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講
關燈
小
中
大
功呢?能不能就像上次我給大家看的那個照片,那位八十多歲老修行,女居士那樣,一天念八萬佛号,念到無念而念?八三年冬天老人跟孫媳說:‘你不要給我送飯了,我見佛了,我就要往生了。
’于是她就不吃飯了。
不吃飯還沒有什麼可奇怪的,但是她單腿盤坐晝夜念佛不斷,又念了八天八夜,所以她說見佛見光。
有人還否定這件事,不相信,說她見佛見光,是她自己在吹。
這麼認為可以,也有理由這麼說,做為衆生可以這麼說,說她臨終時神經錯亂,她看的幻境。
但是有個事實你不能否認,那就是一個老太太八天不吃飯,八天八夜念佛。
反對的人做得到嗎?你拿一天來試試?拿一天不吃飯,并且不住聲的念,恐怕半天的功夫也做不到吧!甚至三個小時都也做不到。
他就是念不了!所以老太太的行為是事實,隻這個事實就夠了。
在最後一天,老太太跟她的兒孫說:‘佛這個白毫之相,特别的殊勝,沒有法比喻!’她在這之前就見佛了,她知道自己要往生了,就不叫孫媳婦送飯了。
到了往生這一天,她再一次說:西方三聖來接了。
所以臨終佛來加被、來接引,這樣的事例八三年就出現在福建了。
我看過老太太臨終時的照片,還是死後合掌很恭敬虔誠的樣子,不是一般人的形象。
死後又坐了七天,我看不是坐不住了,倒是街道居委會不答應了。
街道要考慮再坐下去是不是不符合公共衛生了,因為一般人死後放兩三天都不行,那就不要說死七天還不燒的,肯定有人會來管的。
老太太燒的時候,大家都聞著奇異的香味,并燒出了三十多顆堅固子,也就一般俗稱的‘舍利’。
因為‘舍利’隻有佛的可以稱為‘舍利’。
所以佛以下的人再燒出來的叫‘堅固子’。
燒出三十多顆堅固子,這都是事實!堅固子擺在那,有這個東西在,這是‘唯物’的見證嗎!那個所謂的堅固子,拿錘子砸都砸不破,所以稱為‘堅固子’。
老太太為什麼能往生?主要是她做到了不忘!她時刻不忘念佛。
我們念佛應當是到一個什麼程度才成呢?我們既然都在世間,總有些事情要做,但是我們應當怎樣不忘念佛呢?打了一個譬喻,就像母雞孵蛋一樣,它不能離開這個蛋去找食,而把這個蛋忘了。
在外邊找食不回來了,就會讓雞蛋冷了,雞蛋要一冷了就孵不出小雞了。
所以,我們就要注意這個不斷暖氣的道理。
現實生活的事情未了,還要有很多事做,這就念不成佛了。
但這個時候就要像母雞出去找食一樣,一旦回來後就又馬上想到這個蛋,我還得焐,不能讓暖氣斷了。
你這樣去念佛就行!關鍵就怕你留戀忘返,忘了不知哪去了,你再回來,再焐也不管用了。
所以,蕅益大師說的很好:‘不論事持理持,持至伏除煩惱,乃至見思先盡,皆事一心;不論事持理持,持至心開見佛,皆理一心。
’不管你是事持到理持,你要能夠把見惑、思惑都先斷盡了才成。
所以念佛到了這一步就很高了,但隻要你‘不斷暖氣’,那必定得受用。
這一點是多少事實經驗證明了的,自己的、别人的,多少的事實證明了不是一句空話。
要實踐才能真正達到‘事一心’。
之後自然而然地見惑、思惑就盡了。
見惑思惑斷盡了這就叫‘事一心’。
不管是事持還是理持,你都能夠開悟了,這叫做‘理一心’。
這話說起來很深!不要想象地認為:要達到‘理一心’的一定得理持,事持隻能‘事一心’,理持才能‘理一心’。
那可不一定!事持和理持都可能先達到‘事一心’。
事持的人也能夠‘明心見性’,也能夠達到‘理一心’。
這就是我們所要說的,念佛法門所具有的最方便之處!這其中有暗合道妙的道理。
阿彌陀佛大慈大悲,花了五劫的時間才想出這‘四十八大願’、想出這個極微妙的法門。
這個法門‘潛通佛智,暗合道妙,巧入無生’潛通佛智就是與佛智相通,暗暗地合乎道妙,巧入無生就是得無生法,證‘無生法忍’。
正所謂‘花開見佛悟無生’。
有人就是不能相信‘是心是佛,是心作佛’的道理,其實能真正事念的人,一樣可以達到‘理一心’。
為什麼?因為事念照樣可以暗合道妙!持名念佛的人,通過念佛不知不覺中也就能達到‘實相念佛’,令得自己萬緣放下什麼都不想了,就是一句佛号,明明朗朗現前,無住而又生心,這是極殊勝的‘實相般若’,能在暗中就通了就合了。
所以這個念佛的功德不可思議就在于此。
同樣的道理,密法中的持咒,也要發大菩提心持咒才成。
要知道,淨土宗就是密教的顯說!二者是相通的。
也就是說:般若有三個般若,即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實相般若。
而念佛也有四種念佛,我們是‘持名念佛’,通過‘持名念佛’暗合道妙,在你持名之中不知不覺就暗合了‘實相念佛’。
因此我們要相信‘是心是佛,是心作佛’的道理,老實念佛,‘如子憶母,如母憶子’,一會也不忘,同樣也可以‘明心見性’,這是《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圓通章》說的。
蕅益大師的話與大勢至菩薩的話完全相合。
有的人往往自己喜談高妙,其實他并不知道,他所謂的高妙反而是走了彎路。
所以有的時候反而不如我剛才說的那位老修行人。
她雖然不識字,但通過念佛她至少是達到‘事一心’,不達到‘事一心’是做不到的。
因為咱們凡夫的這個肉體,你怎麼使橫勁,多少天不吃飯,多少天念佛不斷,困也把你困死了,餓也把你餓壞了。
所以隻有到達了‘事一心’之後,那才能有所突破!這是我們最近一個很好的例子。
我把《要解》裡頭現成的話彙集成了一幅對聯,這個上聯是‘從事持達理持’ 就從這個‘事持’,也就是剛才所講的‘事持’,相信有西方極樂世界,相信有阿彌陀佛,我就這麼如子憶母一樣,真正下決心求往生,就這麼念,老這麼念,老這麼念,不忘,一會兒也不忘,這就是‘事持’。
‘事持’之中就會不知不覺地達到‘理持’,那也就趨向于‘實相念佛’,或者完全‘實相念佛’了。
當然這就要看個人情況而定了。
這是蕅益大師的話。
這個淨土法門之妙,就在于‘從事持達理持’。
有的人說:‘我智慧不高,這個道理我還不十分懂’,但你隻要跟蕅益大師的話相合,即‘相信有西方極樂世界,相信有阿彌陀佛’,對于這世間我不貪戀,我就決心要求生淨土,去度衆生,将來‘花開見佛’。
你就這麼老實地念就成! 蕅益大師是明朝人,他跟唐朝道綽大師的話也是一緻的:念佛人不要一上來就求離相,所謂‘離相’,大家做不到!又要離相、又要不著相、又想什麼金剛智慧……你這個頭緒太多了,其實但能一向專緻,就住于這個西方極樂世界,住于阿彌陀佛這個像上,住這個像而專心緻至去念佛,那你決定能往生。
道綽大師是淨土宗的祖師,跟蕅益大師的話是一緻的。
所以,念佛的妙又妙在什麼呢?它不要求你離相,就這麼念就可以了!念念之中,他自然而然暗合妙道。
所以巧妙就在這!方便就在這!阿彌陀佛的大智慧大慈悲也就在這!誰都可以這樣下手。
不比别的法門,非要你得悟道了之後才能修。
而這個法門你不悟也能修。
因為能悟道的人太少了!你不悟能修,所以大家都能使得上。
佛要度衆生,就必須給個方法,讓大家能用,不僅是給一個方法,就像咱們一群人都得了癌症,但這個病不用發愁,美國有一個醫院,你去了那保準治好。
但是,對于咱們來講沒用!因為咱們到美國去不是那麼容易的!你又要有美金、又要考慮是不是能接收你……一系列的問題。
所以有方法而你又沒法使也不成!如果方便到街道上就有一個大夫,現成的藥方,他就能給你治。
你就吃,吃了準好。
這下子咱們都能方便受用了。
所以佛盡管開了八萬四千法門,他其中也開了最方便的法,使末法衆生受益,這個法門就是淨土念佛法門。
’于是她就不吃飯了。
不吃飯還沒有什麼可奇怪的,但是她單腿盤坐晝夜念佛不斷,又念了八天八夜,所以她說見佛見光。
有人還否定這件事,不相信,說她見佛見光,是她自己在吹。
這麼認為可以,也有理由這麼說,做為衆生可以這麼說,說她臨終時神經錯亂,她看的幻境。
但是有個事實你不能否認,那就是一個老太太八天不吃飯,八天八夜念佛。
反對的人做得到嗎?你拿一天來試試?拿一天不吃飯,并且不住聲的念,恐怕半天的功夫也做不到吧!甚至三個小時都也做不到。
他就是念不了!所以老太太的行為是事實,隻這個事實就夠了。
在最後一天,老太太跟她的兒孫說:‘佛這個白毫之相,特别的殊勝,沒有法比喻!’她在這之前就見佛了,她知道自己要往生了,就不叫孫媳婦送飯了。
到了往生這一天,她再一次說:西方三聖來接了。
所以臨終佛來加被、來接引,這樣的事例八三年就出現在福建了。
我看過老太太臨終時的照片,還是死後合掌很恭敬虔誠的樣子,不是一般人的形象。
死後又坐了七天,我看不是坐不住了,倒是街道居委會不答應了。
街道要考慮再坐下去是不是不符合公共衛生了,因為一般人死後放兩三天都不行,那就不要說死七天還不燒的,肯定有人會來管的。
老太太燒的時候,大家都聞著奇異的香味,并燒出了三十多顆堅固子,也就一般俗稱的‘舍利’。
因為‘舍利’隻有佛的可以稱為‘舍利’。
所以佛以下的人再燒出來的叫‘堅固子’。
燒出三十多顆堅固子,這都是事實!堅固子擺在那,有這個東西在,這是‘唯物’的見證嗎!那個所謂的堅固子,拿錘子砸都砸不破,所以稱為‘堅固子’。
老太太為什麼能往生?主要是她做到了不忘!她時刻不忘念佛。
我們念佛應當是到一個什麼程度才成呢?我們既然都在世間,總有些事情要做,但是我們應當怎樣不忘念佛呢?打了一個譬喻,就像母雞孵蛋一樣,它不能離開這個蛋去找食,而把這個蛋忘了。
在外邊找食不回來了,就會讓雞蛋冷了,雞蛋要一冷了就孵不出小雞了。
所以,我們就要注意這個不斷暖氣的道理。
現實生活的事情未了,還要有很多事做,這就念不成佛了。
但這個時候就要像母雞出去找食一樣,一旦回來後就又馬上想到這個蛋,我還得焐,不能讓暖氣斷了。
你這樣去念佛就行!關鍵就怕你留戀忘返,忘了不知哪去了,你再回來,再焐也不管用了。
所以,蕅益大師說的很好:‘不論事持理持,持至伏除煩惱,乃至見思先盡,皆事一心;不論事持理持,持至心開見佛,皆理一心。
’不管你是事持到理持,你要能夠把見惑、思惑都先斷盡了才成。
所以念佛到了這一步就很高了,但隻要你‘不斷暖氣’,那必定得受用。
這一點是多少事實經驗證明了的,自己的、别人的,多少的事實證明了不是一句空話。
要實踐才能真正達到‘事一心’。
之後自然而然地見惑、思惑就盡了。
見惑思惑斷盡了這就叫‘事一心’。
不管是事持還是理持,你都能夠開悟了,這叫做‘理一心’。
這話說起來很深!不要想象地認為:要達到‘理一心’的一定得理持,事持隻能‘事一心’,理持才能‘理一心’。
那可不一定!事持和理持都可能先達到‘事一心’。
事持的人也能夠‘明心見性’,也能夠達到‘理一心’。
這就是我們所要說的,念佛法門所具有的最方便之處!這其中有暗合道妙的道理。
阿彌陀佛大慈大悲,花了五劫的時間才想出這‘四十八大願’、想出這個極微妙的法門。
這個法門‘潛通佛智,暗合道妙,巧入無生’潛通佛智就是與佛智相通,暗暗地合乎道妙,巧入無生就是得無生法,證‘無生法忍’。
正所謂‘花開見佛悟無生’。
有人就是不能相信‘是心是佛,是心作佛’的道理,其實能真正事念的人,一樣可以達到‘理一心’。
為什麼?因為事念照樣可以暗合道妙!持名念佛的人,通過念佛不知不覺中也就能達到‘實相念佛’,令得自己萬緣放下什麼都不想了,就是一句佛号,明明朗朗現前,無住而又生心,這是極殊勝的‘實相般若’,能在暗中就通了就合了。
所以這個念佛的功德不可思議就在于此。
同樣的道理,密法中的持咒,也要發大菩提心持咒才成。
要知道,淨土宗就是密教的顯說!二者是相通的。
也就是說:般若有三個般若,即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實相般若。
而念佛也有四種念佛,我們是‘持名念佛’,通過‘持名念佛’暗合道妙,在你持名之中不知不覺就暗合了‘實相念佛’。
因此我們要相信‘是心是佛,是心作佛’的道理,老實念佛,‘如子憶母,如母憶子’,一會也不忘,同樣也可以‘明心見性’,這是《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圓通章》說的。
蕅益大師的話與大勢至菩薩的話完全相合。
有的人往往自己喜談高妙,其實他并不知道,他所謂的高妙反而是走了彎路。
所以有的時候反而不如我剛才說的那位老修行人。
她雖然不識字,但通過念佛她至少是達到‘事一心’,不達到‘事一心’是做不到的。
因為咱們凡夫的這個肉體,你怎麼使橫勁,多少天不吃飯,多少天念佛不斷,困也把你困死了,餓也把你餓壞了。
所以隻有到達了‘事一心’之後,那才能有所突破!這是我們最近一個很好的例子。
我把《要解》裡頭現成的話彙集成了一幅對聯,這個上聯是‘從事持達理持’ 就從這個‘事持’,也就是剛才所講的‘事持’,相信有西方極樂世界,相信有阿彌陀佛,我就這麼如子憶母一樣,真正下決心求往生,就這麼念,老這麼念,老這麼念,不忘,一會兒也不忘,這就是‘事持’。
‘事持’之中就會不知不覺地達到‘理持’,那也就趨向于‘實相念佛’,或者完全‘實相念佛’了。
當然這就要看個人情況而定了。
這是蕅益大師的話。
這個淨土法門之妙,就在于‘從事持達理持’。
有的人說:‘我智慧不高,這個道理我還不十分懂’,但你隻要跟蕅益大師的話相合,即‘相信有西方極樂世界,相信有阿彌陀佛’,對于這世間我不貪戀,我就決心要求生淨土,去度衆生,将來‘花開見佛’。
你就這麼老實地念就成! 蕅益大師是明朝人,他跟唐朝道綽大師的話也是一緻的:念佛人不要一上來就求離相,所謂‘離相’,大家做不到!又要離相、又要不著相、又想什麼金剛智慧……你這個頭緒太多了,其實但能一向專緻,就住于這個西方極樂世界,住于阿彌陀佛這個像上,住這個像而專心緻至去念佛,那你決定能往生。
道綽大師是淨土宗的祖師,跟蕅益大師的話是一緻的。
所以,念佛的妙又妙在什麼呢?它不要求你離相,就這麼念就可以了!念念之中,他自然而然暗合妙道。
所以巧妙就在這!方便就在這!阿彌陀佛的大智慧大慈悲也就在這!誰都可以這樣下手。
不比别的法門,非要你得悟道了之後才能修。
而這個法門你不悟也能修。
因為能悟道的人太少了!你不悟能修,所以大家都能使得上。
佛要度衆生,就必須給個方法,讓大家能用,不僅是給一個方法,就像咱們一群人都得了癌症,但這個病不用發愁,美國有一個醫院,你去了那保準治好。
但是,對于咱們來講沒用!因為咱們到美國去不是那麼容易的!你又要有美金、又要考慮是不是能接收你……一系列的問題。
所以有方法而你又沒法使也不成!如果方便到街道上就有一個大夫,現成的藥方,他就能給你治。
你就吃,吃了準好。
這下子咱們都能方便受用了。
所以佛盡管開了八萬四千法門,他其中也開了最方便的法,使末法衆生受益,這個法門就是淨土念佛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