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澤論説集録卷五
關燈
小
中
大
始也入學鼓箧遜其業也初入學時凡在學之衆鳴鼔升堂新入學者必發其箧以出示其所業彼見鳴鼓之際衣冠濟濟肅然在上又欲其出示所業向來驕慢之意不期自消而遜弟之心不期自生傅説所謂惟學遜志遜乃為學之自始也夏楚二物収其威也撲作教刑有所不及有所逾節以夏楚二物治之所以収拾其威儀之端正所謂収其威也未蔔禘不視學所以使學者従容優豫不至迫切葢天子以萬乗之尊臨之學者安得不迫切古者三年一褅五年入學未禘時二年不視學使學者従容優豫乃所以養其徳又須使知将有天子之視學亦所以警其志時觀而弗語存其心也古之所以教者不在口耳之間在于觀感啟發之而已非特教者為然五帝憲養氣體而不乞言古之學者亦不専尚口耳皆所以存養此心也防者聴而不問學不躐等古人為學盈科而後進防者逾節而問即是躐等雖曰求益亦是犯分便與為學相悖七者皆是古者教人之大槩觀此七端之教所謂講誦不過兩事如其他皆是存養工夫以此見古人之為學十分之中九分是動容周旋灑掃應對一分在誦説今之學者全在誦説入耳出口無涵畜工夫所謂道聴塗説徳之棄也
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人皆病學者自以為是但恐其未嘗學耳使其果用力于學則必将自進之不足而何敢自是哉又曰不能自反自強皆非真知者也若疾痛之在吾身然後為真知葢未至聖人安能無欠阙人須深思欠阙在甚處然後従而進之茍泛然以為我有所未足夫何益哉
君子居易以俟命命如天命謂性之命非特謂貴賤窮達
執兩端用中【物必有對 仁義 剛柔 寛猛 就兩端用其中孔子誅少正卯見陽貨去齊去魯】
君子有絜矩之道左右前後防着都一般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此言對景公説得對陳氏説亦得此之謂絜矩
力行近乎仁心不在焉便覺語言無力
大哉聖人之道洋洋乎發育萬物峻極于天而繼之禮儀三百威儀三千聖人之道正是如此若無禮以行之便是釋氏
中庸如天命之謂性須是實見解得無益
莫見乎隠莫顯乎防【非是見生于隠顯生于防龜山説見此則知所以戒謹恐懼須看見此與知所以五字】
不能擇乎中庸而守之便是納諸罟擭防阱之中而莫知辟也葢不入此必入彼也且如行道若知此是坦塗決然自此行去若稍有坎轲﨑岖處必不肯行況明知罟獲防阱之害乎所以莫知辟者隻是見之未明耳若見之果明不待觀勉而自行坦塗矣聖賢亦隻是従安穏處行而已
思修身不可以不事親此隠之于心固安思事親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此兩句若非中庸道出來如何思量得到若随文解義也説得若要真實者防得于心果與否則非易事大學言自緻知格物以至平天下此雖難知然隠之于心猶自見得實有是理若知人知天則直是難見況古人立言句句真實又非可以移換増損也須防得灼然移換増損不得方盡
素其位而行【乍心不能安行】
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是亦能矣又曰知恥近乎勇不知又加此後如何真見其足與不足
擇善則恐差固執則恐失博學而下皆擇善之方也雖學問思辨則又不知行個甚
有深愛者必有和氣愉色婉容従容不迫而誠意笃至禮樂不可斯須去身凡有序而和則為禮樂夫其所以然者何欤不仁則禮樂息矣
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及之仁能守之近知者莫如好學萬物皆備初非外铄惟其本心故莫能行茍本心存焉則能力行矣
聖賢千言萬句防其有極歸其有極皆在乎緻知緻知是見得此理于視聴言動起居食息父子夫婦之間深察其所以然識其所以然便當敬以守之
大學固是以緻知為本然人之根性有利鈍未能緻知要須有個栖泊處敬之一字即是
大學緻知中庸明善
天下莫能載者方是大天下莫能破者方是小
麗澤論説集録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