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箭喻經——應法應義佛宣說,非法非義佛不講
關燈
小
中
大
?若有愚癡人作如是念:若世尊不為我一向說此是真谛,餘皆虛妄言者,我不從世尊學梵行。
彼愚癡人竟不得知,于其中間而命終也。
“世有常,因此見故,從我學梵行者,此事不然。
如是世無有常?世有底,世無底?命即是身,為命異身異?如來終,如來不終?如來終不終,如來亦非終亦非不終耶?因此見故,從我學梵行者,此事不然。
世有常,有此見故,不從我學梵行者,此事不然。
如是世無有常?世有底,世無底?命即是身,為命異身異?如來終,如來不終?如來終不終,如來亦非終亦非不終耶?有此見故,不從我學梵行者,此事不然。
“世有常,無此見故,從我學梵行者,此事不然。
如是世無有常?世有底,世無底?命即是身,為命異身異?如來終,如來不終?如來終不終,如來亦非終亦非不終耶?無此見故,從我學梵行者,此事不然。
世有常,無此見故,從我學梵行者,此事不然。
如是世無有常?世有底,世無底?命即是身,為命異身異?如來終,如來不終?如來終不終,如來亦非終亦非不終耶?無此見故,不從我學梵行者,此事不然。
“世有常者,有生有老,有病有死。
愁戚啼哭,憂苦懊惱。
如是,此淳大苦陰⒁生。
如是世無常?世有底,世無底?命即是身,為命異身異?如來終,如來不終?如來終不終,如來亦非終亦非不終者?有生有老,有病有死,愁戚啼哭,憂苦懊惱,如是此淳大苦陰生。
“世有常,我不一向說此。
以何等故,我不一向說此?此非義相應,非法相應,非梵行本,不趣智,不趣覺,不趣涅槃。
是故,我不一向說此。
如是世無常?世有底,世無底?命即是身,為命異身異?如來終,如來不終?如來終不終,如來亦非終亦非不終?我不一向說此。
以何等故,我不一向說此?此非義相應,非法相應,非梵行本,不趣智,不趣覺,不趣涅槃。
是故,我不一向說此也。
何等法我一向說耶?此義我一向說:苦、苦集、苦滅、苦滅道迹,我一向說。
以何等故,我一向說此?此是義相應,是法相應,是梵行本,趣智、趣覺、趣于涅槃。
是故我一向說此。
是為不可說者則不說,可說者則說。
當如是持,當如是學。
”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選自《中阿含經》卷六十《例品·箭喻經》第十) 注釋 ①晡時:申時,即午後三時至五時。
②被:遭受。
③刹利族、梵志、居士、工師族:刹利即刹帝利,為古印度四姓中的第二姓,亦為王族或武士的總稱。
梵志即指婆羅門,為四種姓中的第一姓,乃指婆羅門教僧侶及學者之司祭階級。
居士、工師即吠舍,指手工匠人、藝人,為四種姓中的第三姓。
④柘:落葉灌木或喬木。
葉子可以喂蠶,木材中心為黃色,質堅而緻密,是貴重的木料。
⑤:常綠喬木。
木理美,質堅韌,可做弓材。
⑥纻:用苎麻纖維織的布。
這裡指苎麻纖維。
⑦箭簳:箭杆。
⑧箭纏:将箭纏起來所用之物。
⑨飄:應作“”。
為鳥名,為鳥飛翔。
⑩鹍雞:似鶴的一種鳥。
⑾箭:箭頭。
⑿:一種較薄而闊的箭頭。
⒀铍刀:一種長矛。
⒁淳大苦陰:苦陰為人身之代稱,因人身為五陰和合而成。
淳大苦陰即指充滿了巨大痛苦的人。
譯文 我曾聽佛這樣說過: 有一次,佛遊化于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那時,尊者鬘童子正獨處于安靜之所,靜坐思惟。
他這樣想道:有一些問題的看法,世尊都舍棄丢開,沒有全部詳細解說。
世界是有常的,還是無常的?世界是有邊的,還是無邊的?生命就是肉體嗎?生命與肉體是同一物,還是不同物?如來死後存在嗎,如來死後不存在?如來死後亦存在亦不存在,如來死後亦非存在亦非不存在?我不想要世尊這樣默然不答,我無法再忍受下去了。
如果世尊一直為我講說世界是有常的話,那我就跟他學習清淨之行。
如果世尊不能一直為我講說世界有常的話,那我就要去問難他,并離開他。
就像這樣,世界是有常的,還是無常的?世界是有邊的,還是無邊的?生命就是肉體嗎?生命與肉體是同一物,還是不同物?如來死後存在嗎,如來死後不存在?如來死後亦存在亦不存在,如來死後亦非存在亦非不存在?如果世尊一直對我說這些都是真谛,其他均為虛妄不實之語的話,那麼我就向他學習清淨
彼愚癡人竟不得知,于其中間而命終也。
“世有常,因此見故,從我學梵行者,此事不然。
如是世無有常?世有底,世無底?命即是身,為命異身異?如來終,如來不終?如來終不終,如來亦非終亦非不終耶?因此見故,從我學梵行者,此事不然。
世有常,有此見故,不從我學梵行者,此事不然。
如是世無有常?世有底,世無底?命即是身,為命異身異?如來終,如來不終?如來終不終,如來亦非終亦非不終耶?有此見故,不從我學梵行者,此事不然。
“世有常,無此見故,從我學梵行者,此事不然。
如是世無有常?世有底,世無底?命即是身,為命異身異?如來終,如來不終?如來終不終,如來亦非終亦非不終耶?無此見故,從我學梵行者,此事不然。
世有常,無此見故,從我學梵行者,此事不然。
如是世無有常?世有底,世無底?命即是身,為命異身異?如來終,如來不終?如來終不終,如來亦非終亦非不終耶?無此見故,不從我學梵行者,此事不然。
“世有常者,有生有老,有病有死。
愁戚啼哭,憂苦懊惱。
如是,此淳大苦陰⒁生。
如是世無常?世有底,世無底?命即是身,為命異身異?如來終,如來不終?如來終不終,如來亦非終亦非不終者?有生有老,有病有死,愁戚啼哭,憂苦懊惱,如是此淳大苦陰生。
“世有常,我不一向說此。
以何等故,我不一向說此?此非義相應,非法相應,非梵行本,不趣智,不趣覺,不趣涅槃。
是故,我不一向說此。
如是世無常?世有底,世無底?命即是身,為命異身異?如來終,如來不終?如來終不終,如來亦非終亦非不終?我不一向說此。
以何等故,我不一向說此?此非義相應,非法相應,非梵行本,不趣智,不趣覺,不趣涅槃。
是故,我不一向說此也。
何等法我一向說耶?此義我一向說:苦、苦集、苦滅、苦滅道迹,我一向說。
以何等故,我一向說此?此是義相應,是法相應,是梵行本,趣智、趣覺、趣于涅槃。
是故我一向說此。
是為不可說者則不說,可說者則說。
當如是持,當如是學。
”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選自《中阿含經》卷六十《例品·箭喻經》第十) 注釋 ①晡時:申時,即午後三時至五時。
②被:遭受。
③刹利族、梵志、居士、工師族:刹利即刹帝利,為古印度四姓中的第二姓,亦為王族或武士的總稱。
梵志即指婆羅門,為四種姓中的第一姓,乃指婆羅門教僧侶及學者之司祭階級。
居士、工師即吠舍,指手工匠人、藝人,為四種姓中的第三姓。
④柘:落葉灌木或喬木。
葉子可以喂蠶,木材中心為黃色,質堅而緻密,是貴重的木料。
⑤:常綠喬木。
木理美,質堅韌,可做弓材。
⑥纻:用苎麻纖維織的布。
這裡指苎麻纖維。
⑦箭簳:箭杆。
⑧箭纏:将箭纏起來所用之物。
⑨飄:應作“”。
為鳥名,為鳥飛翔。
⑩鹍雞:似鶴的一種鳥。
⑾箭:箭頭。
⑿:一種較薄而闊的箭頭。
⒀铍刀:一種長矛。
⒁淳大苦陰:苦陰為人身之代稱,因人身為五陰和合而成。
淳大苦陰即指充滿了巨大痛苦的人。
譯文 我曾聽佛這樣說過: 有一次,佛遊化于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那時,尊者鬘童子正獨處于安靜之所,靜坐思惟。
他這樣想道:有一些問題的看法,世尊都舍棄丢開,沒有全部詳細解說。
世界是有常的,還是無常的?世界是有邊的,還是無邊的?生命就是肉體嗎?生命與肉體是同一物,還是不同物?如來死後存在嗎,如來死後不存在?如來死後亦存在亦不存在,如來死後亦非存在亦非不存在?我不想要世尊這樣默然不答,我無法再忍受下去了。
如果世尊一直為我講說世界是有常的話,那我就跟他學習清淨之行。
如果世尊不能一直為我講說世界有常的話,那我就要去問難他,并離開他。
就像這樣,世界是有常的,還是無常的?世界是有邊的,還是無邊的?生命就是肉體嗎?生命與肉體是同一物,還是不同物?如來死後存在嗎,如來死後不存在?如來死後亦存在亦不存在,如來死後亦非存在亦非不存在?如果世尊一直對我說這些都是真谛,其他均為虛妄不實之語的話,那麼我就向他學習清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