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道品第八

關燈
第八章如來家族 那時,文殊師利法王子對維摩诘長者說:「貴大人,菩薩應該如何走上那可得佛性的道路?」 維摩诘回答:「文殊師利,菩薩走上錯誤道路的時候,他就是走上那可得佛性之道。

    」 文殊師利繼續:「菩薩在錯誤的道上怎麼走?」 維摩诘回答:「就算他犯了五種死罪的事,他也不覺得惡毒、暴力、或嗔恨。

    就算他進入地獄,他仍保持不受煩惱污染。

    就算他進入畜生道,他仍保持免于黑暗和無知。

    當他進入阿修羅道,他還保持免于驕傲、自負和傲慢。

    當他進入鬼道,他會累積福慧資糧。

    當他進入非色界和無動界,他不會在那裡消失。

     他可能走上貪欲之道,可是他一直不念着欲望的樂趣。

     他可能走上瞋恨之道,可是他對任何衆生都不覺得忿怒。

     他可能走上愚癡之道,可是他因高度理解的智慧而更有頭腦。

     他可能走上貪财之道,可是他布施所有家裡的、家外的東西,甚至連自己的性命也不考慮。

     他可能走上毀禁之道,可是見着了最最輕微踰越的悲慘,他過着苦行者的修行和禁欲的生活。

     他可能走上邪惡和瞋怒之道,可是保持絕對沒有惡意,還以慈過日。

     他可能走上懈怠之道,可是當努力培養善根的時候,他的精進是綿綿不絕的。

     他可能走上亂意之道,然而,是自然入定的,他的禅定不會消散。

     他可能走上錯誤智慧之道,然而,已得了超覺智慧,他是一切世間和出世間學術知識的專家。

     他可能展現詭辯争論之道,可是永遠知道畢竟義,而且已經在解脫方法的施用上一切都圓滿。

     他可能展露驕傲之道,可是他像橋梁和梯子一樣地為一切民衆服務。

     他可能展露煩惱之道,可是他是全然冷靜又是天生純淨。

     他可能展露衆魔之道,可是對佛性知識不會真的接受衆魔的影響。

     他可能展示聲聞之道,可是他讓衆生去聽從來沒聽過的教導。

     他可能展示辟支佛之道,可是為了開導一切衆生,會被大悲所感動。

     他可能走上窮人之道,可是他手中握有用不盡财富的寶貝。

     他可能走上跛者之道,可是他漂亮又有各種身相和好相。

     他可能走上出生低賤者之道,可是經由功德智慧的累積,他出生于如來家族。

     他可能走上衰弱者、醜陋者、下劣者之道,可是他看上去美麗,而且身體像那羅延的一般。

     他可能對衆生顯示生病者、不樂者之道,可是已經完全戰勝并超越了對死亡的害怕。

     他可能走上富者之道,可是不貪得,又常常考慮無常的觀念。

     他可能讓人看到他與女眷跳舞,然而他已越過欲望泥沼,慎于獨居。

     他可能走上愚笨者、無邏輯者之道,然而他已得咒語能力,有各種辯才。

     他走上外道而從不成為外道。

     他走上所有世界之道,可是他反轉一切有的狀态。

     他走上解脫之道,但絕不放棄對世間的度化。

     文殊師利,就是這樣,菩薩借着走上錯誤的道路以走上佛性之道。

    」 維摩诘長者接着問文殊師利法王子:「文殊師利,什麼是衆如來家族?」 文殊師利回答:「貴大人,如來家族裡有所有基本我見、無明和渴望存在、貪瞋癡、四颠倒、五蓋、六入、七識處、八邪法、九惱處和十不善道。

    這就是如來家族。

    簡言之,貴大人,六十二見組成了衆如來家族!」 維摩诘:「文殊師利,你這樣說是什麼意思?」 文殊師利:「貴大人,一個堅心憧憬不他生的人不可能發佛覺心。

    然而生活于他生的萬物中、陷在煩惱坑裡、見不到真理的人才真的有能力發佛覺心。

    貴大人,花兒,像是藍荷花、紅荷花、白荷花、水蓮和睡蓮,不在野外旱地生長,而是在濕地和泥岸生長。

    同樣,佛性不在那些必然注定不他生的衆生裡發展,反而會在那些像煩惱沼澤和泥岸的衆生裡發展。

    同樣,好像種子不會在空中生長,必須在地上生長,佛性不在那些必定純淨的衆生裡發展,反而會在那些已經産生了像須彌山樣的我見之後才發佛覺心的衆生裡發展。

     貴大人,通過這些看法可以了解所有各類煩惱組成了如來家族。

    譬如說,貴大人,不入大海就不可能得到珍貴無價的珍珠;同樣的,不入煩惱大海就不可能得到一切智。

    」 這時,大迦葉鼓掌贊許文殊師利法王子:「好!好!文殊師利!說得實在好!對!确實是煩惱組成了如來家族。

    像我們這些聲聞弟子如何能發佛覺心,或者對佛性有完全的覺悟?隻有那些犯了五逆罪的人才能發佛覺心并且得到佛位,也就是佛性的完全實現!舉例說,就如同五塵對被奪去了五根的人沒有影響效果,所有的佛性對放棄一切牽挂的聲聞也沒有影響效果。

    因此,聲聞弟子永遠不能理解這些佛性。

    所以,文殊師利,就如來而言,凡夫是受歡迎的,而聲聞弟子不是。

    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