喜心,而想幫助那些贊美他的人們解除困苦。
假如别人毀謗他所修行所證得的境界,他就産生憎恨心。
由這兩點可以知道他對自己的執著仍然堅固,他對事物的愛憎的執著心依然潛伏在意識中,随時有一觸即發的可能,尚未間斷過。
【原文】‘善男子!彼修道者不除我相,是故不能入清淨覺。
【今譯】‘熱心真理的弟子們!那些追求真理的修道人,由于沒有除去心中的貪愛和憎恨的執著,所以無法啟發圓滿而沒有負擔的心智。
【原文】‘善男子!若知我空,無毀我者。
有我說法,我未斷故。
衆生壽命,亦複如是。
【今譯】‘熱心真理的弟子們!假如人們對自己沒有任何貪愛和執著,哪裡會有毀謗我的人呢?假如他感覺到有“自己”在宣說真理給别人聽,那是由于他對自己的貪愛和執著尚未斷除的緣故。
對于“衆生”、“壽命”等名相的執著,也是這樣子的。
【原文】‘善男子!末世衆生,說病為法,是故名為可憐愍者。
雖勤精進,增益諸病,是故不能入清淨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