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卷中
關燈
小
中
大
被節無不肉#39。
被,及也。
肉,肥也,謂饒裕也。
言人若居位,能安徐正靜,則所及人節度無不饒裕。
善與而不靜,虛心平意,以待傾損, 言人君善與事結,而不安靜者,但虛心平意以待之,傾損之期叉至矣。
有#40主位。
主於位者安徐正靜而已。
目貴明,耳貴聰,心貴智。
目明則視無不見,耳聰則聽無不聞,心智則思無不通。
是三者無擁,則何措而非當也。
以天下之目視者則無不見,以天下之耳聽者則無不聞,以天下之心慮者則無不知。
昔在帝堯,聰明文思,光宅天下,蓋用此道也。
輻赓并進,則明不可塞, 夫聖人不自用,其聰明思慮而任之天下。
故明者為之視,聰者為之聽,智者為之謀。
若雲從龍,風從虎,需然而莫之禦。
輻嗅并進,不亦宜乎。
若日月照臨,其可塞哉。
故日:明不可塞也。
有主明。
主於明者以天下之目視也。
德之術,曰勿堅而拒之, 崇德之衍在於恢弘博納。
山不讓塵,故能成其高;海不辭流,故能成其深,聖人不拒衆,故能成其大。
故日:勿堅而拒之也。
許之則仿守,拒之則閉塞。
言許而容之,衆鈴歸而防守。
拒而逆之,衆叉違而閉塞。
歸而防守,則危可安,違而閉塞,則通更壅。
夫崇德者,安可以不弘納哉。
高山仰之可極、探淵度之可測,神明之位.術正靜,其莫之極欤。
高莫過山猶可極,深莫過淵猶可測。
若乃神明之位#41衛正靜,迎之不見其前,随之不見其後,其可測量乎哉。
有主德。
主於德者在於含弘而勿距也。
用賞貴信,用刑貴正。
賞信,則立功之士緻命捐生;刑正,則受#42戮之人沒齒無怨也。
賞賜貴信,必驗耳目之所見聞,其所不見聞者,莫不間化矣。
言施恩行賞,耳目所見聞,則能驗察不謬,動叉當功。
如此,則信在言前,雖不見聞者,莫不合化也。
誠暢於天下神明,而況奸者幹君。
言每賞從信,則至誠暢於天下,神明保之如赤子,天祿不傾如泰山。
又況不逞之徒,欲奮其奸謀,幹於君位者哉。
此猶腐肉之齒,利劍鋒接鈴無事矣。
有主賞。
主於賞者貴於信也。
一曰天之,一一曰地之,三日人之。
天有逆順之紀,地有孤虛之理,人有通塞之分。
有天下者宜皆知之。
四方上下,左右前後,熒惑之處安在。
夫四方上下、左右前後,有陰陽向背之宜,有國從事者不可不知。
又熒惑,天之法星,所居災青,吉兇尤着。
二故日:雖有明天子,爻察熒惑之所在。
故亦須知也。
有主問。
主於問者須辨三才之道。
心為九竅之治,君為五官之長。
九竅運為心之所,使五官動作,君之所命。
為善者君與之賞,為非者君與之罰。
賞善罰非為政之大經也。
君因其政之所以求,因與之則不勞。
與者,應彼所求。
求者,應而無得。
應求,則取施不妄;得應,則行之無怠。
循性而動,何勞之有。
聖人用之,故能賞之。
因之循理,固能久長。
因求而與,悅莫大焉。
雖無玉帛,勸同賞矣。
然因逆理,禍莫速焉。
因之循理,固能長久者也。
有主因。
主於因者貴於循理。
人主不可不周。
人主不周,則覃臣生口蹙哄。
周,謂遍知物理。
於理不周,故韋臣亂也。
家于其無常也,内外不通,安知所開。
家,猶業也。
韋臣既亂,故所業者無常,而内外閉塞,觸途多礙,何如知所開乎。
開閉不善,不見原也。
開閉,即牌阖也。
既不用牌阖之理,不見為善之源也。
有主周。
主於周者在於遍知物理。
一日長目,二日飛耳,三曰樹明。
甩天下之目視,故日長視。
用天下一之耳聽,故日飛耳。
用天下之心慮,故日樹明者也。
明知#43千裡之外,隐微之中,是謂洞天下,奸莫不間變更。
言用天下之心慮,則無不知,故千裡之外,隐微之中,莫不玄覽。
既察隐徹,故為奸之徒絕邪於心胸,故日:莫不合變更也。
有主恭。
主於恭者在於聰明文思。
循名而為實,安而完。
實既副名,所以安全。
名實相生,反相為情。
循名而為實,因實而生名。
名實不虧,則情在其中。
故曰名當則生於實,實生於理。
名當自生於實,實立自生於理。
理生於名實之德, 無理不當,則名實之德自生也。
德生於和,和生於當。
有德鈴和,能和自當。
有主名。
主於名者在於稱實。
《轉丸》、《胱亂》二篇皆亡。
或有莊周《朕筐》而充次第者。
按:鬼谷之書崇尚計謀,祖迷聖智。
而莊周《朕筐》乃以聖人為大盜之資,聖法為桀壞之失,亂天下者聖人之由也。
蓋欲縱聖棄智,驅一代於混茫之中,殊非此書之意,蓋無取焉。
或日《轉丸》、《朕筐》者,本經中經是也。
鬼谷子卷中竟 #1『浮虛』嘉慶本作『虛無』。
#2『娴』嘉慶本作『娴隙』。
#3此二句嘉慶本作『聖人無常與無不與,無所聽無不聽』。
#4『有』嘉慶本作『忠』。
#5『其事』嘉慶本作『似之』。
#6『非』原缺,據嘉慶本補。
#7自『古之善用天下者』至此,原缺,據嘉慶本補。
#8『便』嘉慶本作『辯』。
#9『失』嘉慶本作『出』。
#10『失』嘉慶本作『生』。
#11『乃成謀之本而說之法制也』嘉慶本作『誠謀之大本而說之法則也』。
#12『盡』嘉慶本作『應』。
#13『摩之符也』嘉慶本作『摩者,揣之衍也』。
#14『直』嘉慶本作『宜』。
#15『明』嘉慶本作『期』。
#16『之』原缺,據嘉慶本補。
#17『非道不能成』嘉慶本作『非其道,故不能成功也』。
#18『唯聖人』原缺,據嘉慶本補。
#19『者』原作『也』,據嘉慶本改。
#20自『論之事自然利辭』至此,原缺,據嘉慶本補。
#21『着。
故日明之者』原缺,據嘉慶本補。
#22『不利者』原缺,據嘉慶本補。
#23『聖人』原缺,據嘉慶本補。
#24『怨』嘉慶本作『恐』。
#25『辨』嘉慶本作『拙』。
#26『成』嘉慶本無。
#27『證』嘉慶本作『诠』。
#28『一全一害』原缺,據嘉慶本補。
#29『其』原缺,據嘉慶本補。
#30『其』原缺,據嘉慶本補。
#31『日』嘉慶本作『因』。
#32『義之』嘉慶本作『之義』。
#33『義』嘉慶本作『誘』。
#34『有』原缺,據嘉慶本補。
#35『善』原作『害』,據嘉慶本改。
#36自『更使托意於奇也』至此,原缺,據嘉慶本補。
#37『無奈何』嘉慶本作『無可奈何』。
#38『機』嘉慶本作『基』。
#39『無不肉』嘉慶本作『先肉』。
#40『有』嘉慶本作『右』。
#41『位一嘉慶本作『德』。
#42『受』嘉慶本作『更』。
#43『明知』原缺,據嘉慶本補。
被,及也。
肉,肥也,謂饒裕也。
言人若居位,能安徐正靜,則所及人節度無不饒裕。
善與而不靜,虛心平意,以待傾損, 言人君善與事結,而不安靜者,但虛心平意以待之,傾損之期叉至矣。
有#40主位。
主於位者安徐正靜而已。
目貴明,耳貴聰,心貴智。
目明則視無不見,耳聰則聽無不聞,心智則思無不通。
是三者無擁,則何措而非當也。
以天下之目視者則無不見,以天下之耳聽者則無不聞,以天下之心慮者則無不知。
昔在帝堯,聰明文思,光宅天下,蓋用此道也。
輻赓并進,則明不可塞, 夫聖人不自用,其聰明思慮而任之天下。
故明者為之視,聰者為之聽,智者為之謀。
若雲從龍,風從虎,需然而莫之禦。
輻嗅并進,不亦宜乎。
若日月照臨,其可塞哉。
故日:明不可塞也。
有主明。
主於明者以天下之目視也。
德之術,曰勿堅而拒之, 崇德之衍在於恢弘博納。
山不讓塵,故能成其高;海不辭流,故能成其深,聖人不拒衆,故能成其大。
故日:勿堅而拒之也。
許之則仿守,拒之則閉塞。
言許而容之,衆鈴歸而防守。
拒而逆之,衆叉違而閉塞。
歸而防守,則危可安,違而閉塞,則通更壅。
夫崇德者,安可以不弘納哉。
高山仰之可極、探淵度之可測,神明之位.術正靜,其莫之極欤。
高莫過山猶可極,深莫過淵猶可測。
若乃神明之位#41衛正靜,迎之不見其前,随之不見其後,其可測量乎哉。
有主德。
主於德者在於含弘而勿距也。
用賞貴信,用刑貴正。
賞信,則立功之士緻命捐生;刑正,則受#42戮之人沒齒無怨也。
賞賜貴信,必驗耳目之所見聞,其所不見聞者,莫不間化矣。
言施恩行賞,耳目所見聞,則能驗察不謬,動叉當功。
如此,則信在言前,雖不見聞者,莫不合化也。
誠暢於天下神明,而況奸者幹君。
言每賞從信,則至誠暢於天下,神明保之如赤子,天祿不傾如泰山。
又況不逞之徒,欲奮其奸謀,幹於君位者哉。
此猶腐肉之齒,利劍鋒接鈴無事矣。
有主賞。
主於賞者貴於信也。
一曰天之,一一曰地之,三日人之。
天有逆順之紀,地有孤虛之理,人有通塞之分。
有天下者宜皆知之。
四方上下,左右前後,熒惑之處安在。
夫四方上下、左右前後,有陰陽向背之宜,有國從事者不可不知。
又熒惑,天之法星,所居災青,吉兇尤着。
二故日:雖有明天子,爻察熒惑之所在。
故亦須知也。
有主問。
主於問者須辨三才之道。
心為九竅之治,君為五官之長。
九竅運為心之所,使五官動作,君之所命。
為善者君與之賞,為非者君與之罰。
賞善罰非為政之大經也。
君因其政之所以求,因與之則不勞。
與者,應彼所求。
求者,應而無得。
應求,則取施不妄;得應,則行之無怠。
循性而動,何勞之有。
聖人用之,故能賞之。
因之循理,固能久長。
因求而與,悅莫大焉。
雖無玉帛,勸同賞矣。
然因逆理,禍莫速焉。
因之循理,固能長久者也。
有主因。
主於因者貴於循理。
人主不可不周。
人主不周,則覃臣生口蹙哄。
周,謂遍知物理。
於理不周,故韋臣亂也。
家于其無常也,内外不通,安知所開。
家,猶業也。
韋臣既亂,故所業者無常,而内外閉塞,觸途多礙,何如知所開乎。
開閉不善,不見原也。
開閉,即牌阖也。
既不用牌阖之理,不見為善之源也。
有主周。
主於周者在於遍知物理。
一日長目,二日飛耳,三曰樹明。
甩天下之目視,故日長視。
用天下一之耳聽,故日飛耳。
用天下之心慮,故日樹明者也。
明知#43千裡之外,隐微之中,是謂洞天下,奸莫不間變更。
言用天下之心慮,則無不知,故千裡之外,隐微之中,莫不玄覽。
既察隐徹,故為奸之徒絕邪於心胸,故日:莫不合變更也。
有主恭。
主於恭者在於聰明文思。
循名而為實,安而完。
實既副名,所以安全。
名實相生,反相為情。
循名而為實,因實而生名。
名實不虧,則情在其中。
故曰名當則生於實,實生於理。
名當自生於實,實立自生於理。
理生於名實之德, 無理不當,則名實之德自生也。
德生於和,和生於當。
有德鈴和,能和自當。
有主名。
主於名者在於稱實。
《轉丸》、《胱亂》二篇皆亡。
或有莊周《朕筐》而充次第者。
按:鬼谷之書崇尚計謀,祖迷聖智。
而莊周《朕筐》乃以聖人為大盜之資,聖法為桀壞之失,亂天下者聖人之由也。
蓋欲縱聖棄智,驅一代於混茫之中,殊非此書之意,蓋無取焉。
或日《轉丸》、《朕筐》者,本經中經是也。
鬼谷子卷中竟 #1『浮虛』嘉慶本作『虛無』。
#2『娴』嘉慶本作『娴隙』。
#3此二句嘉慶本作『聖人無常與無不與,無所聽無不聽』。
#4『有』嘉慶本作『忠』。
#5『其事』嘉慶本作『似之』。
#6『非』原缺,據嘉慶本補。
#7自『古之善用天下者』至此,原缺,據嘉慶本補。
#8『便』嘉慶本作『辯』。
#9『失』嘉慶本作『出』。
#10『失』嘉慶本作『生』。
#11『乃成謀之本而說之法制也』嘉慶本作『誠謀之大本而說之法則也』。
#12『盡』嘉慶本作『應』。
#13『摩之符也』嘉慶本作『摩者,揣之衍也』。
#14『直』嘉慶本作『宜』。
#15『明』嘉慶本作『期』。
#16『之』原缺,據嘉慶本補。
#17『非道不能成』嘉慶本作『非其道,故不能成功也』。
#18『唯聖人』原缺,據嘉慶本補。
#19『者』原作『也』,據嘉慶本改。
#20自『論之事自然利辭』至此,原缺,據嘉慶本補。
#21『着。
故日明之者』原缺,據嘉慶本補。
#22『不利者』原缺,據嘉慶本補。
#23『聖人』原缺,據嘉慶本補。
#24『怨』嘉慶本作『恐』。
#25『辨』嘉慶本作『拙』。
#26『成』嘉慶本無。
#27『證』嘉慶本作『诠』。
#28『一全一害』原缺,據嘉慶本補。
#29『其』原缺,據嘉慶本補。
#30『其』原缺,據嘉慶本補。
#31『日』嘉慶本作『因』。
#32『義之』嘉慶本作『之義』。
#33『義』嘉慶本作『誘』。
#34『有』原缺,據嘉慶本補。
#35『善』原作『害』,據嘉慶本改。
#36自『更使托意於奇也』至此,原缺,據嘉慶本補。
#37『無奈何』嘉慶本作『無可奈何』。
#38『機』嘉慶本作『基』。
#39『無不肉』嘉慶本作『先肉』。
#40『有』嘉慶本作『右』。
#41『位一嘉慶本作『德』。
#42『受』嘉慶本作『更』。
#43『明知』原缺,據嘉慶本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