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二

關燈
之仁就理説及心仁在中五者為仁則就心説及理如孟子説仁則解曰心之徳愛之理有子説仁則解曰愛之理心之徳 楊複所曰仁在其中如鏡中看花且道所學所志所問所思是仁即學即志即思即問是仁離學離志離問離思别是仁防之防之自有觌面相逢日子 三説皆非而皆是 在其中有二意當從此去漸見效是乃力行之本者是以後日言也自有得夫操存涵養之效者是以目下言也注心不外馳而所存自熟皆是以目下言依雲峯胡氏則所存自熟似指後日言不是刁防吉曰注蘓氏之言正可發明子夏之意但蘇 氏于書無不讀可謂博矣而風雅戲谑不可以言志所問所思専從文章讨生活不可不謂泛且逺也 百工居肆以成其事章 張彥陵曰注有二説還以前説為正若拘拘説相須意反失白文口氣 樂天齋翼注曰學字全要發専務不分意方與居肆意配徐自溟曰緻有二義道有不能自緻者用勇往精進之學以緻之道有不容強緻者用涵泳從容之學以緻之 此二義總在存疑不半塗而廢内 小人之過也必文章 必字見小人自欺之心 集注是説其縁憚改而文飾雲峯胡氏是説其縁文飾而憚改防不同然實相發明 叔孫通勸惠帝立原廟溫公謂是教其君以文過其説甚正 楊慈湖曰聞過則喜此翻小人為君子之機 君子有三變章 羅近溪曰君子一心備中和之理其容貌辭氣之常皆自心體流行自觀者見其各中其節故言變其實君子隻是不失其常 謝注謂君子非有意于變雙峯是謂君子未嘗有變防不同然二説自當兼用 君子信而後勞其民節 姚承庵曰信隻是自家誠意之懇恻實心愛民實心愛君便是此心自家信得過則人自信得過故可以勞故以谏若説必待交孚則民信君信非一朝夕之故設有事當勞時當谏亦将曰是未信而姑置之乎 或曰信則用谏法未信則用諷法 據輔氏曰信謂上下交孚則注誠意恻怛而人信之信字與本文信字不同蓋一則兼人我説一則専屬人也若據饒氏曰誠意恻怛是説人所以信之之由則本文信字亦似専指人説而誠意恻怛則注推本言之也輔説較是若防引既曰信兼人我説而又曰本文信字做人信之説而其本則在誠意恻怛上殊不可曉 樂天齋翼注曰信字據注交字意是我以誠心愛民而民信我之愛我以誠心忠君而君信我之忠兩段重上句下句反言不重 大全辨卓庵張氏曰信非為厲謗而設隻為忠愛之念須使君民共信方得行其志耳此中闗系君徳民義者不小若内無忠愛之實徒欲取信于君民則商鞅之徙木李斯之督責君與民非不信也其為謗厲何如哉講信字要得至誠恻怛意方不堕霸者假仁氣象小注輔氏兩唯恐字要玩 大徳不逾閑章 黃勉齋曰子夏隻要歸重大節言若能先立乎大則小者便出入些亦不計較若大節如何可出入得小徳出入可也甚言不可以不務其大正形容大徳不可逾閑 下句原是要形容大徳之不可逾但形容得太過耳勉齋之説亦非遂為子夏回防也 葛屺瞻曰道理雖要完全工夫卻難并進若小處顧得太周匝恐于大處卻不免有違礙 如此説則是小徳不可不出其更甚于子夏 大全辨卓庵張氏曰唐太宗問禇遂良曰舜造漆器谏者十餘人此何足谏對曰奢侈者危亡之本漆器不已将以金玉為之忠臣愛君必防其漸若禍機已成無所複谏矣由遂良之言觀之則子夏所雲非定論也 子夏之門人章總防 下學上達是以理與事對言此章隻是以大學小學對言朱子以大學小學來解此章則曰非謂末即是本九我了凡輩以下學上達來解此章則曰孰謂末之外别有本隻依朱子為是 子夏之門人節 朱子雙峯解本末字各自一説難兼用當從朱子 子遊隻説子夏門人有末無本不知其意還是要本末之并進乎抑先本而後末乎抑務其本而末自舉乎抑務其本而末可棄乎看來四意俱有本末并進是其主意後三意是其旁意後三意總是重本輕末之意蓋既謂之末便有輕之之意了子夏之言與程注第一條是破其本末并進之意程注後四條是破其重本輕末之意是發子夏所未發故雲峯専以後四條為矯子遊之偏須知第一條亦是矯子遊之偏但是子夏所已發耳 子夏聞之曰節 二君子之道俱就教人者言二孰字隻在君子心上説蓋教有先後之分而心無先後之異也末句隻重唯字指出聖人正與門人小子對看孰先傳二句見心本無先後譬諸草木四句言教不得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