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經·普賢行願品

關燈
塵數一切諸佛成等正覺,一切菩薩海會圍繞。

    而我悉以身口意業,種種方便,殷勤勸請,轉妙法輪。

    如是虛空界盡,衆生界盡,衆生業盡,衆生煩惱盡,我常勸請一切諸佛,轉正法輪,無有窮盡。

    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複次,善男子!言請佛住世者,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極微塵數諸佛如來,将欲示現般涅槃者,及諸菩薩、聲聞、緣覺,有學無學,乃至一切諸善知識,我悉勸請莫入涅槃。

    經于一切佛刹極微塵數劫,為欲利樂一切衆生。

    如是虛空界盡,衆生界盡,衆生業盡,衆生煩惱盡,我此勸請,無有窮盡。

    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複次,善男子!言常随佛學者,如此娑婆世界毗盧遮那如來,從初發心,精進不退,以不可說不可說身命而為布施。

    剝皮為紙,析骨為筆,刺血為墨,書寫經典,積如須彌。

    為重法故,不惜身命,何況王位、城邑、聚落、宮殿、園林,一切所有,及餘種種難行苦行,乃至樹下成大菩提,示種種神通,起種種變化,現種種佛身,處種種衆會,或處一切諸大菩薩衆會道場,或處聲聞及辟支佛衆會道場,或處轉輪聖王、小王眷屬衆會道場,或處刹利及婆羅門、長者、居士衆會道場,乃至或處天龍八部、人非人等衆會道場。

    處于如是種種衆會,以圓滿音,如大雷震,随其樂欲,成熟衆生,乃至示現入于涅槃,如是一切,我皆随學。

    如今世尊毗盧遮那,如是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所有塵中一切如來,皆亦如是,于念念中,我皆随學。

    如是虛空界盡,衆生界盡,衆生業盡,衆生煩惱盡,我此随學,無有窮盡。

    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複次,善男子!言恒順衆生者,謂盡法界、虛空界,十方刹海所有衆生,種種差别。

    所謂卵生、胎生、濕生、化生;或有依于地、水、火、風而生住者;或有依空及諸卉木而生住者,種種生類,種種色身,種種形狀,種種相貌,種種壽量,種種族類,種種名号,種種心性,種種知見,種種欲樂,種種意行,種種威儀,種種衣服,種種飲食,處于種種村營、聚落、城邑、宮殿。

    乃至一切天龍八部、人非人等,無足、二足、四足、多足、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如是等類,我皆于彼,随順而轉。

    種種承事,種種供養。

    如敬父母,如奉師長及阿羅漢,乃至如來,等無有異。

    于諸病苦,為作良醫。

    于失道者,示其正路。

    于暗夜中,為作光明。

    于貧窮者,令得伏藏。

    菩薩如是平等饒益一切衆生。

    何以故?菩薩若能随順衆生,則為随順供養諸佛。

    若于衆生尊重承事,則為尊重承事如來。

    若令衆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

    何以故?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

    因于衆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

    譬如曠野沙碛之中,有大樹王,若根得水,枝葉華果悉皆繁茂。

    生死曠野菩提樹王,亦複如是。

    一切衆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華果。

    以大悲水饒益衆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

    何以故?若諸菩薩以大悲水饒益衆生,則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

    是故菩提屬于衆生。

    若無衆生,一切菩薩終不能成無上正覺。

    善男子!汝于此義,應如是解。

    以于衆生心平等故,則能成就圓滿大悲。

    以大悲心随衆生故,則能成就供養如來。

    菩薩如是随順衆生,虛空界盡,衆生界盡,衆生業盡,衆生煩惱盡,我此随順無有窮盡。

    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複次,善男子!言普皆回向者,從初禮拜乃至随順,所有功德,皆悉回向盡法界虛空界一切衆生。

    願令衆生,常得安樂,無諸病苦。

    欲行惡法,皆悉不成。

    所修善業,皆速成就。

    關閉一切諸惡趣門,開示人天涅槃正路。

    若諸衆生,因其積集諸惡業故,所感一切極重苦果,我皆代受,令彼衆生,悉得解脫,究竟成就無上菩提。

    菩薩如是所修回向,虛空界盡,衆生界盡,衆生業盡,衆生煩惱盡,我此回向,無有窮盡。

    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善男子!是為菩薩摩诃薩十種大願,具足圓滿。

    若諸菩薩,于此大願,随順趣入,則能成熟一切衆生,則能随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則能成滿普賢菩薩諸行願海。

     “是故善男子!汝于此義,應如是知。

    若有善男子、善女子,以滿十方無量無邊不可說不可說佛刹極微塵數一切世界,上妙七寶,及諸人天最勝安樂,布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