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化類
關燈
小
中
大
郭泰,字林宗,好獎借士類,多所成就。
茅容避雨危坐,勸令就學。
孟敏破甑不顧,泰以為有分決,亦勸令學。
拔申屠蟠于漆工,識庾乘于門卒。
其餘或出屠沽士伍,因泰獎進成名者甚衆。
賈淑性險仄,為裡邑患。
泰遭母喪,淑來修吊。
既而孫威直後至,見泰受惡人吊,不進而去。
泰遽追謝曰:「賈子原誠實兇德,然洗心向善,仲尼不逆互鄉,故吾許其進也。
」淑聞感愧,卒為善士。
後黨禍作,名士俱被禍,而泰以隐惡揚善,獨免世網焉。
何慎吾曰:「凡惡之初作,隻緣一念之差,未必不可勸禁;惡之既熾,猶有一念之明,未必不可解救。
但世每拒絕如雠,而渠亦趨死如鹜。
及淪罔赦,悔恨無及。
任世道之責者,所當引為己辜,奚啻憐憫而已也。
若善則人我所同得,人每妄分彼此。
高者惟欲善自己出,卑者亦不欲善自人行。
甚有誣詞以抵瑕,陰計以敗美者矣!亦知樂人善者之為善更多乎?矧能樂善者,不獨誘掖于事始,獎勸于當機,善自我成者,為吾善也。
即彼之善已完滿,吾力能登籲,固以發潛德之光,即言可播揚,亦以鼓好修之趣,使已善者益者益加堅信,未善者聞風興起。
與人為善,君子之所以大哉!」 管甯,字幼安。
嘗避地遼東,公孫度設館待之,不就,而廬山為室。
鄰有牛暴田,甯為牽牛着涼處牧之。
牛主人慚。
裡中男女共汲一井,争先有鬥者,甯多買汲器,置井旁待之。
既聞,乃各自悔責。
所居故舊鄰裡有窮困者,家不盈擔石,必分贍救之。
與人子言孝,與人弟言悌,與人臣言忠。
貌甚恭,言甚順,名行高潔。
望以為不可及,而即之熙熙,能因事以導人于善,漸之者無不化焉。
龐統,字士元,性好人倫。
每所稱述,多過其才。
或咎之,士元曰:「方今雅道淩遲,善人常少。
不美其談,即聲名不足企慕,而為善者寡矣!今拔十得五,猶得其半。
而可以崇邁世教,使有志者興起,不亦可乎!」人服其言。
卓然自命之器,世所實難。
獎誘之,無不成就;沮抑之,無不摧敗。
齊謝朓好獎人才,會稽孔闇粗有文章,未為時人所知,孔稚圭嘗令其草讓表以示脁。
朓嗟歎良久,自折簡寫之,語稚圭曰:「此子聲名未立,應共獎成,無惜齒牙餘論。
」雖所取止在文藝,然可為前輩汲引後進之法。
陳瓘,字此錫,性甚謙和,與物無競,對人議論,多取人善。
雖短,未嘗面折,微言警之;人多退省愧服。
尤好獎勵後輩,一言一行,茍有可取者,即譽美傳揚,謂已不及。
官至宰相。
王陽明先生有雲:「大凡朋友固以責善為貴,然必箴規指摘處少,誘掖獎勸意多,方是。
」先輩又雲:「語人之短不曰直。
」深足破人似是而非之見。
文征明,性不喜聞人過,有欲道及者,必巧以他端易之,使不得言。
終其身以為恒。
昔馬伏波誡兄子曰:「吾願汝曹聞人有過,如聞父母之名,耳可得聞,口不可得而言也。
」至龜山楊先生則曰:「口固不可得而言,耳亦不可得而聞也。
」與衡山所操,同出一頭地。
又先輩有雲:「捏造歌謠,非惟不當作,且不當聽。
徒損心術,長浮風耳!若一聽之,則清淨田中,亦下一不清淨種子矣!」此言最為入微。
祝期生,好讦人短,又好誘人為非。
人有貌陋者,譏笑之;俊美者,調嘲之。
愚昧者,诳侮之;智能者,評品之。
貧者,鄙薄之;富者,讪謗之。
官僚讦其陰私,士友發其隐曲。
見人奢侈,譽為豪士;見人狠毒,贊為辣手。
人談佛理,目為齋公;人談儒行,嗤為僞學。
人言一善言,則曰:「渠口中雖如此,心上未必如此。
」人行一善事,則曰;「這件事既做,那件事如何不做?」亂持議論,颠倒是非。
晚年忽病舌黃,必須針刺出血升許乃已。
一歲之間,發者五七次,苦不可言。
竟至舌枯而死。
姚若侯曰:「嗟乎!期生之舌,美舌也。
使竭其舌才而善用之,必能宣揚大教,勸化無邊。
其舌上青蓮花,且彌天蓋地矣!天生美才,何可易得,而竟以枯死,惜哉!夫舌有二業:恣殺物命,以供饕餮,是謂入業。
惡言邪論,惑人害人,是謂出業。
然入業猶曰有
茅容避雨危坐,勸令就學。
孟敏破甑不顧,泰以為有分決,亦勸令學。
拔申屠蟠于漆工,識庾乘于門卒。
其餘或出屠沽士伍,因泰獎進成名者甚衆。
賈淑性險仄,為裡邑患。
泰遭母喪,淑來修吊。
既而孫威直後至,見泰受惡人吊,不進而去。
泰遽追謝曰:「賈子原誠實兇德,然洗心向善,仲尼不逆互鄉,故吾許其進也。
」淑聞感愧,卒為善士。
後黨禍作,名士俱被禍,而泰以隐惡揚善,獨免世網焉。
何慎吾曰:「凡惡之初作,隻緣一念之差,未必不可勸禁;惡之既熾,猶有一念之明,未必不可解救。
但世每拒絕如雠,而渠亦趨死如鹜。
及淪罔赦,悔恨無及。
任世道之責者,所當引為己辜,奚啻憐憫而已也。
若善則人我所同得,人每妄分彼此。
高者惟欲善自己出,卑者亦不欲善自人行。
甚有誣詞以抵瑕,陰計以敗美者矣!亦知樂人善者之為善更多乎?矧能樂善者,不獨誘掖于事始,獎勸于當機,善自我成者,為吾善也。
即彼之善已完滿,吾力能登籲,固以發潛德之光,即言可播揚,亦以鼓好修之趣,使已善者益者益加堅信,未善者聞風興起。
與人為善,君子之所以大哉!」 管甯,字幼安。
嘗避地遼東,公孫度設館待之,不就,而廬山為室。
鄰有牛暴田,甯為牽牛着涼處牧之。
牛主人慚。
裡中男女共汲一井,争先有鬥者,甯多買汲器,置井旁待之。
既聞,乃各自悔責。
所居故舊鄰裡有窮困者,家不盈擔石,必分贍救之。
與人子言孝,與人弟言悌,與人臣言忠。
貌甚恭,言甚順,名行高潔。
望以為不可及,而即之熙熙,能因事以導人于善,漸之者無不化焉。
龐統,字士元,性好人倫。
每所稱述,多過其才。
或咎之,士元曰:「方今雅道淩遲,善人常少。
不美其談,即聲名不足企慕,而為善者寡矣!今拔十得五,猶得其半。
而可以崇邁世教,使有志者興起,不亦可乎!」人服其言。
卓然自命之器,世所實難。
獎誘之,無不成就;沮抑之,無不摧敗。
齊謝朓好獎人才,會稽孔闇粗有文章,未為時人所知,孔稚圭嘗令其草讓表以示脁。
朓嗟歎良久,自折簡寫之,語稚圭曰:「此子聲名未立,應共獎成,無惜齒牙餘論。
」雖所取止在文藝,然可為前輩汲引後進之法。
陳瓘,字此錫,性甚謙和,與物無競,對人議論,多取人善。
雖短,未嘗面折,微言警之;人多退省愧服。
尤好獎勵後輩,一言一行,茍有可取者,即譽美傳揚,謂已不及。
官至宰相。
王陽明先生有雲:「大凡朋友固以責善為貴,然必箴規指摘處少,誘掖獎勸意多,方是。
」先輩又雲:「語人之短不曰直。
」深足破人似是而非之見。
文征明,性不喜聞人過,有欲道及者,必巧以他端易之,使不得言。
終其身以為恒。
昔馬伏波誡兄子曰:「吾願汝曹聞人有過,如聞父母之名,耳可得聞,口不可得而言也。
」至龜山楊先生則曰:「口固不可得而言,耳亦不可得而聞也。
」與衡山所操,同出一頭地。
又先輩有雲:「捏造歌謠,非惟不當作,且不當聽。
徒損心術,長浮風耳!若一聽之,則清淨田中,亦下一不清淨種子矣!」此言最為入微。
祝期生,好讦人短,又好誘人為非。
人有貌陋者,譏笑之;俊美者,調嘲之。
愚昧者,诳侮之;智能者,評品之。
貧者,鄙薄之;富者,讪謗之。
官僚讦其陰私,士友發其隐曲。
見人奢侈,譽為豪士;見人狠毒,贊為辣手。
人談佛理,目為齋公;人談儒行,嗤為僞學。
人言一善言,則曰:「渠口中雖如此,心上未必如此。
」人行一善事,則曰;「這件事既做,那件事如何不做?」亂持議論,颠倒是非。
晚年忽病舌黃,必須針刺出血升許乃已。
一歲之間,發者五七次,苦不可言。
竟至舌枯而死。
姚若侯曰:「嗟乎!期生之舌,美舌也。
使竭其舌才而善用之,必能宣揚大教,勸化無邊。
其舌上青蓮花,且彌天蓋地矣!天生美才,何可易得,而竟以枯死,惜哉!夫舌有二業:恣殺物命,以供饕餮,是謂入業。
惡言邪論,惑人害人,是謂出業。
然入業猶曰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