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來贊歎品第六
關燈
小
中
大
,利也;德者,得也,修種種善行而有所得,‘善滿曰得’。
儒家稱‘五福’者,乃福壽、富貴、康甯、好德、考終也。
常稱‘五福臨門’者,此也。
儒家稱‘五德’者,《論語》雲:‘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
人具五福五德者,可為極圓極善之上人也。
3)合掌:合左右掌之十指以表吾心專一之敬禮法。
又,名合二邊令歸于中道之義也。
密教有金剛合掌,乃合掌而交叉手指也,《觀無量壽經》雲:‘合掌叉手,贊歎諸佛’。
4)戀慕:戀者,依戀,有如小兒依戀父母;慕者,仰慕,如常人對聖賢有羨慕、恭敬、思齊(向他學習)之心。
總表地藏菩薩德行高超,神力無邊,智慧無盡,悲心無窮,令一切衆生聞名而思念,恭敬、親近、尊重、贊歎之意。
5)缯:缯,即彩缯。
缯,是絲織品一類的織品,《漢書·灌嬰傳》:‘灌嬰,睢陽販缯者也’。
顔師古注:‘缯者,帛之總名’。
‘’為彩之異體,彩缯乃帶色彩之帛也。
用帶色彩的絲織品做成幢幡以為佛事裝飾也,見下注。
6)幢幡:梵語馱縛若,為幢;梵語波吒迦,為幡。
幢,音床,竿柱高秀,頭安寶珠,以種種彩帛裝飾者。
幡,長帛下垂,為表佛、世尊威德所作之莊嚴具。
幡具無量佛德,以頂觸之,則生受輪王之灌頂,終受佛位之灌頂;故幡又名灌頂。
7)伎樂:伎,音寄,技藝也,伎樂者,有高能技藝之音樂。
這裡指衆生以種種高雅、美妙悅耳之音樂供養地藏菩薩也。
8)諸橫:橫者,橫死,即非自然死亡之暴死也,常稱九橫死:一、得病無醫:無醫生及醫藥之治療而死者;二、王法誅戮:犯王法而被殺者;三、非人奪精氣:耽于荒樂而不修身,為鬼怪乘隙奪其精氣而死者;四、火焚:被火燒緻死;五、水溺:被水淹死;六、惡獸啖:在于荒山野林而被猛獸所食;七、堕崖:由懸崖絕壁堕下而緻死;八、毒藥咒咀:為毒藥或惡咒所咀咒而死;九、饑渴死:由饑渴所困而死。
現代複有車禍、舟禍、飛機失事等等橫死也。
9)賢劫千佛:過去之住劫名為莊嚴劫;未來之住劫名為星宿劫;現在之住劫名為賢劫。
現在之住劫二十增減中有千佛出世,故名賢劫。
住劫有二十增減,其前八增減中為佛之出世,于第九減劫始有佛,名拘留孫,是名千佛之第一,次為拘那含牟尼佛,次為迦葉佛,次即今之釋迦牟尼佛。
自此至第十增減之減劫有彌勒出世。
次于第十增減劫中有佛子佛等九百九十四佛。
次于第二增減劫之增劫有樓至佛出世,合計一千佛。
10)魇寐:魇,音厭,魇鬼也,常于夢中壓人,令人口不能呼,身不能動,驚惶而醒也。
《楞嚴經卷八》雲:‘貪罔為罪,是人罪畢,遇幽為形,名為魇鬼’。
11)瘵:,音汪,瘠病之人。
《呂氏春秋·盡數》雲:‘苦水所多與伛人’。
高誘注:‘,突胸仰向疾也’。
玄應《一切經音義》雲:‘,弱也。
《通俗文》:“短小曰也。
”’.瘵,音債,病也。
《詩·大雅·瞻仰》:‘士民其瘵’。
亦指肺結核病,如痨瘵、病瘵。
12)宿殃:‘宿’,指過去世,有時也指今世中過去的時日;‘殃’,禍,罪也。
宿殃,指過去所造的惡業形成的重罪,在現在或将來須得遭報也。
13)宿命:宿世之生命。
佛謂世人于過去世皆有生命,或為天,或為人,或為餓鬼,畜生,展轉輪回,謂之宿命。
能知宿命者,謂之宿命通。
14)宿業:宿世所作之善惡諸業也。
此處指宿世所作之惡業。
15)刹利:又稱刹帝利,印度四姓之第二,譯言田主,王種也,指國王、大臣等。
16)殊妙:殊者,事之超絕為世所希有者;妙者,不可思議之義,絕待之義,無比之義。
此極言聞地藏經之功德,乃可得希有不可思議之安樂,非泛泛之世樂可比也。
17)胡跪:胡人跪坐之法也,此中有左跪、互跪、長跪三種。
左跪者,右膝著地,其足趾豎地,右股置空,豎左膝,左足踏地,乃表敬意也。
互跪者,以左跪時久則疲,左右兩膝交互而跪。
而佛法中以左跪為正跪,所謂‘右膝著地’,乃正儀也。
長跪者,兩膝踞地,兩胫上空,兩足趾頭拄地,挺身而立也。
佛使丈夫互跪,尼衆長跪,以女子體弱,長跪較互跪為易也。
18)流布:傳布教法而無阻礙也。
《十地義記一本》曰:‘傳布名流,無壅曰通’。
儒家稱‘五福’者,乃福壽、富貴、康甯、好德、考終也。
常稱‘五福臨門’者,此也。
儒家稱‘五德’者,《論語》雲:‘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
人具五福五德者,可為極圓極善之上人也。
3)合掌:合左右掌之十指以表吾心專一之敬禮法。
又,名合二邊令歸于中道之義也。
密教有金剛合掌,乃合掌而交叉手指也,《觀無量壽經》雲:‘合掌叉手,贊歎諸佛’。
4)戀慕:戀者,依戀,有如小兒依戀父母;慕者,仰慕,如常人對聖賢有羨慕、恭敬、思齊(向他學習)之心。
總表地藏菩薩德行高超,神力無邊,智慧無盡,悲心無窮,令一切衆生聞名而思念,恭敬、親近、尊重、贊歎之意。
5)缯:缯,即彩缯。
缯,是絲織品一類的織品,《漢書·灌嬰傳》:‘灌嬰,睢陽販缯者也’。
顔師古注:‘缯者,帛之總名’。
‘’為彩之異體,彩缯乃帶色彩之帛也。
用帶色彩的絲織品做成幢幡以為佛事裝飾也,見下注。
6)幢幡:梵語馱縛若,為幢;梵語波吒迦,為幡。
幢,音床,竿柱高秀,頭安寶珠,以種種彩帛裝飾者。
幡,長帛下垂,為表佛、世尊威德所作之莊嚴具。
幡具無量佛德,以頂觸之,則生受輪王之灌頂,終受佛位之灌頂;故幡又名灌頂。
7)伎樂:伎,音寄,技藝也,伎樂者,有高能技藝之音樂。
這裡指衆生以種種高雅、美妙悅耳之音樂供養地藏菩薩也。
8)諸橫:橫者,橫死,即非自然死亡之暴死也,常稱九橫死:一、得病無醫:無醫生及醫藥之治療而死者;二、王法誅戮:犯王法而被殺者;三、非人奪精氣:耽于荒樂而不修身,為鬼怪乘隙奪其精氣而死者;四、火焚:被火燒緻死;五、水溺:被水淹死;六、惡獸啖:在于荒山野林而被猛獸所食;七、堕崖:由懸崖絕壁堕下而緻死;八、毒藥咒咀:為毒藥或惡咒所咀咒而死;九、饑渴死:由饑渴所困而死。
現代複有車禍、舟禍、飛機失事等等橫死也。
9)賢劫千佛:過去之住劫名為莊嚴劫;未來之住劫名為星宿劫;現在之住劫名為賢劫。
現在之住劫二十增減中有千佛出世,故名賢劫。
住劫有二十增減,其前八增減中為佛之出世,于第九減劫始有佛,名拘留孫,是名千佛之第一,次為拘那含牟尼佛,次為迦葉佛,次即今之釋迦牟尼佛。
自此至第十增減之減劫有彌勒出世。
次于第十增減劫中有佛子佛等九百九十四佛。
次于第二增減劫之增劫有樓至佛出世,合計一千佛。
10)魇寐:魇,音厭,魇鬼也,常于夢中壓人,令人口不能呼,身不能動,驚惶而醒也。
《楞嚴經卷八》雲:‘貪罔為罪,是人罪畢,遇幽為形,名為魇鬼’。
11)瘵:,音汪,瘠病之人。
《呂氏春秋·盡數》雲:‘苦水所多與伛人’。
高誘注:‘,突胸仰向疾也’。
玄應《一切經音義》雲:‘,弱也。
《通俗文》:“短小曰也。
”’.瘵,音債,病也。
《詩·大雅·瞻仰》:‘士民其瘵’。
亦指肺結核病,如痨瘵、病瘵。
12)宿殃:‘宿’,指過去世,有時也指今世中過去的時日;‘殃’,禍,罪也。
宿殃,指過去所造的惡業形成的重罪,在現在或将來須得遭報也。
13)宿命:宿世之生命。
佛謂世人于過去世皆有生命,或為天,或為人,或為餓鬼,畜生,展轉輪回,謂之宿命。
能知宿命者,謂之宿命通。
14)宿業:宿世所作之善惡諸業也。
此處指宿世所作之惡業。
15)刹利:又稱刹帝利,印度四姓之第二,譯言田主,王種也,指國王、大臣等。
16)殊妙:殊者,事之超絕為世所希有者;妙者,不可思議之義,絕待之義,無比之義。
此極言聞地藏經之功德,乃可得希有不可思議之安樂,非泛泛之世樂可比也。
17)胡跪:胡人跪坐之法也,此中有左跪、互跪、長跪三種。
左跪者,右膝著地,其足趾豎地,右股置空,豎左膝,左足踏地,乃表敬意也。
互跪者,以左跪時久則疲,左右兩膝交互而跪。
而佛法中以左跪為正跪,所謂‘右膝著地’,乃正儀也。
長跪者,兩膝踞地,兩胫上空,兩足趾頭拄地,挺身而立也。
佛使丈夫互跪,尼衆長跪,以女子體弱,長跪較互跪為易也。
18)流布:傳布教法而無阻礙也。
《十地義記一本》曰:‘傳布名流,無壅曰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