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啟發心智的程序及下手功夫
關燈
小
中
大
、十八界②、二十五有③清淨。
【今譯】“善良的弟子啊!由于四大清淨之故,十二處,十八界、二十五有也清淨了。
【注①】十二處:指六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和六塵(色、聲、香、味、觸、法)。
【注②】十八界:指六根、六塵和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
【注③】二十五有:泛指有煩惱的三界或世間各種現象和層次。
(甲)欲界有十四種層次:四惡趣、四洲、六欲天。
(乙)色界有七種層次:四禅天、初禅的大梵天、第四禅的淨居天與無想天。
(丙)無色界有四種層次:四空處。
【原文】“彼清淨故,十力①、四無所畏②、四無礙智③、佛十八不共法④、三十七助道品⑤清淨。
如是乃至八萬四千陀羅尼門⑥一切清淨。
【今譯】“由于二十五有清淨的緣故,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完美聖者的十八不共法、三十七助道品也都清淨了。
乃至于八萬四千種總持法門也都一一清淨了。
【注①】十力:(一)明白一切現象的原因和結果。
(二)知道過去現在和未來的善惡業報。
(三)明白禅定和解脫苦惱的障礙和助緣。
(四)明白所有衆生的根器和性向。
(五)明白衆生種種欲望和嗜好,而且使他逐漸舍棄不好的欲望和嗜好。
(六)知道每一位修行的煩惱厚薄,和教化他們的方法。
(七)明白所有啟發心智的方法及境界。
(八)明白衆生過去的生世。
(九)明白每一位衆生去世以後,投生何處。
(十)沒有任何煩惱和疑惑。
【注②】四無所畏:(一)徹底明白一切真理。
(二)除去所有煩惱和不良習性。
(三)明白苦惱的根源。
(四)明白解脫苦惱的方法。
【注③】四無礙智:(一)法無礙——明白一切文句和教法。
(二)義無礙——明白一切文句和教法所含的義理。
(三)辭無礙——對于各種方言通達無礙。
(四)樂說無礙——具有無懈可擊的辯才。
【注④】佛十八不共法:完美的聖者具有其他人所沒有的十八種特質:(一)行為沒有任何過失。
(二)語言沒有任何過失。
(三)心裡永遠沒有不好的念頭。
(四)平等地關懷所有衆生。
(五)時時刻刻保持定靜的心。
(六)明白一切事物,而不執著。
(七)教化衆生永不厭倦。
(八)教化衆生永不休息。
(九)永遠不會再産生退步或信心減弱的現象。
(十)智慧不可窮盡。
(十一)徹底除去所有煩惱。
(十二)明白一切解脫煩惱的方法,毫無障礙。
(十三)一切行為都由智慧所引導。
(十四)一切語言都由智慧所引導。
(十五)一切心念都由智慧所引導。
(十六)明白過去所有的現象。
(十七)明白現在所有的現象。
(十八)明白将來所有的現象。
【注⑤】三十七助道品:即三十七種對啟發心智有益的途徑:(一)正确的認識。
(二)正确的思惟。
(三)正确的言語。
(四)正确的行為。
(五)正當的職業。
(六)正當的努力。
(七)正當的憶念。
(八)正當的禅定。
以上叫(“八正道”)(九)斷除已生的過失。
(十)斷除未生的過失。
(十一)增長已生的善法。
(十二)使未生的善法出生,(以上叫“四正勤”)(十三)信根。
(十四)精進根。
(十五)念根。
(十六)定根。
(十七)慧根。
(以上叫“五根”)(十八)信力。
(十九)精進力。
(二十)念力。
(廿一)定力。
(廿二)慧力。
(以上叫“五力”)。
(廿三)觀察自己的身體——觀身不淨。
(廿四)注意自己的感受——視受是苦。
(廿五)注意自己的思惟和心理狀态——觀心無常。
(廿六)觀察一切現象和事物——觀法無我。
(以上叫做“四念住”)(廿七)愛好真理。
(廿八)精勤無間。
(廿九)心志專一。
(卅)觀察教法。
(以上叫做“四神足”)(卅一)知道選擇。
(卅二)知道精進。
(卅三)知道喜樂。
(卅四)知道輕安。
(卅五)知道專心。
(卅六)知道定靜。
(卅七)知道施舍。
(以上叫做“七覺支”)。
【注⑥】八萬四千陀羅尼門:完美的聖者教法無限,現在舉出的八萬四千種法門,主要是要對治八萬四千種煩惱的緣故,所以八萬四千種教法泛指所有法門。
【原文】“善男子!一切實相性清淨故,一身清淨;一身清淨故,多身清淨;
【今譯】“善良的弟子啊!由于四大清淨之故,十二處,十八界、二十五有也清淨了。
【注①】十二處:指六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和六塵(色、聲、香、味、觸、法)。
【注②】十八界:指六根、六塵和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
【注③】二十五有:泛指有煩惱的三界或世間各種現象和層次。
(甲)欲界有十四種層次:四惡趣、四洲、六欲天。
(乙)色界有七種層次:四禅天、初禅的大梵天、第四禅的淨居天與無想天。
(丙)無色界有四種層次:四空處。
【原文】“彼清淨故,十力①、四無所畏②、四無礙智③、佛十八不共法④、三十七助道品⑤清淨。
如是乃至八萬四千陀羅尼門⑥一切清淨。
【今譯】“由于二十五有清淨的緣故,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完美聖者的十八不共法、三十七助道品也都清淨了。
乃至于八萬四千種總持法門也都一一清淨了。
【注①】十力:(一)明白一切現象的原因和結果。
(二)知道過去現在和未來的善惡業報。
(三)明白禅定和解脫苦惱的障礙和助緣。
(四)明白所有衆生的根器和性向。
(五)明白衆生種種欲望和嗜好,而且使他逐漸舍棄不好的欲望和嗜好。
(六)知道每一位修行的煩惱厚薄,和教化他們的方法。
(七)明白所有啟發心智的方法及境界。
(八)明白衆生過去的生世。
(九)明白每一位衆生去世以後,投生何處。
(十)沒有任何煩惱和疑惑。
【注②】四無所畏:(一)徹底明白一切真理。
(二)除去所有煩惱和不良習性。
(三)明白苦惱的根源。
(四)明白解脫苦惱的方法。
【注③】四無礙智:(一)法無礙——明白一切文句和教法。
(二)義無礙——明白一切文句和教法所含的義理。
(三)辭無礙——對于各種方言通達無礙。
(四)樂說無礙——具有無懈可擊的辯才。
【注④】佛十八不共法:完美的聖者具有其他人所沒有的十八種特質:(一)行為沒有任何過失。
(二)語言沒有任何過失。
(三)心裡永遠沒有不好的念頭。
(四)平等地關懷所有衆生。
(五)時時刻刻保持定靜的心。
(六)明白一切事物,而不執著。
(七)教化衆生永不厭倦。
(八)教化衆生永不休息。
(九)永遠不會再産生退步或信心減弱的現象。
(十)智慧不可窮盡。
(十一)徹底除去所有煩惱。
(十二)明白一切解脫煩惱的方法,毫無障礙。
(十三)一切行為都由智慧所引導。
(十四)一切語言都由智慧所引導。
(十五)一切心念都由智慧所引導。
(十六)明白過去所有的現象。
(十七)明白現在所有的現象。
(十八)明白将來所有的現象。
【注⑤】三十七助道品:即三十七種對啟發心智有益的途徑:(一)正确的認識。
(二)正确的思惟。
(三)正确的言語。
(四)正确的行為。
(五)正當的職業。
(六)正當的努力。
(七)正當的憶念。
(八)正當的禅定。
以上叫(“八正道”)(九)斷除已生的過失。
(十)斷除未生的過失。
(十一)增長已生的善法。
(十二)使未生的善法出生,(以上叫“四正勤”)(十三)信根。
(十四)精進根。
(十五)念根。
(十六)定根。
(十七)慧根。
(以上叫“五根”)(十八)信力。
(十九)精進力。
(二十)念力。
(廿一)定力。
(廿二)慧力。
(以上叫“五力”)。
(廿三)觀察自己的身體——觀身不淨。
(廿四)注意自己的感受——視受是苦。
(廿五)注意自己的思惟和心理狀态——觀心無常。
(廿六)觀察一切現象和事物——觀法無我。
(以上叫做“四念住”)(廿七)愛好真理。
(廿八)精勤無間。
(廿九)心志專一。
(卅)觀察教法。
(以上叫做“四神足”)(卅一)知道選擇。
(卅二)知道精進。
(卅三)知道喜樂。
(卅四)知道輕安。
(卅五)知道專心。
(卅六)知道定靜。
(卅七)知道施舍。
(以上叫做“七覺支”)。
【注⑥】八萬四千陀羅尼門:完美的聖者教法無限,現在舉出的八萬四千種法門,主要是要對治八萬四千種煩惱的緣故,所以八萬四千種教法泛指所有法門。
【原文】“善男子!一切實相性清淨故,一身清淨;一身清淨故,多身清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