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者龍樹菩薩略傳

關燈
雍怎益西堅贊著 索達吉譯 諸位大德都曾用“徹見甚深義之聖者龍樹菩薩”之美稱向尊者表示過由衷的贊歎! 聖者龍樹菩薩,是于過去無邊無量劫中發心,并于衆多無量大劫中精勤不斷地積累二資,又于不可言說的世間界中利益無量衆生,為了此間刹土佛法的興盛而應世化現的。

     佛陀也曾親口授記過有關聖者龍樹菩薩降臨于此娑婆世界,并廣弘佛法的内容。

     有關佛陀授記龍樹菩薩為此間刹土佛法之興旺而出世,并依照發心在佛陀示現涅槃,佛法趨于衰落的生死存亡之際,及時應化出世,并廣弘佛法的經過(,在衆多經續中都有所記載)。

     關于發心的具體情形,在《大雲經》中描述道:“于無量無邊大劫之前,轉身為一号稱‘大精進龍’之聖主大國王,并面谒龍燈如來。

    爾時,于龍燈如來座前以無量供品廣作供養,且抛灑一撮無價之寶并厲立宏願:于未來世釋迦如來教法沒落之時,吾将出家,三次發大法音,為正法而舍己之身壽。

    ”經中的文字,繪聲繪色地描述了(聖者當初)發心立誓于此刹振興佛法的經過。

     遵照當初的發心,在本師大能仁釋迦佛住世期間,一位被譽為“舉世見而生喜之離車子童子”也誕生于世,釋迦佛在如海般衆多的眷屬當中,極力稱歎這位童子的廣大功德,并預言道:在我涅槃四百年之後,(他)将轉世為聖者龍樹且廣弘佛法。

     《楞伽經》中雲:“南方碑達國,有吉祥比丘,其名呼曰龍,能破有無邊,于世弘我教,善說無上乘,證得歡喜地,往生極樂國。

    ” 《文殊根本續》雲:“于吾滅度後,四百年之時,比丘龍出世,于教信且利,證得歡喜地,住世六百年。

    彼聖者修成,孔雀佛母咒,且通諸經論,無實甚深義。

    棄身離世後,往生極樂刹。

    最終決定得,正等覺果位。

    ” 《金光明經》中也對“舉世見而生喜之離車子童子”予以了高度贊歎,并進一步指出,該童子即後來的大聖者龍樹菩薩。

     《入中論注疏》中引用《聖大雲經一萬二千頌》中的内容說道:“阿難,吾滅度後,滿四百年,此‘舉世見而生喜之離車子童子’轉身為比丘,其名曰龍,廣弘我教法。

    後于極淨光世界成佛,号智源光。

    ” 《大法鼓經》雲:“舉世見而生喜之離車子童子,于大師滅度後,人壽八十歲,教法衰微時,轉生為名含大師德号之比丘,廣弘聖教,滿百歲後往生極樂世界。

    ” 《時輪金剛後續》中,也有該大聖者利益正法及衆生的豐功偉績的授記。

     以上所列舉的,隻是衆多授記中的代表而已。

    佛教聖地印度的智者們一緻公認:有關授記大聖者龍樹的經續多達百種。

     至于大聖者龍樹的出生年月,從佛陀描述如來滅度後,受持佛教者們出世情形的正量語中便可一見分曉。

     《悲華經》中雲:“有問:如來滅度後,何人當受持正法?阿難,迦葉比丘與汝二人,當于四十餘年中受持吾之正教。

    ” 正如此等授記所言,在佛陀示現涅槃之後,上座大迦葉、阿難尊者與上座優波離三者,将佛陀言說的所有三藏教義進行了結集。

    第一次結集不但抑制了正法在世間界的衰落,并且令佛法更加興旺昌盛。

     其後,大迦葉尊者趨入涅槃,阿難尊者一如既往地護持正法長達四十年之久,并令正法越發興盛。

    自此依次直至大善見尊者之間的七代付法藏師,都為正法的經久不衰、繁榮光大做出了不朽的功勳。

     之後,正值佛陀滅度百年之際,以暴行比丘[又名毗舍離比丘]為首的衆多人等,肆無忌憚地鼓吹宣揚“如法(持有)金銀”等違背戒律的十非事。

    使白法方的天尊們不由得哀歎道:“佛法遭遇了重創啊!”并在極度的憂傷中哀号不已。

    悲号聲響徹了整個贍部洲、四大王天以及三十三天等上天界。

     正當白法方的天尊們深陷憂愁哀傷境地而不能自拔之際,魑魅魍魉中卻此起彼伏地回蕩着一片片歡聲笑語。

     (于此危急關頭,)依照往昔的發心與願力,阿育王橫空出世。

    以其為施主,聚集上座耶舍等七百阿羅漢,勵力滅除邪說,以大悲善逝所宣之律藏為準則而進行了第二次結集。

     此時,白法方的天尊們才心滿意足地發出了歡暢的笑聲。

     随着五濁惡世的來臨,衆生福報日漸衰退,與佛法戒律相抵觸的各種邪說大行其道,尤其是聲聞十八部的分裂,導緻教内各派固持己見,紛争不合的現象比比皆是。

    大家都師心自用地認為:“隻有自宗才是真理的持有者,其他宗派的見解都是愚癡荒謬之說。

    ” 無休止的激烈争鬥,蹉跎了寶貴的光陰,也使如理如法聞思戒律、專心緻志修持禅定的修行者數量驟然陡減。

     在聲聞乘的衆多學說言論中都公然宣稱:“大乘佛法并非佛所宣說!”随着異端邪說的廣為流傳,佛法陷入了低迷的谷地。

     以大悲世尊的發心與願力,終于使莫衷一是的人們得到并睹見《哲哲國王夢兆授記經》:“迦葉佛告曰:哲哲王,汝之夢兆乃釋迦佛教法曆程之先兆。

    ” 關于哲哲國王的夢境,在《佛說給孤長者女得度因緣經》中描述道:“于迦葉佛時,施主哲哲王偶感十夢:一者夢見有一象王從窗牖出,身雖得出,然尾為窗礙;二者夢見有一渴人而井随其後;三者夢見以一升珍珠貿易于等量沙塵;四者夢見栴檀香木與常木等值;五者夢見悅意園中華果茂盛,忽為他人不予而掠;六者夢見大香象為諸小象刁難;七者夢見有一猕猴身有糞穢,将其所染污于他衆;八者夢見猴王灌頂加冕大典;九者夢見整塊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