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

關燈
能澹泊甯靜世味猶多所牽引故謂之欲 呉因之曰剛柔之名雖自來并稱然天地間隻一剛便了其所謂柔者特委曲以成其剛而已當初聖人因見得天下事沒有這段委曲便連那剛也成不得故并舉之曰剛柔不知剛與柔自對不過蓋柔隻帶在剛裡面造化之所以為造化人心之所以為至德要不越此須看剛字大而全須見夫子緻思本防 又曰古來聖賢隻完得一剛字古來議論隻發明得一剛字人真有得于剛便是道統所屬此夫子未見之歎所由發也觀易贊幹獨詳便得思剛之意 又曰未見是想望欲見之詞不是慨歎不得見之詞【佐案】 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章 張彥陵曰按凡學問須要實實去做莫口頭説過了夫子曰非爾所及若曰談何容易爾試以身體之恐未便能及此人心原自大公此心開明時本欲捐爾我平意氣到施受實際未必真能渾然一體而無絲毫不平此蓋難之之辭欲其實用力耳勉而進之非抑之也 翼注曰及字就目下言不就後日言 夫子之文章章 張彥陵曰文章性道亦非二件文章是性與天道之着性與天道是文章之蘊可聞不可聞都從學者看領防得與不得耳夫子之文章即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也不聞者止聞文章能聞者即聞性與天道 理原如此然此處卻不重隻重教不躐等文章是夫子日以教人者故可聞性道夫子所不輕以告人者故不可聞翼注得之 翼注曰文章即性天顯設處性道即文章隠微處本是一而二二而一但章防不重合一上 袁了凡曰即文章為性道是認影為形離文章而求性道是潑波求水 議論妙極然須知是旁意 語類天理自然之本體所謂繼之者善也即天理之流行也性者着人而行之王氏曰此理在天未賦于物故曰天道此理具于人心未應于事物故曰性 精義伊川曰性與天道非自得之則不知故曰不可得而聞也 橫渠曰子貢謂夫子所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既雲夫子之言是夫子固常語之矣聖門之學者以仁為己任不以苟知為得必以了悟為聞因有是説又曰耳不可以為聞也 紹聞編聖人文章固無非性與天道之發見然其教人則不躐等 此章須味注罕言字謂夫子之日言而學者不可得聞非也謂夫子之竟不言唯即文章以為言而聴學者之自悟亦非也使其日言則有躐等之病且學者仍不可聞不亦多此言乎使其竟不言唯即文章以為言而聴學者之自悟則聖人之教初無髙下之分而亦不見所謂不躐等之妙矣 子路有聞章 張彥陵曰此即狀子路之急于行三句減下一字不得蓋畫出子路一個心事也未能行要看得活謂子路力不從心而未能非也方才聞善時豈能即便行得而子路之心已恐其有聞矣注及字可味 龔應身曰惟恐恐字非是怕聞乃恐惕之意蓋急急皇皇不少甯處惕然猛圖欲聞斯行之以為後聞之地以裕繼行之力耳推其心直欲盡天下之善而聞之尤欲盡所聞之善而行之然後已是何等勇果力量純之則行健不息矣 大全朱子一段譬喻極好説得古人為己之心出然子路勇行之心似未盡出不若此二段之切 刁蒙吉曰行兼遷善改過言易曰風雷益君子以見善則遷有過則改子路殆庶幾乎 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章 張彥陵曰學問隻宜淺看不可提敏字作主但性敏位高亦可交互説蓋性 敏者多不好學況又位高乎位高者多恥下問況又性敏乎 究竟文子所以止于文子者亦仍受敏之累也【戊辰】 孔文子這一種學問當日必有實見之政事衞國之社稷賴以匡持衞國之風俗賴以轉移者非徒記誦詞章之學問也故雖有疵行聖人猶有取焉若如後世風雲月露之學問亦何足取耶【壬申四月十二日】 沈無回曰講是以謂之文也與可以為文矣不同 刁蒙吉曰孔文子渎倫棄義人類而禽獸矣乃學問一事有微長焉諡存之子錄之不沒其善皆所以示勸也 甲辰房書曰盛世之諡嚴嚴則寡末世之諡寛寛則衆夫子之略其短取其長善通先王立諡之意而為言也 子謂子産章 首説個行已之恭則與夫三歸反坫侈然自放者異矣此一句是為人根本唯此處服得人故事上使下得行其志也 鋤奸事大用人皆是事上内事存疑所謂陳力就列也 使非役使乃駕禦之意 翼注曰大抵恭敬惠義俱是本之心而達之事者 按翼注事字改作外字為渾 真西山曰考其所為唯作邱賦鑄刑書見譏當世自餘鮮不合于理者然大人格心之業則未之聞焉 晏平仲章 呉因之曰凡相傾相陷之風多起交道不終嫌隙互生至标榜诋毀結黨擠排而禍贻家國故因平仲寓意雲敬有二意【又當皆兼内外】一曰不狎一曰不驕【又有不厭意】 四書家訓曰交久何以敬衰一則久而易狎狎則不敬一則久而易厭厭則不敬 沈無回曰久不獨狎以昵生亦兼有炎涼遷換之意在内李見羅曰隻敬了便諸釁不投諸疑不作友朋疑閑之端雖多其總自不敬生來 久字敬字自是兩層能敬斯能久是餘意不可即包在敬字内 臧文仲章 王觀濤曰龜能知未來吉兇故事之欲為趨避計耳大夫持身謀國不能自決行止乃聽于冥冥之龜故曰不知民義是朱傳添出何如其知猶雲是何等様知語亦婉刺 令尹子文章 高中?曰仁與忠清不可以大小論仁乃心德而忠清則事迹之可見者也若能純乎理而無私心則忠清即是仁不然亦隻是忠清而已子張未識仁體乃以事迹而信其心耳未知焉得仁者正所謂其心或别有他念若果理正而心安則雖有憂有樂不去父母之邦其仁固自在 知過可以觀仁而忠清未可以知仁 集注有二意圈内是就事看則子文心無私而未必事當理文子事當理而未必心無私圈外是推外看以僭王猾夏正君讨賊之義論之則二子心皆不能無私而事皆不當理此二意原互相發明若如高中?之説則二子事皆當理而心不能無私在大全朱子亦有此意所謂二子忠清是就事上論比幹夷齊之忠清是就心上論是也此另是一意難以并用 朱子曰今人有些小利害便見于色子文卻三仕三已略無喜愠有些小所長便不肯輕以告人而子文乃盡以舊政告之新令尹今人有一毫系累便脫灑不得而文子有馬十乗乃棄之如敝屣然此豈是易事後人因孔子不許他便以二子之事為未足道此卻不可須當思二子所為如此高絶而聖人不許之以仁者思如何未足以盡仁就此處仔細看便見得二子不可易及而仁之體段實是如何切不可容易看 蒙引謂使其所以三仕三已而告新令尹者皆出于天理而無人欲之私其所以去亂者皆出于義理之當然而脫然無所累非有不得已于利害之故者亦仁矣故隻曰未知非斷其不仁也看來未是使子文之三仕三已皆當理文子之去亂果無私亦叫不得仁何則以猾夏不讨賊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