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信仰并學菩薩
關燈
小
中
大
條基本道路。
二、學菩薩 當今時代,我勸你們在三皈五戒的基礎上來學菩薩。
要發菩提心救度衆生,為什麼?因念衆生苦而發菩提心,念地獄苦而發菩提心,念三界苦而發菩提心。
一般來講,在行持裡邊,有上供下施,包含物質方面的上供下施和法方面的上供下施。
物質方面的上供就是以物質供養三寶、供養父母、供養師長,使父母、師長得到滿足;下施就是對貧苦衆生在物質方面進行幫助,給予施舍。
什麼是法方面的上供下施呢?就是指法供養和法布施。
法布施就是以佛法施予别人,并給講說、講解,解除别人的愚昧,破除心中的黑暗,給人智慧光明,這個布施比起财布施的功德來說,多得很!使衆生有法身慧命,這種法布施的功德是不可限量的。
你看到貧窮的人,在财布施方面,給他一點錢财,給他點衣物,除此以外,以這個方便再給他講一下法,講一下因果,使他能夠懂因果,懂真理,就是行法布施,那就解決了他未來的問題。
财布施隻解決了眼前的問題,法布施是從眼前到未來,解決長遠的問題。
法供養的内容就比較多,除了以“香、花、燈、水、果、茶、食、寶、珠、衣”這種物質供養佛以外,你能夠如說修行,即依照佛說的來修行,就叫法供養。
在《華嚴經?普賢行願品》裡面講了菩薩要修的七種法供養。
第一,如說修行供養。
佛是怎樣說的,你怎樣行,包括五戒十善、八正道、四攝六度,你都依教奉行,這是一種法供養。
第二,利益衆生供養。
你能夠利益衆生,拔苦予樂,以悲心為主,使衆生能夠脫離痛苦,這個利益很寬廣,能夠行這個行也叫法供養。
第三,攝受衆生供養。
你能夠攝受衆生走正道不走邪道,走善道不走惡道,這也叫法供養。
第四,代衆生苦供養。
你不光自己受苦,還要發願代衆生受苦,使衆生不再受這個苦,以自己一個人苦,拔除萬人的痛苦,發這個廣大心,也是法供養。
第五,勤修善根供養。
清淨身口意三業,親近善法,勤修善法,行一切善,不管小善大善,你能夠行善也是供養佛,也是法供養。
第六,不舍菩薩業供養。
行菩薩道,不舍菩薩的事業,菩薩怎樣做,你就怎樣做。
第七,不離菩提心供養。
處處想到要成佛,要成佛就要度衆生,處處要想到衆生,就叫菩提心供養。
以上就是七種法供養。
對于你們在家衆來說,我勸你們好好學菩薩,發菩薩心。
你們在法會中出力當義工,既是财供養,也是法供養,兩樣都有,功德很大。
一方面自己出了力量,是财供養;另外把自己的身心獻于佛教事業,是照佛所說的在修行,即如說修行供養,又是法供養。
這很好啊,要堅持下去,好好努力。
現在提倡和諧社會,實際上真正來講,若能夠好好學佛,學菩薩,有佛菩薩的廣大心、清淨心、平等心、慈悲心,一切都以這個心來對待,而且感化大家都能有這個心,那就和諧了。
所以真正實現和諧,不是表面上一點制度就可以的,必須要從心做起。
欲平大地,先平心地,心地不平,大地也不平,這是佛說的。
2006年11月6日對法會義工的開示
二、學菩薩 當今時代,我勸你們在三皈五戒的基礎上來學菩薩。
要發菩提心救度衆生,為什麼?因念衆生苦而發菩提心,念地獄苦而發菩提心,念三界苦而發菩提心。
一般來講,在行持裡邊,有上供下施,包含物質方面的上供下施和法方面的上供下施。
物質方面的上供就是以物質供養三寶、供養父母、供養師長,使父母、師長得到滿足;下施就是對貧苦衆生在物質方面進行幫助,給予施舍。
什麼是法方面的上供下施呢?就是指法供養和法布施。
法布施就是以佛法施予别人,并給講說、講解,解除别人的愚昧,破除心中的黑暗,給人智慧光明,這個布施比起财布施的功德來說,多得很!使衆生有法身慧命,這種法布施的功德是不可限量的。
你看到貧窮的人,在财布施方面,給他一點錢财,給他點衣物,除此以外,以這個方便再給他講一下法,講一下因果,使他能夠懂因果,懂真理,就是行法布施,那就解決了他未來的問題。
财布施隻解決了眼前的問題,法布施是從眼前到未來,解決長遠的問題。
法供養的内容就比較多,除了以“香、花、燈、水、果、茶、食、寶、珠、衣”這種物質供養佛以外,你能夠如說修行,即依照佛說的來修行,就叫法供養。
在《華嚴經?普賢行願品》裡面講了菩薩要修的七種法供養。
第一,如說修行供養。
佛是怎樣說的,你怎樣行,包括五戒十善、八正道、四攝六度,你都依教奉行,這是一種法供養。
第二,利益衆生供養。
你能夠利益衆生,拔苦予樂,以悲心為主,使衆生能夠脫離痛苦,這個利益很寬廣,能夠行這個行也叫法供養。
第三,攝受衆生供養。
你能夠攝受衆生走正道不走邪道,走善道不走惡道,這也叫法供養。
第四,代衆生苦供養。
你不光自己受苦,還要發願代衆生受苦,使衆生不再受這個苦,以自己一個人苦,拔除萬人的痛苦,發這個廣大心,也是法供養。
第五,勤修善根供養。
清淨身口意三業,親近善法,勤修善法,行一切善,不管小善大善,你能夠行善也是供養佛,也是法供養。
第六,不舍菩薩業供養。
行菩薩道,不舍菩薩的事業,菩薩怎樣做,你就怎樣做。
第七,不離菩提心供養。
處處想到要成佛,要成佛就要度衆生,處處要想到衆生,就叫菩提心供養。
以上就是七種法供養。
對于你們在家衆來說,我勸你們好好學菩薩,發菩薩心。
你們在法會中出力當義工,既是财供養,也是法供養,兩樣都有,功德很大。
一方面自己出了力量,是财供養;另外把自己的身心獻于佛教事業,是照佛所說的在修行,即如說修行供養,又是法供養。
這很好啊,要堅持下去,好好努力。
現在提倡和諧社會,實際上真正來講,若能夠好好學佛,學菩薩,有佛菩薩的廣大心、清淨心、平等心、慈悲心,一切都以這個心來對待,而且感化大家都能有這個心,那就和諧了。
所以真正實現和諧,不是表面上一點制度就可以的,必須要從心做起。
欲平大地,先平心地,心地不平,大地也不平,這是佛說的。
2006年11月6日對法會義工的開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