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為舟禅師語錄卷之五
關燈
小
中
大
生,我乃人也。
”或曰:“彼之血肉,當以滋我之軀命,孰曰不可?”然雖人物有異,而軀命亦一也。
何不一念回光,息好欲之心,視物猶己,如是則至善修身之極,豈不即在聞聲不忍之内哉?聖人之言,真可畏,吾弗能已矣。
募書經并求名筆以成墨迹兼助資引 據大慧武庫載,任觀察,内貴中賢士,系徽廟極眷之任,傾心釋氏,遍參知識。
每自歎息曰:“餘幸得為人,而形體不全,及不識所生父母,想前生輕賤于人,招此報應。
”遂發誓,遇休沐還私宅,屏絕人事,炷香禮佛,刺血寫華嚴經一部,每一字三拜,願來世識所生父母。
忽一日,有客相訪,任出遲,客怒雲:“人客及門,何故不出?”任笑曰:“在家中寫一卷赦書。
”客诘其故,任以實對,遂取經示之,雲:“此是閻老子前吃鐵棒吞鐵丸底赦書。
”客悚然驚駭,回舍亦自寫一部。
此老深究禅理,博窮内典,尚以形骸自感發斯願,而又令人自惺,可為今古貴人中之特出也。
所以教徹宗通,不妨入泥入水;機先眼正,自爾陶聖陶凡。
若論即事即理,且向者邊領略。
茲成中上人,幼年脫白,幸已形完具戒,切志求道,亦僧中之上士也。
若欲效任公之血書大經,恐其功不上,其力不勝。
是以展勸名賢高士,濡毫灑墨,樂書般若經一卷,即三十二分,列三十二相,或宰官、或居士、或比丘、或婆羅門等,一時并現身相,各各捐資,頓成希有。
如經雲:“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以要言之,是經有不可思議,不可稱量。
”若以觀察,既上人集諸名賢手筆,較其功德殊勝,不可雲如來為發上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何故但雲應如是住。
結修大悲忏疏 蓋謂佛身充滿,量無邊際;法性周流,微塵莫測。
如雁飛空,影不存迹;洪鐘扣響,聞等一音。
故三輪體空,一光獨耀,含藏萬有,隐顯虛靈。
乘境悟心,法因人示,頓漸互融,始終不二。
蓮出淤泥,色超衆相,非凡萼所能喻,故曰“廣大圓滿無礙”是也。
所謂難行能行,難忍能忍,即羅刹鬼國,形現影彰;馬面牛頭,随類應化。
光逾日月,德并乾坤,故曰“大悲心大陀羅尼”是也。
經中,大梵天王請曰:“惟願大士為我說此陀羅尼形貌相狀。
”觀世音菩薩言:“大慈悲心是,平等心是,無為心是,無染心是,空觀心是,恭敬心是,卑下心是,無雜亂心是,無上菩提心是。
當知是等心,即是陀羅尼相貌,汝當依此而修行之。
” 誠哉斯言,奈末運缁素,未徹是經,矜高自遠,縱使釋迦觌面,菩薩傾心,亦恐難信,豈區區言語而能啟迪耶? 予因謝如庵,暫憩香海别業。
一日,緻言兄過慰我,偶與宣微兄談及大悲經義并忏儀理事,雲:“今每每建立規式,嚴飾身心,而與智者慈雲見道證果,幾隔天壤,良可慨矣。
” 餘遂應曰:“素有願欲得同志共修一期,寔莫可得。
”石林公遂雲:“某亦有此舉久矣,未敢輕以告人,此正緣遇時至,信願力不可卻也。
”即欲予為引,敢述緻宣二公之因,以告諸同志者,共圓此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大陀羅尼法,必有如大梵天王者,一肩擔荷雲爾。
高淳龍悟庵募購田疏 夫德不孤,必有鄰,先聖之語,孰敢忽焉?林叟道兄者,淳陰甘文政公之後裔也,宗族茲盛。
幼失怙恃,童歲脫白,年滿受具于溧陽屏峰山辨軒律師,躬靜念切,志恪心堅,可謂德矣。
次遊禅講,後參天童,始與餘交。
嗣後切為死生大事,各往參究,而相别廿餘年矣。
庚子春,忽過方山訪餘,方知結廬桑梓。
适曳杖相訊,促膝月餘,庵況幽甚,但基址乏其步武。
偶诘其始末,雲雲。
有宗昆季一淳、一貢二齋公者,勉留駐錫,辭不獲免,遂諾其結茆之舉。
故蔔此壟頭,即各捐赀若幹,共十六金,買其田,創為最初檀度之首。
衆構靜室三楹,居今一十七載,尚未化緣廣,寒暑毋卻,惟以禅律自禁,由分真可謂安貧樂道,無妄于求,邑落稱羨,是必有鄰也。
叟一日曰:“古者曾雲‘三間茆屋從來隐,一道神光萬境閑。
莫把是非來辨我,浮生穿鑿不相關。
’”遂撫其幾雲:“何事我輩茕守一枝,于道愧甚。
” 餘曰:“不然,道以心知,言以意會,豈可拘靜鬧為是非耶?屋小基局,可蔽風雨,聊借以栖身而已。
如欲廣斯庵址,須得肥畬數十畝,相承資生之計,兼助道業日新,堪為永遠佛地,以紹燈光之不墜耳。
” 庵初興時,有飛龍蟠脊,預為應兆,斯必隆将來之符願也。
是以持告大心居士,植因德本,不緣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者,傾囊括資,樂勸珍積,好看稻花香福田,進退有餘蔭。
信乎果熟采祗園,功成歸寶所矣。
淨慧院募鑄大銅鍋銅闆 廣陵乃四衢通要,士農工商稠集之所,南北禅講參學必由之徑。
客有旅店,豈僧無寺?歸向有善慶福緣,接待往來而相繼者,天甯茲淨慧院。
自清庵師創業于前,鼎革以來,庵孫祥光公者,恢擴基址,營構殿堂,龍象聚駐,香積供飯,雲堂挂搭,鐘鳴鼓響,可謂梵刹增新,倍加光彩,亦益先人之志。
維衆甚多,聲呼應近,不能及遠,镬約炊煩,而餐虛步落,種種不等。
是以祥公商于予,予愧囊空力弱,計以何助?炊廣聲齊之洽,敢以一毫之資告于布金長者,必見全肯諾,即聲應遐迩,飽參千億。
古雲“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楊州”,信此語否?一火鑄成,聲供普,兩彩一賽,不須雲。
卷(終)
”或曰:“彼之血肉,當以滋我之軀命,孰曰不可?”然雖人物有異,而軀命亦一也。
何不一念回光,息好欲之心,視物猶己,如是則至善修身之極,豈不即在聞聲不忍之内哉?聖人之言,真可畏,吾弗能已矣。
募書經并求名筆以成墨迹兼助資引 據大慧武庫載,任觀察,内貴中賢士,系徽廟極眷之任,傾心釋氏,遍參知識。
每自歎息曰:“餘幸得為人,而形體不全,及不識所生父母,想前生輕賤于人,招此報應。
”遂發誓,遇休沐還私宅,屏絕人事,炷香禮佛,刺血寫華嚴經一部,每一字三拜,願來世識所生父母。
忽一日,有客相訪,任出遲,客怒雲:“人客及門,何故不出?”任笑曰:“在家中寫一卷赦書。
”客诘其故,任以實對,遂取經示之,雲:“此是閻老子前吃鐵棒吞鐵丸底赦書。
”客悚然驚駭,回舍亦自寫一部。
此老深究禅理,博窮内典,尚以形骸自感發斯願,而又令人自惺,可為今古貴人中之特出也。
所以教徹宗通,不妨入泥入水;機先眼正,自爾陶聖陶凡。
若論即事即理,且向者邊領略。
茲成中上人,幼年脫白,幸已形完具戒,切志求道,亦僧中之上士也。
若欲效任公之血書大經,恐其功不上,其力不勝。
是以展勸名賢高士,濡毫灑墨,樂書般若經一卷,即三十二分,列三十二相,或宰官、或居士、或比丘、或婆羅門等,一時并現身相,各各捐資,頓成希有。
如經雲:“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以要言之,是經有不可思議,不可稱量。
”若以觀察,既上人集諸名賢手筆,較其功德殊勝,不可雲如來為發上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何故但雲應如是住。
結修大悲忏疏 蓋謂佛身充滿,量無邊際;法性周流,微塵莫測。
如雁飛空,影不存迹;洪鐘扣響,聞等一音。
故三輪體空,一光獨耀,含藏萬有,隐顯虛靈。
乘境悟心,法因人示,頓漸互融,始終不二。
蓮出淤泥,色超衆相,非凡萼所能喻,故曰“廣大圓滿無礙”是也。
所謂難行能行,難忍能忍,即羅刹鬼國,形現影彰;馬面牛頭,随類應化。
光逾日月,德并乾坤,故曰“大悲心大陀羅尼”是也。
經中,大梵天王請曰:“惟願大士為我說此陀羅尼形貌相狀。
”觀世音菩薩言:“大慈悲心是,平等心是,無為心是,無染心是,空觀心是,恭敬心是,卑下心是,無雜亂心是,無上菩提心是。
當知是等心,即是陀羅尼相貌,汝當依此而修行之。
” 誠哉斯言,奈末運缁素,未徹是經,矜高自遠,縱使釋迦觌面,菩薩傾心,亦恐難信,豈區區言語而能啟迪耶? 予因謝如庵,暫憩香海别業。
一日,緻言兄過慰我,偶與宣微兄談及大悲經義并忏儀理事,雲:“今每每建立規式,嚴飾身心,而與智者慈雲見道證果,幾隔天壤,良可慨矣。
” 餘遂應曰:“素有願欲得同志共修一期,寔莫可得。
”石林公遂雲:“某亦有此舉久矣,未敢輕以告人,此正緣遇時至,信願力不可卻也。
”即欲予為引,敢述緻宣二公之因,以告諸同志者,共圓此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大陀羅尼法,必有如大梵天王者,一肩擔荷雲爾。
高淳龍悟庵募購田疏 夫德不孤,必有鄰,先聖之語,孰敢忽焉?林叟道兄者,淳陰甘文政公之後裔也,宗族茲盛。
幼失怙恃,童歲脫白,年滿受具于溧陽屏峰山辨軒律師,躬靜念切,志恪心堅,可謂德矣。
次遊禅講,後參天童,始與餘交。
嗣後切為死生大事,各往參究,而相别廿餘年矣。
庚子春,忽過方山訪餘,方知結廬桑梓。
适曳杖相訊,促膝月餘,庵況幽甚,但基址乏其步武。
偶诘其始末,雲雲。
有宗昆季一淳、一貢二齋公者,勉留駐錫,辭不獲免,遂諾其結茆之舉。
故蔔此壟頭,即各捐赀若幹,共十六金,買其田,創為最初檀度之首。
衆構靜室三楹,居今一十七載,尚未化緣廣,寒暑毋卻,惟以禅律自禁,由分真可謂安貧樂道,無妄于求,邑落稱羨,是必有鄰也。
叟一日曰:“古者曾雲‘三間茆屋從來隐,一道神光萬境閑。
莫把是非來辨我,浮生穿鑿不相關。
’”遂撫其幾雲:“何事我輩茕守一枝,于道愧甚。
” 餘曰:“不然,道以心知,言以意會,豈可拘靜鬧為是非耶?屋小基局,可蔽風雨,聊借以栖身而已。
如欲廣斯庵址,須得肥畬數十畝,相承資生之計,兼助道業日新,堪為永遠佛地,以紹燈光之不墜耳。
” 庵初興時,有飛龍蟠脊,預為應兆,斯必隆将來之符願也。
是以持告大心居士,植因德本,不緣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者,傾囊括資,樂勸珍積,好看稻花香福田,進退有餘蔭。
信乎果熟采祗園,功成歸寶所矣。
淨慧院募鑄大銅鍋銅闆 廣陵乃四衢通要,士農工商稠集之所,南北禅講參學必由之徑。
客有旅店,豈僧無寺?歸向有善慶福緣,接待往來而相繼者,天甯茲淨慧院。
自清庵師創業于前,鼎革以來,庵孫祥光公者,恢擴基址,營構殿堂,龍象聚駐,香積供飯,雲堂挂搭,鐘鳴鼓響,可謂梵刹增新,倍加光彩,亦益先人之志。
維衆甚多,聲呼應近,不能及遠,镬約炊煩,而餐虛步落,種種不等。
是以祥公商于予,予愧囊空力弱,計以何助?炊廣聲齊之洽,敢以一毫之資告于布金長者,必見全肯諾,即聲應遐迩,飽參千億。
古雲“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楊州”,信此語否?一火鑄成,聲供普,兩彩一賽,不須雲。
卷(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