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水喻經——尊者解說五除惱,拯救衆生不恚惱
關燈
小
中
大
原典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尊者舍梨子①告諸比丘:“諸賢,我今為汝說五除惱法,谛聽、谛聽,善思念之。
”彼諸比丘受教而聽。
尊者舍梨子言:“雲何為五?諸賢,或有一人身不淨行,口淨行,若慧者見,設生恚惱,應當除之。
複次,諸賢,或有一人口不淨行,身淨行,若慧者見,設生恚惱,應當除之。
複次,諸賢,或有一人身不淨行,口不淨行,心少有淨,若慧者見,設生恚惱,應當除之。
複次,諸賢,或有一人身不淨行,口意不淨行,若慧者見,設生恚惱,應當除之。
複次,諸賢,或有一人身淨行,口意淨行,若慧者見,設生恚惱,應當除之。
“諸賢,或有一人身不淨行,口淨行,若慧者見,設生恚惱,當雲何除?諸賢,猶如阿練若②比丘持糞掃衣③,見糞聚中所棄弊衣,或大便污,或小便、涕、唾及餘不淨之所染污,見已,左手執之,右手舒張,若非大便、小便、涕、唾及餘不淨之所污處,又不穿者,便裂取之。
如是,諸賢,或有一人身不淨行,口淨行,莫念彼身不淨行也,但當念彼口之淨行,若慧者見,設生恚惱,應如是除。
“諸賢,或有一人口不淨行,身淨行,若慧者見,設生恚惱,當雲何除?諸賢,猶村外不遠,有深水池,藁草所覆。
若有人來,熱極煩悶,饑渴頓乏,風熱所逼,彼至池已,脫衣置岸,便入池中,兩手披藁,恣意快浴,除熱煩悶,饑渴頓乏。
如是,諸賢,或有一人口不淨行,身有淨行,莫念彼口不淨行,但當念彼身之淨行。
若慧者見,設生恚惱,應如是除。
“諸賢,或有一人,身不淨行,口不淨行,心少有淨,若慧者見,設生恚惱,當雲何除?諸賢,猶四衢道,有牛迹水。
若有人來,熱極煩悶,饑渴頓乏,風熱所逼,彼作是念:此四衢道牛迹少水,我若以手以葉取者,則擾渾濁,不得除我熱極煩悶、饑渴頓乏。
我甯可跪,手膝拍地,以口飲水。
彼即長跪,手膝拍地,以口飲水。
彼即得除熱極煩悶,饑渴頓乏。
如是,諸賢,或有一人,身不淨行,口不淨行,心少有淨,莫得念彼身不淨行,口不淨行,但當念彼心少有淨。
諸賢,若慧者見,設生恚惱,應如是除。
“諸賢,或有一人,身不淨行,口意不淨行,若慧者見,設生恚惱,當雲何除?諸賢,猶如有人遠涉長路,中道得病,極困委頓,獨無伴侶,後村轉遠,而前村未至。
若有人來住一面,見此行人遠涉長路,中道得病,極困委頓,獨無伴侶,後村轉遠,而前村未至。
彼若得侍人,從迥野中,将至村邑,與妙湯藥,養美食,好瞻視者,如是此人病必得差。
謂彼人于此病人,極有哀愍慈念之心。
如是諸賢,或有一人,身不淨行,口意不淨行,若慧者見,便作是念:此賢身不淨行,口意不淨行。
莫令此賢因身不淨行,口意不淨行,身壞命終,趣至惡處,生地獄中。
若此賢得善知識者,舍身不淨行,修身淨行,舍口意不淨行,修口意淨行。
如是此賢因身淨行,口意淨行④,身壞命終,必至善處,乃生天上。
謂彼賢為此賢極有哀愍慈念之心。
若慧者見,設生恚惱,應如是除。
“諸賢,或有一人,身淨行,口意淨行,若慧者見,設生恚惱,當雲何除?諸賢,猶村外不遠有好池水,既清且美,其淵平滿,翠草被岸,華樹四周。
若有人來,熱極煩悶,饑渴頓乏,風熱所逼,彼至池已,脫衣置岸,便入池中,恣意快浴,除熱煩悶,饑渴頓乏。
如是諸賢,或有一人,身淨行,口意淨行,常當念彼身之淨行,口
爾時,尊者舍梨子①告諸比丘:“諸賢,我今為汝說五除惱法,谛聽、谛聽,善思念之。
”彼諸比丘受教而聽。
尊者舍梨子言:“雲何為五?諸賢,或有一人身不淨行,口淨行,若慧者見,設生恚惱,應當除之。
複次,諸賢,或有一人口不淨行,身淨行,若慧者見,設生恚惱,應當除之。
複次,諸賢,或有一人身不淨行,口不淨行,心少有淨,若慧者見,設生恚惱,應當除之。
複次,諸賢,或有一人身不淨行,口意不淨行,若慧者見,設生恚惱,應當除之。
複次,諸賢,或有一人身淨行,口意淨行,若慧者見,設生恚惱,應當除之。
“諸賢,或有一人身不淨行,口淨行,若慧者見,設生恚惱,當雲何除?諸賢,猶如阿練若②比丘持糞掃衣③,見糞聚中所棄弊衣,或大便污,或小便、涕、唾及餘不淨之所染污,見已,左手執之,右手舒張,若非大便、小便、涕、唾及餘不淨之所污處,又不穿者,便裂取之。
如是,諸賢,或有一人身不淨行,口淨行,莫念彼身不淨行也,但當念彼口之淨行,若慧者見,設生恚惱,應如是除。
“諸賢,或有一人口不淨行,身淨行,若慧者見,設生恚惱,當雲何除?諸賢,猶村外不遠,有深水池,藁草所覆。
若有人來,熱極煩悶,饑渴頓乏,風熱所逼,彼至池已,脫衣置岸,便入池中,兩手披藁,恣意快浴,除熱煩悶,饑渴頓乏。
如是,諸賢,或有一人口不淨行,身有淨行,莫念彼口不淨行,但當念彼身之淨行。
若慧者見,設生恚惱,應如是除。
“諸賢,或有一人,身不淨行,口不淨行,心少有淨,若慧者見,設生恚惱,當雲何除?諸賢,猶四衢道,有牛迹水。
若有人來,熱極煩悶,饑渴頓乏,風熱所逼,彼作是念:此四衢道牛迹少水,我若以手以葉取者,則擾渾濁,不得除我熱極煩悶、饑渴頓乏。
我甯可跪,手膝拍地,以口飲水。
彼即長跪,手膝拍地,以口飲水。
彼即得除熱極煩悶,饑渴頓乏。
如是,諸賢,或有一人,身不淨行,口不淨行,心少有淨,莫得念彼身不淨行,口不淨行,但當念彼心少有淨。
諸賢,若慧者見,設生恚惱,應如是除。
“諸賢,或有一人,身不淨行,口意不淨行,若慧者見,設生恚惱,當雲何除?諸賢,猶如有人遠涉長路,中道得病,極困委頓,獨無伴侶,後村轉遠,而前村未至。
若有人來住一面,見此行人遠涉長路,中道得病,極困委頓,獨無伴侶,後村轉遠,而前村未至。
彼若得侍人,從迥野中,将至村邑,與妙湯藥,養美食,好瞻視者,如是此人病必得差。
謂彼人于此病人,極有哀愍慈念之心。
如是諸賢,或有一人,身不淨行,口意不淨行,若慧者見,便作是念:此賢身不淨行,口意不淨行。
莫令此賢因身不淨行,口意不淨行,身壞命終,趣至惡處,生地獄中。
若此賢得善知識者,舍身不淨行,修身淨行,舍口意不淨行,修口意淨行。
如是此賢因身淨行,口意淨行④,身壞命終,必至善處,乃生天上。
謂彼賢為此賢極有哀愍慈念之心。
若慧者見,設生恚惱,應如是除。
“諸賢,或有一人,身淨行,口意淨行,若慧者見,設生恚惱,當雲何除?諸賢,猶村外不遠有好池水,既清且美,其淵平滿,翠草被岸,華樹四周。
若有人來,熱極煩悶,饑渴頓乏,風熱所逼,彼至池已,脫衣置岸,便入池中,恣意快浴,除熱煩悶,饑渴頓乏。
如是諸賢,或有一人,身淨行,口意淨行,常當念彼身之淨行,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