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
關燈
小
中
大
有用我者隻説期月可也三年有成至公山弗擾之召則曰如有用我吾其為東周此事極大了如何這等説蓋當時公山等之叛皆由三家自做不是了故使他得以為辭觀陽貨欲張公室之言可見使聖人見用因此而説季氏使還政魯君又説魯使脩職貢于周他必欣然樂從由是複興文武之業特易易耳比常時用聖人決是不同故不曰可也有成而曰為東周 按存疑説煞了不若饒氏難為臆度之語妙且為東周與可也有成亦不必果别若聖人乘勢而起比常時自易些此意則有之
子張問仁于孔子章 張彥陵曰按子張一生病痛隻是務外夫子因病立方 五則字不落一層正示以能行五者于天下之實言必造到這等地位方謂之能行所謂以效自考者如此 歸仁無怨亦然 李毅侯曰孰為五者曰恭寛信敏惠不恭不寛不信不敏不惠可謂仁乎孰謂行五者于天下曰恭則不侮寛則得衆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不至于不侮得衆人任有功足以使人則是其恭寛信敏惠者未至也如何則能曰立則見其參于前也在輿則見其倚于衡也誠如是則雖欲不行于天下不可得也 李九我曰行五者而曰于天下何也吾身在天下便與天下相離不得豈孑然一身空空行此五者少不得與天下相酬酢相周旋聖人論仁未嘗離天下正要人實際處下手 要人在實際處下手此意已包在行五者内了于天下則是又要其無間不得如九我之説 九我又曰此句一直説下不分兩截 防引亦有此説然防引謂不分兩截者恐人専以能行屬五者以為仁矣屬于天下也故曰若行五者于天下則仍是兩截也 存疑謂觀恭寛信敏惠五件與所言之效乃是主居民上者言蓋子張時已出仕此説太拘 鄭申甫曰若説心以恭寛信敏惠而存【存疑説如此】則仁另是一物而以是五者為束縛其心之具支離甚矣蓋恭寛信敏惠【防引説如此】總是此心總是仁之随在異名耳析而言之曰恭寛信敏惠合而言之隻是一仁仁不在恭寛信敏惠之外止説個仁卻渾淪無可下手 二説我從存疑然其實亦非相背蓋存疑是淺一層説防引是深一層説耳按防引説并不如此不知予前所覽防引本如何乃有此一段話【癸亥七月】 依勉齋以體用解為仁矣亦不差但不當以注心存理得分貼故防引以為未當蓋心存理得俱在體上説而用處自見于言外 畢竟是勉齋之説的确【乙醜十一月二十】 勉齋黃氏謂心存是心之徳常存當理是事之理常得分體用看 以此五者存心則心自然無私以此五者求理則理自然恰合 注心存理得防引與勉齋之説不同勉齋分體用看防引則雲恭則心不放雲雲此皆理之所在故心存理得不分析防引非也後來諸説紛紛皆起于防引欲翻勉齋之説 大全輔氏謂恭則仁之着防引謂其非本防此則防引是也輔氏蓋亦認五者為心與理而不知五者是存心之功而求理之事不可直謂之心不可直謂之理 從勉齋防引説則是仁從五者而出此是用功時言從輔説則是五者從仁而出此是成功時言雖似皆有理然此處正論用功故輔氏説不當夾雜于此 順治丁酉湖廣葉自岩能行至敏惠墨曰自其成功言此五者從仁而出者也自其緻力而言此仁從五者而出也最明又雲因發而騐存因感以全寂亦确
佛肸召章總防 公山佛肸兩章因子路所疑而喻之故所告不同朱子説極是要之意亦相通但本章所指則各有在爾 焉能系而不食雖亦有為東周意然卻不重隻重在要變通上雖亦有當為世用之意然亦不重隻重在要變通上
佛肸召節 張彥陵曰按平王東遷岐豐故都沒入于秦當時魯衛宋鄭諸國小弱不振其強大稱霸主盟中夏者惟齊與晉耳故夫子初意欲興魯為桑梓之國也其次直屬心于齊齊太公之後又其地畧強大而當時如齊景公老不能用夫子始不得已而行耳此一番欲往佛肸之召實欲感化佛肸悟聴吾言束身歸晉乘此假晉興周此夫子欲往本意也 看聖人欲往之意亦説煞了説見公山章
不曰堅乎節 張彥陵曰堅白二字是借説字面不着物上亦不着道徳上
吾豈匏?也哉節 此節當緊根不磷不缁來不磷不缁而不往便是匏?若未能不磷不缁而不往則亦未為匏?也防引得之存疑殊不是其説附後 附存疑曰磨不磷湼不缁答欲往佛肸之召意已明匏?之喻是示己當為世用之意與上文不粘着
女聞六言六蔽矣乎章總防 周季侯曰蔽字與言字相對六言者六個話頭也這六件把做話頭拈弄不得須是參研自一使我靈明迸露到處逢原故君子終身有六徳之用而實未嘗有六言之名若隻羨慕六個話頭有一話頭即有一番情見為之湊泊即有一番影似為之障礙才開門戶即是牆垣所謂六蔽也夫子劈頭一語直是提出子路于萬嶂之中向後一一剖出病症使他自返病雖有六良藥隻在學字一味既投百病皆愈非有學以治愚複有藥以治蕩也 當兼逐件學説方全 李衷一曰學不是口耳隻是要心體上打疊明白【當兼見聞説方全】蔽處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