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八
關燈
小
中
大
大夫之賢者則有所觀感而起嚴憚之心友士之仁者則有所切磋而生勉勵之意則其所以為仁者力矣蒙引存疑多從之
顔淵問為邦章總防 袁了凡曰有天徳然後可以語王道顔子天徳已具故于問為邦但告以四代之禮樂使無三王之道而但襲三代之禮必不可以複緻雍熈之治無虞舜之徳而但用九韶之舞必不可以複緻鳳凰之儀
顔淵問為邦章 三正己見于夏書而朱子謂商周欲新天下之耳目始有三統之説此疑朱子未定之論春秋書春王正月依饒雙峯説則改冬為春改春
為夏自是周制依胡傳則周制雖以子為嵗首而仍以寅為春改冬為春改春為夏者是夫子以夏時冠周月也雙峯之説為直捷或謂如雙峰説周制既改冬為春則商之不改月漢之不改時何也曰商漢自商漢之制周自周制固難以彼證此也且依胡傳則周亦已改月固異于商制矣何獨見其不改時 存疑又取許元夫之説謂怠棄三王夏初已有是言縱疊建焉不過朝觐防同燕飨祀告頒朔授時之類以其正朔行之至于紀時之類則以寅為嵗首亘古今不得而易依此則春秋所書俱是夏正然考之經傳多不合故防以雙峰之説為正 大全辨芑山張氏曰漢武複行夏正則隂陽離合之序以元封七年為大初年耳然更官号封泰山窮兵黩武視古帝考定新厯民以物享者豈不相去霄壤哉然則聖人所謂行夏之時非如世所傳重黎唐都王朔之説可知也仇滄柱曰商周改月之説先儒議論不同朱子晚
年亦不主初見門人蔡氏作書傳防氏解春秋皆主不改月之説元儒黃東發程時叔宗之宗潛溪着辨言之甚詳唯杜元凱注左傳直主改時改月之説明儒王陽明湛甘泉皆主之愚嘗質之黎洲夫子謂杜氏之説不易蓋主改時改月之説則以長厯推算春秋日食時日相合者居十之九若主時月俱不改之説則推算竟無一合矣此非可以空言辨駁者至胡文定公夏時冠周月之説上誣聖人擅改周制僭王甚矣又何以正天下之僭竊耶尤不足據【辛酉壬戌房行】樂天齋翼注曰按韶舞兼聲容然不可以韶屬聲舞屬容蓋韶為舜樂之總名而言舞則聲不待言矣作文當以聲容串説如雲樂取夫韶不但取其聲兼取其舞 逺佞人是即舜之堲讒説 張彥陵曰淫者聲調靡溺流蕩能散人之志而使人懈慢非男女淫亂之淫殆主佞人心術言颠倒是非變亂賢否最是個危險的人與淫字就聲言者一例若作淫人之心志殆人之國家覺落一層 大全辨嘉善陳氏曰佞人或托于犯顔疑于正色亦辨其所谏説而已所谏説必非觸諱之事取慢緩者侃侃焉君有隠私下有權奸則更從而傅防彌縫之也是巧于逢君深于用佞者也漢有谷永極論天變而不及王氏弄權 芑山張氏曰佞人即恣意見工議論泥古反古兩項人其害道累治甚大不必指讒佞説 範氏曰佞人不知義之所在而唯利之從利在君父則從君父利在權臣則從權臣利在敵國則從敵國其始未必萌悖逆之心及其患失則無所不至
人無逺慮章 張彥陵曰按此人字雖徹上下然須主擔當世道者説 又曰凡人慮不及逺以為可苟目前之安殊不知所慮不逺處置不十全隻目前便不安了況能久安乎逺近二字相形此正聖人儆省人心處 鄭申甫曰逺慮非逺也自狃目前者視之以為逺也亦非取逺者而慮之也以其經畫可使萬裡之外百年之久保安無事故謂之曰逺 兼時地説最是然蘇注亦是舉此該彼非欠説時也雙峯非之未是 湯霍林曰聖人逺慮是慮理非慮事也唯理可預度于千百世之後故逺若事則殊形異狀不可捉摸且為利害得喪之所亂必有意外之虞不測之變動于旦夕耳目之近而不及備者矣 四書讀曰斤斤自持之人守尺寸保锱铢有慮而不逺者也悠悠自寛之人躭子女顧玉帛無慮而不逺者也 無逺慮之人有二一是悠忽一是浮躁【癸亥七月初九】
已矣乎章
臧文仲章 張彥陵曰按當時尚有魯君下有季氏獨罪臧文仲者春秋責備賢者之意也 防引謂惠之為大夫在文仲不與立之後然亦安知其不在不與立之前亦不説煞為妙 文仲所以知惠而不舉或懼其形己之短未可知或有所牽制而不舉未可知或有所私恨而不舉未可知不當説煞總之不能舉賢便是不稱其位便是竊位大全饒氏之説殊偏
躬自厚而薄責于人章 樂天齋翼注曰此章見持身善世之學 沈無回曰君子非有心于避怨也人之有怨于我便是人己之心不能相通處故必至于寡怨而後為自脩之至耳夫子告仲弓以忠恕而必以邦家無怨騐之亦是此意 須知此是餘意 莊忠甫曰世人皆謂人情樂相恕不樂相責往往隠忍而不敢責自以為是避怨之道不知當箴規之任司綜覈之寄者何能免于責人但比于自責者稍加薄焉耳不以長蓋人不以能病人不以智窮人度人之質量人之力如是而已 盧文子曰責己厚自不暇責人便自薄責己厚所以責人之道即在其中薄亦不薄 躬自厚而薄責于人説得廣防引存疑俱謂自身所以待人者要使其厚至于人之待己則薄責之殊謬 如見其過而内自訟亦是躬自厚不念舊惡民可使由不可使知皆是薄責于人 範文白曰此是聖人忠厚待人語若説衰世之人不足深責便是栁下不恭矣 聖人不教人避怨亦不教人任怨隻要我無緻怨之道 呉震元躬自厚一節【萬厯壬子】吾人視人如己而日以聖賢相繩此厚道也然而處世者每以此得怨何哉蓋天下不獨誅求之過能令人怨而期待之過亦能令人怨 瑕瑜不掩之士操議論以繩人而人猶得以借口者其取怨淺非議無加之士操道徳以律人而人無可以反唇者其取怨最深大全辨卓庵張士曰程明道謂新法之行吾黨激
成之過王安石為之愧屈此可為厚己薄責逺怨之證賈易朱光庭惟不知此義遂成洛蜀之禍唐代宗朝郭子儀奏除州縣官一人不報僚佐以為言子儀曰兵興以來方鎮跋扈凡有所求朝廷必委曲從之蓋疑之也今子儀所奏朝廷以其不可行而置之是不以武臣相待而親厚之也諸君可賀矣又何怪焉愚按躬自厚而薄責于人若子儀明道者後世人臣宜取以為法
不曰如之何章 張彥陵曰如之何如之何乃心與口自相商量之詞非口説而已率意妄行的人其病有二一是躁妄【躁與妄當分二様】不肯如之何的一是木石不知如之何的 四書讀曰夫人無自籌畫之心則其心已粗夫人無自逼迫之心則其心已安 按粗與安又是二様安屬不肯邉粗屬不知邉 大全辨芑山張氏曰須知此是予知予聖一輩人不是輕率妄行 愚按兼説為是
羣居終日章 四書鏡曰此見朋友不可辜負了羣居的好氣象不可坐失了終日的好光隂也 人不小知不大愚此之謂也
君子義以為質章 李衷一曰義以為質便是義之與比其實能義了有何非禮處不孫處失信處【此就義上深一層看是旁意】天理渾然在中無可分别第就行出來的細細體認得中處謂之禮和順處謂之孫到底成就無虛假處謂之信 湯霍林曰本文俱在裡邉説向外故不曰以義為質而曰義以為質不曰行之以禮出之以孫成之以信而曰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總是一理渾全于胸中而發見出來的委曲節奏段段有許多妙處 楊貞複曰此章君子就養成的説學至于君子則資深逢原淵泉時出如萬斛之泉随地而出或濑或湍或淵或流随在得名水何心哉義禮孫信自旁人觀之有是四者之名耳君子不知也一心以應事而衆妙畢呈己末句是贊詞 此看君子専就養成的説然須兼勉強者説方完千子亦主養成説姑俟再詳 析疑朱子曰義字如一橫劍一利刃相似凡事物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