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法
關燈
小
中
大
授法于人必先察其人是否誠意懇切,與我是否有信緣,切勿人情用事,亦勿輕于早授。
一、問昔日所修何法,有否心得,因何而入佛。
二、問其來意目的所在,是否因好奇而來求,或因人介紹,非出本懷,或來問法而非求法,尚在猶豫時,切勿輕授。
三、凡多求法,多拜師者,往往信心不堅,必前法久修而無所得,惶惶無所從者,當為開釋其疑而接引之。
四、正其因,定其旨,平其氣,清其目,先斬其見,次破其疑,勿以神奇眩其耳目,授法以當其機為第一,不可死執一法。
五、授法不可急,務先開通明白。說義不可太高,要切實,忌太揚名相。要先授一部分,看其肯修不肯修,再授第二步,徐徐引入。切不可求速,更不可輕許。
六、不可強制,亦不可遷就,來者不拒,往者莫追,有時未至者,急則反遠矣。
七、肯上路者,促之勿過急,察之宜勤,不可怕煩,不可強其所難。
八、婦女有老小姐或孀居或尼僧,慎勿輕授其法,以嗔怨心未除,難受大法,恐修不得法而成病。
九、舞女或戲劇家或犯法囚徒,其中有好根器者,不可輕忽歧視。
十、非其機者,莫與辯論,免其謗法。
一、問昔日所修何法,有否心得,因何而入佛。
二、問其來意目的所在,是否因好奇而來求,或因人介紹,非出本懷,或來問法而非求法,尚在猶豫時,切勿輕授。
三、凡多求法,多拜師者,往往信心不堅,必前法久修而無所得,惶惶無所從者,當為開釋其疑而接引之。
四、正其因,定其旨,平其氣,清其目,先斬其見,次破其疑,勿以神奇眩其耳目,授法以當其機為第一,不可死執一法。
五、授法不可急,務先開通明白。說義不可太高,要切實,忌太揚名相。要先授一部分,看其肯修不肯修,再授第二步,徐徐引入。切不可求速,更不可輕許。
六、不可強制,亦不可遷就,來者不拒,往者莫追,有時未至者,急則反遠矣。
七、肯上路者,促之勿過急,察之宜勤,不可怕煩,不可強其所難。
八、婦女有老小姐或孀居或尼僧,慎勿輕授其法,以嗔怨心未除,難受大法,恐修不得法而成病。
九、舞女或戲劇家或犯法囚徒,其中有好根器者,不可輕忽歧視。
十、非其機者,莫與辯論,免其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