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救厄難

關燈
所說的。

    (觀世音持驗記) ◆江西省南昌縣有位姓趙名叫大成,聽說白衣咒靈驗,他每天誠心持誦。

    有一天渡江,風浪大作,同船的人都已溺死了,惟有趙大成獨自一人更生。

    (敬信錄) ◆晉朝有位姓竺名叫長舒本籍是天竺的人,專心誦念觀音經,後來永久住在吳中,有一日,鄰居家中失火,多相繼焚毀了,惟有長舒的草屋正在下風,他一心誦念觀世音,火焰将要來到,忽風已轉向火也滅了,全縣的人都驚奇怪異有個惡少年驚訝他的靈驗異常,等到風勢緊急夜裡,在舒的屋子裡放火,四次都熄滅,沒有燃燒起來,那個少年嗟籲感歎,當向舒叩頭請罪,舒對他說:‘我并沒有甚麼神力,不過,我經常虔誠誦念觀世音名号,能得菩薩的慈悲保護,每逢遇到有危險的事情發生,都能獲得庇護。

    ’(冥祥記) ◆元魏朝代有個和尚名叫法力的,他想在魯郡(地名)建立一座精舍(較小之寺廟),然而财力不夠,于是和沙彌(小和尚)叫明琛的,同往上谷(地名)乞食一年,将要返回寺院,走到空澤中,忽然遇到猛烈火燒,法的車子正在下風,沒有得以幸免的道理,當時法力正是疲倦不堪,昏昏欲睡的時候,覺得火勢已經來到,因而開口将稱了一聲‘觀’字,尚未及将‘世音’念出,而風就應聲轉了方向,火焰馬上熄滅,因此得以安穩的而返了。

    (高僧傳二集) ◆姚秦朝代有個和尚名叫法智,當他尚未出家的時候,時常獨自一個人到曠野草原地帶行走,忽然遇到猛烈火勢,四面八方都來,生路已經斷絕了,他便在心裡默念觀世音,一會兒火勢已過去,周圍的草幾乎沒有不被燒的,惟有法智所容身處一草未燒。

    他于是敬奉大囧琺,後來他又為姚興将從事征服索虜(胡人),偶爾之中跌下馬來,落到索虜包圍,他于是藏到溝邊叢林荊棘裡面,僅僅得将頭面蔽蓋著,複默念觀世音,心裡很精勤,隔溝的索虜遙遠的喚著後面軍人,命令前來殺他,當軍人經過搜尋,都沒有被看見,得免于死,于是出家了。

    (冥祥記) ◆善邑卯田地方多火災,那地方所居住的老百姓,沒有一個不先後遭到火災的厄難。

    惟有一個虞啟的家裡屢次獲得免于火災,大衆互相交談奇怪,後來有人于他鄰近火起的時候,留心偵察情況,看見大火燒到虞家房屋左廂,火就自然熄滅,累次都是這樣。

    有好事的人搜查他的廂房,以看看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旋于天花闆上,獲得了多年前所刊觀音經版一幅,始知道他家得免火災大有原因,于是家家戶戶都刻經齋誦,從此以後,那個地方就斷絕火災為患了。

    (觀音經近驗) ◆明朝徽縣人姓汪的,作客居住在昆山地方一位王澄老的對門,他修持齋戒約有三年,拟到普陀山進香,朝拜觀音大士,元旦那天,他收拾行李下到船泊,忽然店鋪旁邊起火,家人忽報汪知道,催促他回去,汪就說:‘我積聚誠懇了三年,方将朝拜菩薩,豈可因為一店被燒改變我志趣,店鋪縱然被火燒毀我也不回家,竟然揚帆向南而去,待他進香完畢回到昆山,看見家裡四面店鋪和王家大房屋,都燒成了一片焦土,惟汪的店鋪,樓房獨自存在,萬人驚奇感歎。

    (現果随錄) ◆清朝有位姓蔡名思襄的,奉派催辦水道運輸,住到黃河口東西壩,租賃民間房屋作為辦公處所。

    四周圍都沒有牆壁,和一般人民住宅相毗連接,五月十一日那天,西邊鄰居失火,各家都自搶救什物,惟蔡安然住著不動,他家裡的人屢次請他出去暫避一下,他仍安然不理不顧,即火燒到來,竟越過蔡的辦公處所,更燒毀了幾家,火才熄滅。

    有人問他是何法術得以免于火災,他答覆著說,我是很虔誠的誦念觀世音大悲咒,以度過火燒的厄難。

    人謂神咒固然靈驗,但是萬一不應驗,豈不是白白喪失了生命嗎?蔡又說:我家裡人自從高祖以來,曆代祖宗都是持誦大悲咒,均能夠得到脫離刀兵水火急難等等的厄運。

    靈驗的事迹是不可勝數的。

    即如我個人持誦已經有二十多年了,凡是遇到急難的時候,誠心誠意恭敬誦念感應無不靈通的。

    當乾隆二十九那年春天,我家居住在京城拐杖胡同(街巷名稱),南方鄰居家中起火,正值刮南風吹的火勢猛烈迅速,搬移物件都來不及,我當誦念大悲咒一遍尚重未畢,風即返向,火也折而南向,于是我家獨自無恙。

    所以我深深知道這個神咒可以轉救一切的厄數。

    假若我信之不真切的話,何敢輕生來冒這種危險呢!(信心錄) ◆有位姓朱名叫文治别号少仙,江蘇餘姚縣人,是清朝嘉慶間的學人,其為人頗講孝悌爽直,被任為海甯州學正(官名),曾經著作‘鐵箫樓益壽瑣言記’有雲:‘道光四年甲申九月七日,北方鄰居失火,和他住的東面鐵箫樓相近,我經常持誦白衣大士咒從不間斷,因此急難于火焰中也誦念,火勢當即轉北方,西鄰十幾間房屋不一會變成了焦土,當時狂風大作,火焰的光又南向我西樓而來,其勢兇兇,不可遏止,我又誦念咒文,晴日當空忽然得到傾盆大雨一陣,風勢馬上停止,人力于是得以将大火撲滅了,舉家沒有一人不魂飛膽落。

    那一天,山上父老們在高處遠遠的看見有兩位白衣人約有一丈多長,分别站立在我家東西屋脊上,好似特為來遮蔽維護的。

    還記得有一次在戊辰仲冬一天,海昌(地名)尊經閣後面居住的老百姓家中失火,西北風挾火勢很大直撲向閣檐邊,當時雖然在極寒冷的冬天,門窗都被火烤得很熱了,我在閣樓的下面誦咒,不一會兒風息火滅我得佛力的庇護,今天是第二次呵!(聶雲公耕心齋随筆) ◆晉朝有位姓蓋名叫護,是山陽地方的人,初關到監獄裡應當受死罪,他三天三夜誦念觀世音聖号,在心裡沒有間斷停止的,第三夜就見到觀音放光照到他枷鎖脫落門也打開了,他随著光走出監獄,大約行走了二十裡路光才熄滅。

    (觀音玄義疏記) ◆晉朝有位姓窦名傳,河南省河内縣人,他在永和年中,和敵人作戰被敵人所俘擄,同伴的共有七個人,均被關在一間牢獄裡,枷鎖極其嚴密。

    有個和尚叫道山平素和傳相熟識,聽說他被俘,前往慰問,在牢獄裡隔著窗戶談話,傳說:‘我今日的生命在頃刻之間,有什麼方法可以得救呢?’山答他說:‘假若你能夠至誠一心歸命觀世音必定有所感應的。

    ’傳從前也聽得很多觀世音尋聲救苦救難的事實,及現在又聽到道山和尚的這番話,他于是專心一意的默念觀世音聖号,晝夜都不稍停頓一下,至心誠意的歸命觀世音,過了三天三夜之後,觀察他的枷鎖,好像覺得松解了,和平常不一樣,他推動試一試,忽然枷鎖脫落離開了身體,傳又念到他的同伴都關在監牢裡,不忍一個人獨自的離去。

    他複懇求觀世音菩薩大神通力普渡救濟,令所有的同伴都能夠免于危難。

    因此他複以手牽挽其餘的人,皆得以再次的解脫了。

    于是他們乘夜間打開窗戶偷偷的逃出,守衛的人沒有發覺,然後又跳城走了十幾裡路,天已亮就躲在林中,不久追兵趕到,四處搜尋,惟有傳等所躲藏的約一畝地之内,始終沒有人來搜索,均得免于難,大家回到家裡,敬奉信仰觀世音菩薩,異于平常的人。

    道山後來過江來,對一位謝居士述說這件奇事。

    (冥祥記) ◆晉朝太原地方有位姓郭名宣之的,在義熙四年為梁州刺史(官名),楊思平為司馬(官名),楊以謀害危元之(當時也是朝廷官員)等,因此被捕下監牢,宣受到牽連,也同被捕受罪,唯他一心歸向觀世音,晝夜很恭敬的誦念菩薩名号,有一夜晚将要就睡的時候,忽然看見菩薩現身,光明照烈監獄裡,他當即叩頭祈禱,很久光明才散,不過幾天後,宣蒙皇上聖恩赦免。

    他于是繪其所見到的慈容,并且建立一座精舍供養,以終其身。

    (冥祥記) ◆劉宋時代有個和尚名苞法師,是京兆的人,住在祗洹寺,他時常行路,遇見有六個強盜被捕就法,苞為他們特别說法,勸念觀世音,群盜以身臨危險,很懇切的念聖号,不久得免受罪。

    (高僧傳初集) ◆劉宋時代有個和尚名叫僧洪,是豫州地方的人,為京師瓦官寺住持,少年時修身整潔,後來率領沙彌募化有緣,将所募化得來的銀錢,建造一丈六尺長的金身佛像,熔鑄方将完畢,還來不及開模,是時正當晉末,禁止人民運用銅鑄,很為嚴厲,若有犯的人,必受死刑,所以洪因此坐罪,被禁閉在相府内,他惟有默誦觀世音經。

    一心歸命佛像,夜間夢見所鑄的佛像來找他,以手摸洪的頭說,你不要憂愁,洪見到佛像胸方約一尺來長,銅色是焦沸。

    當要行刑的時候,相府參軍是監殺官,将洪用牛車載往郊外執行,而牛奔逃車也損壞,因此更改行刑的日子,接著有王的命令,是從彭城(地名,自漢高祖都彭城後大王多半居住彭城)來到相府,命令不要殺他,謂僧洪罪有可原,于是他獲得免死,安然返回寺裡,開模佛像,見到佛像胸前,果然有焦沸。

    (高僧傳初集) ◆劉宋時代有位姓王名球,别号叔達,是山西省太原府人,曾經做到四川涪陵(地名)的太守,在居官任上,很愛護人民,于元嘉元年,以郡失守被系于獄中,防備枷鎖很為堅固,球素來是個奉公守法的人,而且精進絲毫不懈怠。

    既然進了監獄,自然守法,他看見監獄中有壹百多人,并且多半是饑餓的犯人,球每次吃飯的時候,都分施給他們,天天都是自己持齋,至誠一心念誦觀世音聖号,一夜夢到自升在高座之上,見來一和尚,以一本經給他,經上題名為‘光明安行品’,并且盡量是諸位菩薩的名号,球接受而一一披讀,忘記第一位菩薩名号,第二位是觀世音菩薩,第三位是大勢至菩薩;又看見一個車輪,那個和尚對他說,這是五道輪咧!既而醒覺過來,枷鎖都已自己斷脫了,球心裡知道這是神力所緻,益發增強了他專心緻志,因此他自己又把枷鎖釘好,經過了三天之後,而被釋放了。

    (法苑珠林及冥祥記) ◆劉宋時代有位姓張名興,是廣東新興人,平素居家信佛,時常從僧融昙翼等和尚受八戒,在元嘉初年,被強盜誣攀,所以在外避難,官府捕其妻系于監獄,既而縣府失火,将囚犯拖出放置在大路旁邊,她會見融翼一同行走,偶爾經過囚犯旁邊,張的妻子驚喊,法師救我!融答她說:‘貧道沒有力量可以救你,但願你精勤的誦念觀世音聖号,你或可獲得免于罪。

    ’張的妻子便晝夜祈禱誦念,經過了大約十天,忽然夢間夢見一個和尚以腳踢她說:‘快!快!你可以起來!’當她驚醒過來,枷鎖自行解脫了!然而牢門卻關得很緊,沒法逃出去,又恐怕被人查覺,反而不妙,不如仍然帶著枷鎖去睡吧。

    又于睡夢中見到先前那和尚對她說,牢門已經打開了,等她跑出去,看守的衛兵都還在酣睡,所以她安然的步行而逃了。

    但是尚在黑夜,隻好暗中摸索不分東南西北的行走了幾裡路,忽然遇到一個人,因此害怕的仆到地上,彼此互相問訊,才知道是她的丈夫,彼此相見悲喜交加,乘此夜間一同投到昙翼和尚的住處,翼又極力設法掩護他們,于是他們都免于危難。

    (冥祥記) ◆劉宋時代有位姓張名叫暢的人,平常很敬奉受持觀世音,南谯王想造反,暢不服從他的命令,王就想害他,夜間王夢見觀世音對他說:你不可以殺暢,于是王不敢害他,後來舉事不慎而失敗了,暢也同時被捕關到監牢裡,暢誦念觀世音經約有壹千遍,鎖鍊寸寸的斷了,獄吏又為更換一根後,複斷,吏将這種情形報告上司,于是就把他釋放了。

    (談薮) ◆劉宋時代有位姓韓名叫徽的,居住在支江地方,和他的叔父都被關到牢獄裡,枷鎖得很緊,惶恐逼迫沒有計策,徽本來事奉佛陀,多誦念觀世音經,于是他不分晝夜的誦經,達到數百遍,天将要亮的時候,他的枷鎖忽然自己響起來了,好像燒炮瓦石的爆炸聲音,枷鎖自行脫落,徽又懼怕獄吏謂他擅自截斷解脫的,大呼獄吏當面告他這種情況,獄吏雖然很驚奇怪異,還将他的枷鎖更加釘鎖固定牢些,徽仍如平常誦經不停,又經過了一日之後,鎖又自己叫響脫落,和上回情形一樣,獄吏将這兩次的情形都告訴上司,上司取下他的鎖來詳細查看後,佩服他能夠通達聖靈感應,于是也就把他釋放了。

    (冥祥記) ◆南朝箫齊時有位姓彭名叫子喬,湖南益陽人,擔任本地主簿(官名)侍侯該地太守(官)沈文龍,他時常誦念觀世音經。

    在建元元年的時候,因為犯了罪,被關到監牢裡,太守文龍大怒之下必定想把他殺掉,子喬憂愁恐懼,沒有法子計劃可以逃罪,隻好至心誠意的誦經到了一百多遍,尚在白天裡疲倦的就睡著了。

    當時湘西縣官杜道榮也關在這個牢獄中,好像睡著了,又好像是醒著,忽然看見有一雙白鶴,站在子喬的屏風上面,一會兒一隻白鶴下來飛到子喬的身邊,那時又覺得像一個美麗的人形。

    道榮起來一看,見到子喬的雙械(枷鎖)都已脫落在腳外面,腳上的械痕還在,道榮正在驚訝注視的時候,子喬也醒了,同時見到頗為奇怪,便問子喬做過夢沒有?答沒有,于是将所夢見告訴一番,子喬知道他必定得救,惟恐看守的人疑惑,他仍将枷械戴起來,經過了四、五天之後,果然的蒙上方釋放了。

    (法苑珠林) ◆元魏時代有位姓孫名敬德的人,在天平年中,是一位直隸定州地方的居士,信奉佛法甚為虔誠,時嘗建造觀音像,早晚都要敬禮,後來被搶劫賊犯牽連下獄,頗受惡刑。

    忽然夢見一和尚,告訴他誦念觀世音經一千遍,當臨到行刑的時候,恰恰千遍經數圓滿,刀砍到頸項,刀自折斷為三段,頸上的皮膚一點沒有受傷,三次更換刀,刀三次都折斷,主行刑的官奏禀到上司,當時丞相(官名)高歡(人名)奏表皇上免除他的死罪。

    等到他回到家裡看見家中所供的觀音像,項上有刀砍的痕迹三處。

    (冥祥記) ◆元魏時代有位姓盧名景裕,在節闵初年是國子博士(官名)因案被牽連,關到晉陽(地名)監獄裡,他一心至誠的誦念法華經觀世音普門品,有時也誦念全經,忽然枷鎖自己脫落,主其事的人,奏聞到朝廷,特為他寬宥。

    (北魏書及法華感通) ◆元魏時代有個和尚名叫超達,頗有學問并有智識見解,時魏帝禁止圖忏很急迫,到處搜查訪尋,有人誣超達也有,于是把他收進榮陽監獄裡,以車輪系到他的頸項上,嚴為防衛他,超達自己忖度必死,不能夠有生還的希望,他一心一意的專念觀世音菩薩聖号,祈求消災免罪,到了夜間四更的時候,忽然不見車輪所在的地方,守衛防護的人都在大大的昏睡,因此他逃出獄外,将想要遠遠的躲避,但是以關到牢獄很久,兩隻腳沒有力氣,不能行走的快,即到天一亮,騎兵四出來追他,超達隻好埋伏在草叢中,騎兵來到不僅是踏草邊而過,對面也不能夠看見到他,他仰起頭來看見追他的人,都有牛皮把他們的眼睛遮蔽,超達也隻好一心等待著死,他仍然至誠稱念聖号,到了夜間,追的人都已經回去了,于是他安然的脫出險境。

    (高僧傳二集) ◆元魏時代有個和尚名叫僧明,北台(地名)石窟寺的住持,當時魏帝疑惑忌妒沙門(出家人),收集了幾百個和尚,相互捆綁,一個連一個,僧明是被綁在裡頭,用繩子從頭到腳都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