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财類
關燈
小
中
大
子見之,乃收置竈灰中。
子欲發舟去,吳故遲延半日。
商反覓金,吳舉以還。
商請均分,吳堅不聽。
商籲天拜謝而去。
其子恚曰:「橫财入手不能享,乃舉以還人!」吳笑曰:「吾父子終日棹舟,尚不能飽暖,橫财豈易享耶?」命發舟去。
其子不用命,吳自運舟。
舟旋轉不動,如有物礙其舵。
吳乃入水驗之,得一皮箱,内盛二百餘兩。
遂成富室。
秣陵旱西門回子哈九,開飯店。
有一江浦人,假火于哈,遺銀一袋而去。
哈九見之,自思此人失銀,未必能記在此,遂追至江幹還之。
其人大喜過望。
随渡江至江浦,見大風覆一舟,可二十餘人。
其人自思:「譬如哈九不還我銀,何不将來做些好事?」遂呼漁舟,救得一人者,謝銀五兩。
漁舟争撈,止救得一人。
問之,則哈九之子也。
」 其還處,更真而切;其報處,尤大而奇。
還遺之報,自裴晉公而下,舊錄有廿餘條,不勝載也。
且其人多士人君子,讀書明理,無足深異;今錄舟師飯店,下及僮仆,而凡人可以知所自處矣!」 袁尚寶,家居時,有友蓄一童子,甚韶秀,且機警。
尚寶相之,以為不利于主,使逐焉。
友雖素神其術,然意不忍也。
數言,乃遣之。
童無所歸,往來寄食宿古廟中。
一夕,見有牆角破衲裹銀百兩。
欲取之,忽自歎曰:「我惟命薄,故為主逐;今更掩有此物,天益不容矣!」逐守之以待失主。
旦見婦人掩涕而來,四顧傍徨。
問之,答曰:「吾夫,軍也。
犯罪當死,某指揮治之。
妾賣産并借貸,得銀若幹,将以獻彼。
過廟少憩,不覺失下,吾夫死矣!」童曆問皆合,遂付還之。
婦人欲分謝,不受。
攜去,夫得脫。
念童子之德,遍以告人。
某指揮聞而異焉,訪緻之,育于家。
悅其美慧,年老無子,遂子之。
數年襲職,歸拜故主。
主歎曰:「袁君之術,乃疏如此乎!」留之。
俟袁至,乃使素服捧茶。
袁一見,驚起曰:「此故某人耶?何以緻此!」主謬雲:「逐出無依,今又來矣!」袁笑曰:「君毋戲我,今非君仆矣!三品一武官也。
形神頓異,豈嘗有善事以至此乎?」此子備述前故,其友益歎袁術之神雲。
此童草草數語,竟通身講出一個知命畏天,說來恒似極淺道理,守定便是絕大學問。
羅倫,永豐人。
成化丙戌,赴試禮闱。
仆于途中,拾一金钏。
行已五日,倫偶憂路費不給。
仆曰:「向于山東某檐下,拾一金钏,可質為費。
」倫大怒,欲親赍付還。
仆屈指曰:「如此往返,會試無及矣!」倫曰:「此物必婢仆失遺,萬一主人考訊緻死,是誰之咎?吾甯不會試,毋令人死非命也。
」竟返至其家。
果系一婢潑洗面水,钏在水中,誤投于地。
主母疑婢所匿,鞭笞流血,幾次尋死。
夫複疑妻私授,根求谇罵,忿欲投缳。
倫出钏還之,遂全兩命。
當時見者,即鹹以鼎元期之。
急複趨京,已三月初四矣。
倉皇投卷,竟得中式。
廷試果狀元及第。
此亦還遺耳,似無足為羅公異者,仰思羅公之心何心乎?舍己功名,憂人性命,豈尚區區钏上起見哉?且他之還遺,往往揆之天命,多出于不敢;此之還遺,念念發之至誠,實出于不忍。
不敢不忍之間,安勉之别?亦仁與義之分也。
閩中春元林某,萬曆間,會試過杭州,谒房師理刑某。
有一窩主在獄,願以千金釋罪。
理刑屬意林,林曰:「縱虎傷人,于心何忍?誓弗敢為。
」理刑甚重之,更許言一事。
乃富家妻以孕亡,而内翁誣以人命,令出二百金為贽。
林訪知其誣,慨然曰:「伸冤理枉,正吾輩事,何必計謝!」即言于理刑,釋之。
夜夢神語曰:「君卻非義之财,救無辜之命,上帝已賜汝第矣!」是科果登第。
迩來遊客為害地方,安得盡以林君之風,耳提面命之? 定遠狄令。
有富翁死,而其妻掌家,所遺數萬金,叔欲之。
不與,告縣。
使人密囑曰:「追得若幹,願與中分。
」狄立拘其嫂,嚴刑考訊,悉追出之;狄果得其半焉。
其婦積恨而死。
後狄罷歸,一日晝寝,忽見前婦持一小團魚,挂于床上,倏然不見。
未幾,遍身生疽,如團魚狀。
以手按之,頭足俱動,痛徹骨髓。
晝夜号呼,踰年而死。
凡五子七孫,皆生此疽,相繼而亡。
止一孫僅免,無立錐之地矣。
姚若侯曰:「嗟乎!病死者,世所謂考終命也。
乃有如此患病,痛楚号呼,鑽心澈骨,經年累月,求死不能。
病之慘,固有慘于刀鋸鼎镬者矣!乃其子訃狀,不過曰『某月某日,終于正寝』而已。
愚者橫者遂曰:『某某且得善終,天道何知哉?』死者如啞人受杖,無處說苦;生者如盲人傍聽,但聞杖響,不聞号聲。
直臆曰『官刑不痛』而已矣!」 錦衣衛王佐,其知友陸松亦掌衛篆。
後松子某襲居松職,勢焰甚張,而佐子不肖。
有一别墅,極雄麗,不欲得之,不可,乃
子欲發舟去,吳故遲延半日。
商反覓金,吳舉以還。
商請均分,吳堅不聽。
商籲天拜謝而去。
其子恚曰:「橫财入手不能享,乃舉以還人!」吳笑曰:「吾父子終日棹舟,尚不能飽暖,橫财豈易享耶?」命發舟去。
其子不用命,吳自運舟。
舟旋轉不動,如有物礙其舵。
吳乃入水驗之,得一皮箱,内盛二百餘兩。
遂成富室。
秣陵旱西門回子哈九,開飯店。
有一江浦人,假火于哈,遺銀一袋而去。
哈九見之,自思此人失銀,未必能記在此,遂追至江幹還之。
其人大喜過望。
随渡江至江浦,見大風覆一舟,可二十餘人。
其人自思:「譬如哈九不還我銀,何不将來做些好事?」遂呼漁舟,救得一人者,謝銀五兩。
漁舟争撈,止救得一人。
問之,則哈九之子也。
」 其還處,更真而切;其報處,尤大而奇。
還遺之報,自裴晉公而下,舊錄有廿餘條,不勝載也。
且其人多士人君子,讀書明理,無足深異;今錄舟師飯店,下及僮仆,而凡人可以知所自處矣!」 袁尚寶,家居時,有友蓄一童子,甚韶秀,且機警。
尚寶相之,以為不利于主,使逐焉。
友雖素神其術,然意不忍也。
數言,乃遣之。
童無所歸,往來寄食宿古廟中。
一夕,見有牆角破衲裹銀百兩。
欲取之,忽自歎曰:「我惟命薄,故為主逐;今更掩有此物,天益不容矣!」逐守之以待失主。
旦見婦人掩涕而來,四顧傍徨。
問之,答曰:「吾夫,軍也。
犯罪當死,某指揮治之。
妾賣産并借貸,得銀若幹,将以獻彼。
過廟少憩,不覺失下,吾夫死矣!」童曆問皆合,遂付還之。
婦人欲分謝,不受。
攜去,夫得脫。
念童子之德,遍以告人。
某指揮聞而異焉,訪緻之,育于家。
悅其美慧,年老無子,遂子之。
數年襲職,歸拜故主。
主歎曰:「袁君之術,乃疏如此乎!」留之。
俟袁至,乃使素服捧茶。
袁一見,驚起曰:「此故某人耶?何以緻此!」主謬雲:「逐出無依,今又來矣!」袁笑曰:「君毋戲我,今非君仆矣!三品一武官也。
形神頓異,豈嘗有善事以至此乎?」此子備述前故,其友益歎袁術之神雲。
此童草草數語,竟通身講出一個知命畏天,說來恒似極淺道理,守定便是絕大學問。
羅倫,永豐人。
成化丙戌,赴試禮闱。
仆于途中,拾一金钏。
行已五日,倫偶憂路費不給。
仆曰:「向于山東某檐下,拾一金钏,可質為費。
」倫大怒,欲親赍付還。
仆屈指曰:「如此往返,會試無及矣!」倫曰:「此物必婢仆失遺,萬一主人考訊緻死,是誰之咎?吾甯不會試,毋令人死非命也。
」竟返至其家。
果系一婢潑洗面水,钏在水中,誤投于地。
主母疑婢所匿,鞭笞流血,幾次尋死。
夫複疑妻私授,根求谇罵,忿欲投缳。
倫出钏還之,遂全兩命。
當時見者,即鹹以鼎元期之。
急複趨京,已三月初四矣。
倉皇投卷,竟得中式。
廷試果狀元及第。
此亦還遺耳,似無足為羅公異者,仰思羅公之心何心乎?舍己功名,憂人性命,豈尚區區钏上起見哉?且他之還遺,往往揆之天命,多出于不敢;此之還遺,念念發之至誠,實出于不忍。
不敢不忍之間,安勉之别?亦仁與義之分也。
閩中春元林某,萬曆間,會試過杭州,谒房師理刑某。
有一窩主在獄,願以千金釋罪。
理刑屬意林,林曰:「縱虎傷人,于心何忍?誓弗敢為。
」理刑甚重之,更許言一事。
乃富家妻以孕亡,而内翁誣以人命,令出二百金為贽。
林訪知其誣,慨然曰:「伸冤理枉,正吾輩事,何必計謝!」即言于理刑,釋之。
夜夢神語曰:「君卻非義之财,救無辜之命,上帝已賜汝第矣!」是科果登第。
迩來遊客為害地方,安得盡以林君之風,耳提面命之? 定遠狄令。
有富翁死,而其妻掌家,所遺數萬金,叔欲之。
不與,告縣。
使人密囑曰:「追得若幹,願與中分。
」狄立拘其嫂,嚴刑考訊,悉追出之;狄果得其半焉。
其婦積恨而死。
後狄罷歸,一日晝寝,忽見前婦持一小團魚,挂于床上,倏然不見。
未幾,遍身生疽,如團魚狀。
以手按之,頭足俱動,痛徹骨髓。
晝夜号呼,踰年而死。
凡五子七孫,皆生此疽,相繼而亡。
止一孫僅免,無立錐之地矣。
姚若侯曰:「嗟乎!病死者,世所謂考終命也。
乃有如此患病,痛楚号呼,鑽心澈骨,經年累月,求死不能。
病之慘,固有慘于刀鋸鼎镬者矣!乃其子訃狀,不過曰『某月某日,終于正寝』而已。
愚者橫者遂曰:『某某且得善終,天道何知哉?』死者如啞人受杖,無處說苦;生者如盲人傍聽,但聞杖響,不聞号聲。
直臆曰『官刑不痛』而已矣!」 錦衣衛王佐,其知友陸松亦掌衛篆。
後松子某襲居松職,勢焰甚張,而佐子不肖。
有一别墅,極雄麗,不欲得之,不可,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