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化類

關燈
味存焉;若出業,則吾不知其味之所在矣!」 陳寔,字仲弓,平心率物。

    鄉人争訟。

    辄求叛正。

    寔為谕以曲直,開以至誠,皆感動至曰:「甯為刑罰所加,毋為陳君所短。

    」有盜夜入其室,止于梁上。

    寔陰見不發,呼之孫訓曰:「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惡,習以成性,遂至為非。

    梁上君子是矣!」盜驚,投地規罪。

    寔徐譬之曰:「視君狀貌,不似惡人,宜深克己反善,此當由貧困。

    」遺絹二疋以歸。

    自是邑無盜者。

     劉莊襄公璲,大父曰仲輔,自少仁恕愛物。

    與贈夫人初婚之夕,家尚貧,有一偷兒入室。

    公驚視之,乃所識人。

    公曰:「乃汝耶!想以貧故為此。

    」檢夫人首飾數事給之,令去,曰:「我終不言。

    」其後夫人訊之,公曰:「已許不言矣!何見問?」及公殁,有一族子制衰服,頭觸棺,哭極哀。

    人疑其為偷兒,而有善行,蓋愧而改也。

    公既以孫貴累封,後甲第不絕。

     仇覽,字季智,漢蒲亭長。

    有陳元者,獨與母居。

    而母詣覽,告元不孝。

    覽驚曰:「吾近過元舍,廬落整頓,耕耘以時。

    此非惡人,當是教化未至耳!母守寡養孤,苦身投老,奈何以一朝忿,欲緻子于不義乎!」母感悔涕泣而去。

    覽乃親到元家,與其母子飲,為陳人倫孝行,譬以禍福。

    元竟成孝子。

     為元惜身名,又為其母惜恩誼,有此恻怛至誠,焉得不化?為陳孝行禍福,其餘事也。

     馬恭敏公,作守。

    有兄弟老而争産不休,公命取一大鏡,令兄弟同照之。

    見面龐相似,須發皆皓然,泣悟交讓而出。

     妙處絕不容言! 孫洪,少遊太學。

    有同舍生得家報,洪索觀之。

    内雲:「昨夢一神人傳登科錄,汝與孫洪皆列名籍中。

    洪名下有朱字雲:「某年月日,不合,代寫離書,落其籍。

    」洪愕然曰:「果有之。

    不意上天譴責乃爾!」及試,生果中,而洪下第。

    洪歸,訪前離婚者,夫婦俱未有偶,為委曲勸導,複合之。

    尋亦登第。

     賀燦然,秀水人。

    萬曆間,嘗以諸生從同邑禦史姚思仁巡按河南。

    時中州大饑,燦然目擊其艱,特草荒疏,力勸思仁急上請赈。

    思仁嘗曆按山東等處,持法嚴正,多置不法者于死。

    一日病痁,被攝至冥司,群鬼索命。

    冥王诘之曰:「何嗜殺乃爾?」思仁曰:「禦史為天子執法,此輩自死于法耳。

    」王曰:「居官而不體上帝好生之德,不存矜恤而草菅民命,罪孽自重,無從解免。

    」思仁曰:「當河南兇,某上疏請赈,所活不下千萬,獨不可相準乎?」王曰:「此賀燦然所為也,已注其中年大富貴矣!」思仁曰:「固也非某,即賀疏何由上?獨不可分半乎?」王颔之,命吏诃散群鬼,放還。

    後燦然四十成進士,官至冢宰。

    思仁亦登八座。

     姚若侯曰:「按格,化豪傑權貴者,功尤倍。

    蓋豪傑有手,權貴有勢。

    才勢者,人中之江河也。

    潰而決之,懷山襄陵。

    若引歸正道,則通舟楫者數千裡;穿為漕渠,則灌田地者億萬頃。

    其害大,利亦大。

    是以三教聖人,皆急收才勢之人而用之。

    幕賓者,名為豪傑權貴所用之大,而實可以為用豪傑權貴之人也。

    監司守令之幕賓,勸監司守令于善,則郡縣受福矣!督撫之幕賓,勸督撫于善,則一省受福矣!部堂宰相之幕賓,勸卿相于善,則天下受福矣!且居官者,政成而萬民譽之,績奏而朝廷榮之,陽世之福報既奢,則陰司之記錄亦減。

    幕賓則有德無名,是為陰德,其功最大。

    推此而論,凡為要路腹心、豪門親戚,及挾一藝一術,遊于豪貴之家者,皆可即此意而善用之。

    」 楊詢,性巧媚,善揣人意,慫恿之以得其歡。

    丹陽尹楊開,性暴橫,果于決責。

    與詢最厚,每事必訪。

    詢明知其非,不敢有所忤,一切贊美而已。

    開一日盛暑中,杖公吏及系囚四十餘人。

    二人死,詢猶盛稱其快。

    後夢至一處,金紫者譴之曰:「成楊開之惡者,汝也。

    罪當坐汝。

    」數日,果中惡疾而死。

     李小有曰:「楊開每事必訪,猶有虛心焉。

    詢肯一言勸導,必當有救。

    反稱快以甚之,是殺被杖人也,亦并陷楊開矣!竟以楊開之罪坐之。

    冥司折獄,固為允當。

    」 張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