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财類
關燈
小
中
大
陷以罪,捕及其母。
其母膝行前,訴其子罪過甚詳。
其子恚甚,呼母曰:「兒頃刻死矣!忍助彼為虐乎?」母叱之曰:「死即死,何說?」指陸坐而顧曰:「汝父坐此非一日矣,作此等事亦非一,而生汝不肖子,天道也。
複奚為?」陸頰赤汗下,趣遣之出。
事遂寝。
世徒見宦家子為勢要所魚肉,莫不恨彼而憫此;而不知宦家子被人魚肉,原是宦家之報。
然今日魚肉人者,他日又必有人魚肉之,所謂後人複哀後人也。
悲夫! 紹興府一布政,巧于貪饕,積财至數十萬。
及敗官歸,買良田千頃,富甲一郡。
其祖父屢見夢,言冥譴将及。
弗信。
有一子一孫,縱欲嫖賭,殀死。
布政公尋染癱瘓。
子媳孫婦,頗着醜聲。
利其有者,趨之若骛,公猶目及見之;垂死,家已罄矣。
臨危。
忽張目大呼曰:「官至布政不小,田至十萬不少,我手中置,我手中了。
」說畢而死。
陳探塘曰:「前輩樊知縣毅、王司訓輔,予少時聆其言。
樊曰:『吾歸,囊赀僅五千耳,金繪不及一千。
』王曰:『勿謂學官貧,吾積俸并諸生饋遺,亦有六百金。
』樊意恨六千為少,而王且喜六百為多。
迨其後也,樊三子不相容,分異。
六千金買田築室,悉與三子。
子疑父有私藏,辄不顧養。
樊取田數畝,自衣食焉。
未谷而粜,未絲而賣,門無五尺童。
客至,老婢供茶,恒戚戚焉愁。
比卒,葬不成禮。
今諸孫皆淩替不振。
王四子,伯仲治生,叔季居庠,同居養父甚歡,暮年惟花竹為樂。
客至,留飲盡歡乃已,無日不開口笑也。
今諸孫且岐嶷濟楚,家聲骎骎未艾。
夫樊财十倍于王,而王受用顧十倍于樊;子孫賢不肖又不啻十倍。
然則居官者經營宦橐,身且未必能享,況能謀子孫乎?靜言思之,可以一悟。
」 蘇掖,仕至監司,家富而。
每營産,必減其直,争一文至失色。
尤喜乘人窘急,以微赀取之。
嘗置一别墅,與售者反複甚苦。
其子在傍曰:「大人可增少金,兒曹他日賣之,亦得善價也。
」掖愕然,自此少悟。
貧富無定勢,田産無定主。
買産之家,當知此理。
上元有姚三老者,赀甲闾右。
嘗買一别墅,池館甚盛。
一日,邀王大癡遊酌池上。
酒酣,大癡曰:「翁費直幾何?」曰:「千金。
」大癡曰:「二十年前曾觞詠于此,主人告我,費且萬金。
翁何得之易耶?」三老曰:「我謀之久矣!其子孫無奈,隻得賤售。
」大癡曰:「翁當效贊皇公,刻石平泉,垂戒子孫,異時無奈,不宜賤售。
」其旨與此正同。
馬氏家訓曰:「人之賣産,或缺食,或負債,或疾病死亡,或嫁娶争訟,故至于此。
為富不仁之人,知其欲用之急,則陽拒陰之,以重扼其價。
既成其契,則姑予以直之半,遲延累日。
或以些少,或以米谷他物高價補償。
而賣産之家,所得零星,随即耗散;向之準拟以辦此事者,今不複能辦矣!而又往來催取,跋涉之費,出乎其中。
富家方自喜以為善謀,不知天道好還,其子孫自能為之破壞,以與他人複。
諺雲:『富家更替疊相報。
』讵不信夫?!」 東海錢翁,以小家緻富,欲蔔居城中。
或言某房者,衆已償價七百金,将售矣。
翁閱房,竟酬以千金。
子弟以為言,翁曰:「非爾所知也。
吾侪小人,彼違衆而售我,不稍溢,何以塞衆口?且欲未餍者,争端未息。
吾以千金獲七百之産,彼之望已盈,而他人亦無利于吾屋,從此為錢氏世業無患矣。
」已而他居多以虧價求貼,或轉贖,往往成訟,惟錢氏帖然。
凡寬厚者不占便宜,占便宜者不寬厚,所行殊路,宜畢世而不相謀矣。
此則步步為己便宜地也,而其法隻是用一寬厚。
知寬厚之為占便宜,斯善占便宜;知占便宜之在寬厚,亦可不疑于寬厚矣。
弘治時,有淮民陸氏,富而奸,計奪其鄰鄭氏之産。
撤其居以為園,所餘惟嘉樹一本。
晚得子而啞。
一日,忽指樹而言曰:「樹乎!汝猶在耶!」家人大驚。
問之,則啞如故也。
及長,荒淫賭蕩,家罄乃死;蓋鄭氏後身也。
至今裡人尚能征之。
陸氏家本富,而奪鄭氏之産。
除鄭氏之産外,其家所固有;及他所營趁者,正尚多也。
鄭氏轉身來索,亦應償其所奪之舊耳。
乃直至家罄方死,還先所奪,竟不知幾倍矣!人間未必有此重利息也。
且陸氏百計圖維,持之何其艱;鄭氏口都不開,安坐淫賭,用之何其逸也哉?! 隴右水門村有劉鑰匙者,以舉債為業。
善規取人赀财,如執鑰匙開人箱箧不異也,故以此得名。
鄰家有借其債者,積年不問。
忽一日執券而算之,即積累數倍,并其赀财物産皆盡。
後鑰匙死,鄰家生一犢,有其姓名在賺肋之間。
方通判乳媪周氏,性樸直,不慮人欺。
有蔡翁者負其錢,每督取,率托以他故。
經數年,媪呼責之,妄答雲:「欲償婆錢,辄為官事所蕩,願寬今歲
其母膝行前,訴其子罪過甚詳。
其子恚甚,呼母曰:「兒頃刻死矣!忍助彼為虐乎?」母叱之曰:「死即死,何說?」指陸坐而顧曰:「汝父坐此非一日矣,作此等事亦非一,而生汝不肖子,天道也。
複奚為?」陸頰赤汗下,趣遣之出。
事遂寝。
世徒見宦家子為勢要所魚肉,莫不恨彼而憫此;而不知宦家子被人魚肉,原是宦家之報。
然今日魚肉人者,他日又必有人魚肉之,所謂後人複哀後人也。
悲夫! 紹興府一布政,巧于貪饕,積财至數十萬。
及敗官歸,買良田千頃,富甲一郡。
其祖父屢見夢,言冥譴将及。
弗信。
有一子一孫,縱欲嫖賭,殀死。
布政公尋染癱瘓。
子媳孫婦,頗着醜聲。
利其有者,趨之若骛,公猶目及見之;垂死,家已罄矣。
臨危。
忽張目大呼曰:「官至布政不小,田至十萬不少,我手中置,我手中了。
」說畢而死。
陳探塘曰:「前輩樊知縣毅、王司訓輔,予少時聆其言。
樊曰:『吾歸,囊赀僅五千耳,金繪不及一千。
』王曰:『勿謂學官貧,吾積俸并諸生饋遺,亦有六百金。
』樊意恨六千為少,而王且喜六百為多。
迨其後也,樊三子不相容,分異。
六千金買田築室,悉與三子。
子疑父有私藏,辄不顧養。
樊取田數畝,自衣食焉。
未谷而粜,未絲而賣,門無五尺童。
客至,老婢供茶,恒戚戚焉愁。
比卒,葬不成禮。
今諸孫皆淩替不振。
王四子,伯仲治生,叔季居庠,同居養父甚歡,暮年惟花竹為樂。
客至,留飲盡歡乃已,無日不開口笑也。
今諸孫且岐嶷濟楚,家聲骎骎未艾。
夫樊财十倍于王,而王受用顧十倍于樊;子孫賢不肖又不啻十倍。
然則居官者經營宦橐,身且未必能享,況能謀子孫乎?靜言思之,可以一悟。
」 蘇掖,仕至監司,家富而。
每營産,必減其直,争一文至失色。
尤喜乘人窘急,以微赀取之。
嘗置一别墅,與售者反複甚苦。
其子在傍曰:「大人可增少金,兒曹他日賣之,亦得善價也。
」掖愕然,自此少悟。
貧富無定勢,田産無定主。
買産之家,當知此理。
上元有姚三老者,赀甲闾右。
嘗買一别墅,池館甚盛。
一日,邀王大癡遊酌池上。
酒酣,大癡曰:「翁費直幾何?」曰:「千金。
」大癡曰:「二十年前曾觞詠于此,主人告我,費且萬金。
翁何得之易耶?」三老曰:「我謀之久矣!其子孫無奈,隻得賤售。
」大癡曰:「翁當效贊皇公,刻石平泉,垂戒子孫,異時無奈,不宜賤售。
」其旨與此正同。
馬氏家訓曰:「人之賣産,或缺食,或負債,或疾病死亡,或嫁娶争訟,故至于此。
為富不仁之人,知其欲用之急,則陽拒陰之,以重扼其價。
既成其契,則姑予以直之半,遲延累日。
或以些少,或以米谷他物高價補償。
而賣産之家,所得零星,随即耗散;向之準拟以辦此事者,今不複能辦矣!而又往來催取,跋涉之費,出乎其中。
富家方自喜以為善謀,不知天道好還,其子孫自能為之破壞,以與他人複。
諺雲:『富家更替疊相報。
』讵不信夫?!」 東海錢翁,以小家緻富,欲蔔居城中。
或言某房者,衆已償價七百金,将售矣。
翁閱房,竟酬以千金。
子弟以為言,翁曰:「非爾所知也。
吾侪小人,彼違衆而售我,不稍溢,何以塞衆口?且欲未餍者,争端未息。
吾以千金獲七百之産,彼之望已盈,而他人亦無利于吾屋,從此為錢氏世業無患矣。
」已而他居多以虧價求貼,或轉贖,往往成訟,惟錢氏帖然。
凡寬厚者不占便宜,占便宜者不寬厚,所行殊路,宜畢世而不相謀矣。
此則步步為己便宜地也,而其法隻是用一寬厚。
知寬厚之為占便宜,斯善占便宜;知占便宜之在寬厚,亦可不疑于寬厚矣。
弘治時,有淮民陸氏,富而奸,計奪其鄰鄭氏之産。
撤其居以為園,所餘惟嘉樹一本。
晚得子而啞。
一日,忽指樹而言曰:「樹乎!汝猶在耶!」家人大驚。
問之,則啞如故也。
及長,荒淫賭蕩,家罄乃死;蓋鄭氏後身也。
至今裡人尚能征之。
陸氏家本富,而奪鄭氏之産。
除鄭氏之産外,其家所固有;及他所營趁者,正尚多也。
鄭氏轉身來索,亦應償其所奪之舊耳。
乃直至家罄方死,還先所奪,竟不知幾倍矣!人間未必有此重利息也。
且陸氏百計圖維,持之何其艱;鄭氏口都不開,安坐淫賭,用之何其逸也哉?! 隴右水門村有劉鑰匙者,以舉債為業。
善規取人赀财,如執鑰匙開人箱箧不異也,故以此得名。
鄰家有借其債者,積年不問。
忽一日執券而算之,即積累數倍,并其赀财物産皆盡。
後鑰匙死,鄰家生一犢,有其姓名在賺肋之間。
方通判乳媪周氏,性樸直,不慮人欺。
有蔡翁者負其錢,每督取,率托以他故。
經數年,媪呼責之,妄答雲:「欲償婆錢,辄為官事所蕩,願寬今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