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的真精神

關燈
,此佛教之衰落也。

    佛教既經過許多年的殘破,然而佛法的精神潛勢力,非但不見削改,反而日見膨脹,想研究真理的人,日見其多,這就是人心苦悶的反動,無形中把佛教和佛法分了家。

    有智識的人,自然不取佛教的形式莊嚴,而尊重佛法的精神自在。

    佛法的有相功德,原為一班初入門的方便引導。

    至于根本上,佛原來不取于相,要人自覺,最正宗的,是自他兩利,化敵為友,讓他自動的馴伏,使各人明了自身的本來面目,把大智輔助大悲,做救世的工作。

    第一不許貪,能夠不取于相,那貪污之風,自然滅了。

    第二勿嗔,能夠平等慈視,了解互助之義,那詐僞殘殺之習,自然止了。

    第三勿癡,能夠闡明真理,開大覺慧,打破迷信,那剛愎自用,颠倒妄作之行,自然少了。

    總之要他自動的感化。

    可見無一人不有心,心即是佛。

    無一心不有理,理即是法。

    佛法的偉大作用,在不争自己佛教的門面,和其他宗教論短長,而在使人個個自己覺悟真理,學佛的平等救世精神。

    救不在衣食住的滿足,而在人人能得衣食住的平等享受,以為衣食住是維持這個身,身是維持這個大悲心。

    要去做大悲利衆的事業,不是焦芽敗種的羅漢,而是智悲雙運的菩薩,正合乎現世所倡的平等主義。

    倘有剛愎自是的人,他自會衆叛親離,不打自倒,為天下人作個大榜樣,大教訓,這才是佛法的真精神。

     佛法是重實幹的,是重自然性的,先自克己,取得定力,由定力增長識力,體力自然加強,這是人生的三力。

    用三力以應付社會上一切事業,自得遊刃有餘,處于今日狂風暴雨之局勢下,沒有心力的把持,必定被外境所沖動。

    即如一班貪污的人,本性并不願貪污,隻因環境的誘惑,前途沒有希望,眼下即有恐怖,自己又無把持,逼迫往貪污的路上走。

    貪是人人本具的劣性,污是一時的妄作,一人作俑,衆人效尤,遂成了公開的流行病。

    如果要改造這個劣性,應先使其自覺,生活一安定,此風自然而止,此是佛法的真精神。

     一個人貪,可以引得許多人貪。

    以貪為本位,欲壑自然難盈,必至多數人受逼迫沒飯吃。

    反動過來,自己所貪得來的根本就靠不住。

    倘早知貪得的危險,自不至深入自殺一途。

    平安二字,是要人人平了,我才得安,有一個人不平,即有一個反動,即是自己的危險。

    我嘗說世界要真正平安時,鎖和保險櫃,是用不著了。

    用到這兩件東西時,即是心懷疑忌,四面都有了反動的恐怖。

    那反動即是不均平,心和物質都不均平,而不均平的主因,還是個貪。

    貪的主因,仍是由于恐怖。

    恐怖的主因,由于不覺。

    不覺所以見理不明,不肯施舍。

    佛說一切法,首重布施,布施是放棄的意思,不但金錢物品要布施去,連我的迷見也布施去,放大眼光,勿固執劣見。

    使人人有飯吃,即是我的無上保險,最大安樂,所以布施是佛法最偉大的精神。

     佛法隻是要把世事翻個身,我所執持的且放一下,看是如何。

    我所看重的且看賤他看是如何,我所愛的不愛,取的舍去,驚奇的不驚奇,其苦自斷,并且處事靈活面面玲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