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師利問疾品第五

關燈
第五章問疾 于是世尊對法王子文殊師利說:「文殊師利,去維摩诘長者家探望一下他的病情。

    」 文殊師利回答:「世尊,要面對維摩诘長者是很難的。

    對于深奧佛法的法則,他有天生可敬的辯才。

    他又極度精于完整表明自己以及調和他人的分歧。

    他的辯詞犀利,沒有人能抵抗他那不可侵犯的智慧。

     他已做完了菩薩所有的工作,也透徹了解佛與菩薩的所有秘密奧理。

    他善于教化一切魔土,玩弄大神通。

    在智慧和解脫技法裡他都有成就。

    于不可分、非二元的究竟法界他也有無上高深的了解。

    他善于以統一實相裡的無窮型态來教導佛法。

     他善于針對一切衆生不同的六根給予開悟方法。

    他技巧地徹底整合了他對解脫方法的體驗。

    他對各種問題都有堅決把握。

    因此,雖然他不能由像我這樣隻有薄弱防衛的人所抵擋,可是,蒙被佛恩,我願意去看他,盡可能地和他談話。

    」 那時在那集會裡的菩薩、大聲聞弟子、帝釋、梵天、天王、天人和天女大家都有這個念頭:「年輕的文殊師利王子和那位善知識之間的談話對佛法一定會有深奧的教導。

    」于是八千位菩薩、五百位聲聞、許多帝釋、梵天、天王以及數十萬天人和天女,大家都要跟随法王子文殊師利去聽法。

    結果,由這些菩薩、聲聞、帝釋、梵天、天王、天人和天女簇擁着,法王子文殊師利進入毗耶離大城。

     此時維摩诘長者獨自在想:「文殊師利,那位法王子,就要和許多随衆來我這裡。

    好,叫這間屋子轉變成空!」于是,他的房子就神妙地變成空無一物了,甚至連門房也不見了。

    而且,除了維摩诘躺在上面的那張病榻之外,哪裡都不見有床榻或椅子。

     現在維摩诘長者看見法王子文殊師利來到,就對他說:「文殊師利!歡迎,文殊師利!非常歡迎你。

    沒有任何來而你在這兒。

    不用任何看而你出現了。

    不用任何聽而聽見你了。

    」 文殊師利說:「居士,正如你所說。

    來的人終究不來。

    去的人終究不去。

    為什麼?來的人沒人知道他會來。

    去的人沒人知道他會去。

    出現的人終究不會被看見。

    善知識大人,你的病況還能忍受嗎?還活得過去嗎?你的四大沒受幹擾吧?你的病痛消退些了嗎?不再增加吧?佛問起你:『你是否有些辛苦、不适、微恙?你的苦惱是否輕微?你是否健壯、舒适、沒有自責、有人照顧?還有,你是否與無上快樂毗鄰而居?』 居士,你的病從何而來?還要多久?情況如何?如何才能治愈?」 維摩诘回答:「我的病是從無明和對存在的渴望而來,将和一切衆生的病一樣長久。

    隻要一切衆生無病,我也就不病。

     為什麼?文殊師利,對菩薩而言,世界隻由衆生形成,而且,住在世上疾病是與生俱來的。

    隻要衆生都無病,菩薩也就無病。

    譬如說,文殊師利,如果商人的獨生子病了,他的雙親因為他的患病也會患病。

    而且隻要獨生子的病未愈,他們就一直在痛苦裡。

    完全一樣,文殊師利,菩薩愛護衆生好像每一個都是他的獨子。

    他們患病,他也患病;他們好了,他也好了。

    文殊師利,你問我我的病從哪而來,菩薩的病是由大悲而起。

    」 文殊師利:「居士,你的房子為什麼是空的?你為什麼沒有仆人?」 維摩诘:「文殊師利,一切佛土都也是空的。

    」 文殊師利:「是什麼使它們成為空的?」 維摩诘:「因為空性,它們才是空的。

    」 文殊師利:「空性的空是什麼?」 維摩诘:「因為空性,連解釋都是空的。

    」 文殊師利:「空性可以由概念去解釋嗎?」 維摩诘:「連概念本身也是空的,所以空性不能解釋空性。

    」 文殊師利:「居士,應由何處覓得空性?」 維摩诘:「文殊師利,空性應該由六十二見裡尋覓。

    」 文殊師利:「應由何處覓得六十二見?」 維摩诘:「應該由衆如來的解脫裡尋覓。

    」 文殊師利:「應由何處覓得衆如來的解脫?」 維摩诘:「應該由一切衆生的主要心智活動裡尋覓。

    文殊師利,你問我為什麼我沒有仆人?所有的魔王和反對者都是我的仆人。

    為何?衆魔王提倡有生有死的這一生,而菩薩不躲避生死。

    外道的反對者主張各種見解,而菩薩不受見解所苦惱。

    所以,一切魔王和反對者都是我的仆人。

    」 文殊師利:「居士,你的病屬于哪一類?」 維摩诘:「它是非物質的,也不可見。

    」 文殊師利:「是肉體上的還是精神上的?」 維摩诘:「它不是肉體上的,因為肉體本身是不實在的。

    它不是精神上的,因為精神的本質與幻覺相似。

    」 文殊師利:「居士,你的四大元素裡哪一個受到幹擾,地?水?火?風?」 維摩诘:「文殊師利,我生病隻是因為衆生的四大受到疾病幹擾。

    」 文殊師利:「居士,菩薩該如何去慰問另一位患病的菩薩?」 維摩诘:「他應該告訴他肉身無常,而不該勸他出家或厭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