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學佛法的基本綱領
關燈
小
中
大
願:衆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衆生無邊誓願度,代表饒益有情戒。
煩惱無盡誓願斷,代表攝律儀戒。
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代表攝善法戒。
菩薩戒本有好幾種,《梵網菩薩戒》是十重四十八輕,《瑜伽菩薩戒》是四重四十三輕,《在家優婆塞菩薩戒》是六重二十八輕。
這些都要學習。
菩薩戒不管出家在家,都包括三聚淨戒,都要發四弘誓願。
你們在行持過程中,既要忏悔,又要回向,也要發願。
忏悔、發願、回向三結合。
四、以佛法指導生活 不管是出家,還是在家,都可以佛法來指導生活。
在家學佛并不妨礙工作,在你的生活工作中,能夠以佛法思想來指導,那就走上了正道,人生就不辜負,也就是學佛。
學佛不單是坐下念佛,在生活中以佛法思想來指導都叫做學佛,都是履行正道。
《法華經》有這麼幾句:若說俗間經書、治世語言、資生業等,皆順正法。
世間上經書哪怕儒家、道家、馬列主義等經書;治世語言就是能夠治理世間的,使家庭、社會、國家都有秩序的語言;資生事業指工業、商業、農業。
這些皆順正法。
所以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你在生活、工作中,以佛法思想來指導,就是正道,都是正法。
(一)保持日常功課 你們大家保持日常功課沒有?不管禅門日誦,還是淨土日誦,都不要間斷,要保持禮佛、念佛、拜佛,不要時冷時熱。
(二)與戒定道相應 思想行動言語必須與戒定道相應。
受什麼戒就守什麼戒,居士五戒,好好守,結合每天靜一下,定中生慧,就與正道相應,與菩提道相應。
所以戒定道要相應。
(三)修慈悲心 佛法是慈悲為本,方便為門,慈悲心是無上妙法。
發菩提心就以悲心為主,不能脫離慈悲心。
要消滅嗔恨心、貪心、癡心。
人的嗔恨心特别不容易消,以眼還眼,以牙還牙,就引起世間争鬥,痛苦不已,災難不息。
一切災難無不由殺生引起,五戒、菩薩戒首重不殺生,提倡戒殺放生。
人害怪病、短命以及其他災難,無不是殺生業,世界上的水災、火災、風災、地震災等也是殺生引起的。
這個因果很可怕!吃素最好,不能吃素的話,一定要戒殺。
殺氣重災難就重。
抗戰期間日軍的飛機炸重慶,我當時是學生,為了躲飛機跑到獅子峰,爬到最高的地方,在崖邊站着,遠望朝天門。
朝天門是重慶很出名的一個碼頭,隻見飛機旋到朝天門頂上,要丢炸彈之前,一股黑氣,一片烏雲,是我親眼看到的。
黑氣、烏雲出現以後,才聽到炸彈掉下去。
你以為殺生是好事情嗎?不祥之氣。
有些家庭,逢年過節、紅白喜事,殺豬宰羊來慶賀,不好。
若把那個豬、羊當成你的六親眷屬、當成人來看,你是什麼想法呀? 二要憐貧惜苦,尊老愛幼。
對苦難人、貧窮人要愛護他、憐愍他,要給予布施,解決他的困難;對老年人要尊重;對于幼年兒童要愛護,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
尊老愛幼,如孟子所講“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就是仁愛呀!是德政。
三要利行公益慈善事業,救濟貧困兒童,救濟下崗母親、貧困母親,救濟貧苦人、殘疾人。
我們就要多參加這些工作,出力出錢。
對于很多困難問題,政府沒有辦法解決,也号召搞各種形式的公益慈善。
邊遠地方與城市生活是天壤之别,是兩個世界,那種貧窮落後、困苦需要救濟,使其能夠自力更生。
(四)促進社會和諧,實現人間淨土 社會和諧,如何促進?就要以佛法的思想,弘揚佛法。
不管大乘空宗般若還是有宗唯識,不管講的緣起性空觀還是法界觀,都是以佛陀的真實心、廣大心、平等心、慈悲心來融攝,使世界得到和諧,使衆生得到和諧,證得安樂。
佛法中心就是講和諧。
今天來講,就是要發揚佛教文化,多宣傳祖國的傳統文化,使人人都能淨化心靈,人人都能夠有正确的行動,走正道。
人人能如此,從家庭到國家到社會,整個世界都成為人間淨土,就可以使災難不生,戰争不起,就可以永保和平,永保人類的和諧。
進而達到生物和諧、自然和諧,就可以消除一切染污,人心染污、社會染污、空氣染污、水源染污、地質染污都可以消滅。
2001年8月,中國佛教協會在普陀山舉辦“佛教與環保”講演會,就是這個中心。
佛教徒既要提倡環保綠化,搞綠化,搞生态平衡,同時更重要的要發揮佛教文化,發揚佛教真理。
人心和諧,社會就和諧。
心淨國土淨,心染國土染。
《金剛經》講:“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
”不是形式的莊嚴而是内心的莊嚴,由内心的莊嚴到形式的莊嚴這才是真正的莊嚴。
這不但是我們一直努力的方向,也是我們的任務,這個任務是正大的、光明的。
這樣子才能荷擔如來家業,使正法久住,才能使衆生脫離痛苦,這是我們的願望。
希望在座的出家衆、在家衆,團結起來,為實現這個願望共同努力! 2007年8月9日在北京佛教居士林開示
衆生無邊誓願度,代表饒益有情戒。
煩惱無盡誓願斷,代表攝律儀戒。
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代表攝善法戒。
菩薩戒本有好幾種,《梵網菩薩戒》是十重四十八輕,《瑜伽菩薩戒》是四重四十三輕,《在家優婆塞菩薩戒》是六重二十八輕。
這些都要學習。
菩薩戒不管出家在家,都包括三聚淨戒,都要發四弘誓願。
你們在行持過程中,既要忏悔,又要回向,也要發願。
忏悔、發願、回向三結合。
四、以佛法指導生活 不管是出家,還是在家,都可以佛法來指導生活。
在家學佛并不妨礙工作,在你的生活工作中,能夠以佛法思想來指導,那就走上了正道,人生就不辜負,也就是學佛。
學佛不單是坐下念佛,在生活中以佛法思想來指導都叫做學佛,都是履行正道。
《法華經》有這麼幾句:若說俗間經書、治世語言、資生業等,皆順正法。
世間上經書哪怕儒家、道家、馬列主義等經書;治世語言就是能夠治理世間的,使家庭、社會、國家都有秩序的語言;資生事業指工業、商業、農業。
這些皆順正法。
所以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你在生活、工作中,以佛法思想來指導,就是正道,都是正法。
(一)保持日常功課 你們大家保持日常功課沒有?不管禅門日誦,還是淨土日誦,都不要間斷,要保持禮佛、念佛、拜佛,不要時冷時熱。
(二)與戒定道相應 思想行動言語必須與戒定道相應。
受什麼戒就守什麼戒,居士五戒,好好守,結合每天靜一下,定中生慧,就與正道相應,與菩提道相應。
所以戒定道要相應。
(三)修慈悲心 佛法是慈悲為本,方便為門,慈悲心是無上妙法。
發菩提心就以悲心為主,不能脫離慈悲心。
要消滅嗔恨心、貪心、癡心。
人的嗔恨心特别不容易消,以眼還眼,以牙還牙,就引起世間争鬥,痛苦不已,災難不息。
一切災難無不由殺生引起,五戒、菩薩戒首重不殺生,提倡戒殺放生。
人害怪病、短命以及其他災難,無不是殺生業,世界上的水災、火災、風災、地震災等也是殺生引起的。
這個因果很可怕!吃素最好,不能吃素的話,一定要戒殺。
殺氣重災難就重。
抗戰期間日軍的飛機炸重慶,我當時是學生,為了躲飛機跑到獅子峰,爬到最高的地方,在崖邊站着,遠望朝天門。
朝天門是重慶很出名的一個碼頭,隻見飛機旋到朝天門頂上,要丢炸彈之前,一股黑氣,一片烏雲,是我親眼看到的。
黑氣、烏雲出現以後,才聽到炸彈掉下去。
你以為殺生是好事情嗎?不祥之氣。
有些家庭,逢年過節、紅白喜事,殺豬宰羊來慶賀,不好。
若把那個豬、羊當成你的六親眷屬、當成人來看,你是什麼想法呀? 二要憐貧惜苦,尊老愛幼。
對苦難人、貧窮人要愛護他、憐愍他,要給予布施,解決他的困難;對老年人要尊重;對于幼年兒童要愛護,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
尊老愛幼,如孟子所講“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就是仁愛呀!是德政。
三要利行公益慈善事業,救濟貧困兒童,救濟下崗母親、貧困母親,救濟貧苦人、殘疾人。
我們就要多參加這些工作,出力出錢。
對于很多困難問題,政府沒有辦法解決,也号召搞各種形式的公益慈善。
邊遠地方與城市生活是天壤之别,是兩個世界,那種貧窮落後、困苦需要救濟,使其能夠自力更生。
(四)促進社會和諧,實現人間淨土 社會和諧,如何促進?就要以佛法的思想,弘揚佛法。
不管大乘空宗般若還是有宗唯識,不管講的緣起性空觀還是法界觀,都是以佛陀的真實心、廣大心、平等心、慈悲心來融攝,使世界得到和諧,使衆生得到和諧,證得安樂。
佛法中心就是講和諧。
今天來講,就是要發揚佛教文化,多宣傳祖國的傳統文化,使人人都能淨化心靈,人人都能夠有正确的行動,走正道。
人人能如此,從家庭到國家到社會,整個世界都成為人間淨土,就可以使災難不生,戰争不起,就可以永保和平,永保人類的和諧。
進而達到生物和諧、自然和諧,就可以消除一切染污,人心染污、社會染污、空氣染污、水源染污、地質染污都可以消滅。
2001年8月,中國佛教協會在普陀山舉辦“佛教與環保”講演會,就是這個中心。
佛教徒既要提倡環保綠化,搞綠化,搞生态平衡,同時更重要的要發揮佛教文化,發揚佛教真理。
人心和諧,社會就和諧。
心淨國土淨,心染國土染。
《金剛經》講:“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
”不是形式的莊嚴而是内心的莊嚴,由内心的莊嚴到形式的莊嚴這才是真正的莊嚴。
這不但是我們一直努力的方向,也是我們的任務,這個任務是正大的、光明的。
這樣子才能荷擔如來家業,使正法久住,才能使衆生脫離痛苦,這是我們的願望。
希望在座的出家衆、在家衆,團結起來,為實現這個願望共同努力! 2007年8月9日在北京佛教居士林開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