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心雜言
關燈
小
中
大
子,患失者屈己于富貴。
大丈夫見善明,故重名節于泰山,用心剛,故輕生死如鴻毛。
父善教子者,教于孩提。
君善責臣者,責于冗賤。
葢嗜欲可以奪孝,富貴可以奪忠。
為善易避為善之名,難。
不患人易,(案此句疑有脫文)犯而不校,難。
渉世應物,有以橫逆加我者,譬由行草莽中,荊棘之在衣,徐行緩解而已。
所謂荊棘者,亦何心哉!如是則方寸不勞,而怨可釋。
以言傷人者,利如刀斧。
以術害人者,毒如虎狼。
言不可不擇,術不可不擇也。
古人畏四知者,謂天地彼我必有一知者,不得不畏。
況處八達之衢,為萬目所視,畏乎所當畏,行乎所無畏可也。
誠無悔,恕無怨,和無仇,忍無辱。
為子孫作富貴計者,十敗其九。
為人作善方便者,其後受惠。
耳不聞人之非,目不視人之短,口不言人之過,庻幾為君子。
為善不求人知者,謂之陰德。
故其施廣,其惠博,天報必豐。
是故聖人惡要譽,君子恥姑息。
仁言不如仁心之誠,利近不如利逺之博,仁言或失于口,惠利近或幾于姑息。
智大心勞者,狂。
力小任重者,踣。
知過之為過者,恐懼不敢為。
不知過之為過者,殺身而後已。
攫金于市者,欲心勝而不知有羞惡。
求珠于淵者,利心專而不顧其沉溺。
晝之所為夜,必思之,有善則樂,有過則懼,君子人也。
晝之所為夜,不敢思行險蹈禍,以苟僥幸,其小人之徒欤。
沽虛譽于小人,不若受之于天。
遺貨财于子孫,不若周人之急。
私心勝者,可以滅公。
為己重者,不知利物。
不欺,不吝,不隘,不強者,可與人為徒。
禮義亷恥可以律己,不可以繩人。
律己則寡過,繩人則寡合,寡合則非渉世之道,是故君子責己,小人責人。
德有餘而為不足者,謙。
财有餘而為不足者,鄙。
愚勝智,拙勝巧,讷勝辯,知此者,全身。
昩此者,蹈禍。
合天地者,或不能周人情。
圖近利者,必知其無逺慮。
塊土不能障狂瀾,匹夫不能振頹俗。
蘇張通六國,而皆合。
孔孟走天下,而不遇。
易進難,入王霸之道,豈止如霄壤。
陶淵明無功德以及人,而名節與古忠臣義士等。
何耶?豈顔氏子以退為進,寗武子愚不可及之徒欤! 巧辯者,與道多悖。
拙讷者,渉世必踈。
寜踈于世,不可悖于道。
華藻見于外者,謂之文。
今古積于中者,謂之學。
苟見道不明,用心不正,徒隻以文過飾非,所以在德行言語政事之下。
求師問友,急于教子弟者,始于章句中。
于文彩終于科第。
所謂入孝出悌,泛愛親仁,則瞢然如冥行,豈不違吾宣聖之言乎人。
性如水,曲直方圓随所寓,善惡邪正随所習,富貴聲色皆就下,不勞習者也。
若非見善明,用心剛強,忍力行,則決堤壞防,不流蕩者,幾希。
責越人以鞍馬,強胡人以舟楫,其猶詢民瘼于貴遊,索寳玩于寒士,艱哉! 用不節财,何以豐民,不蘓國,何以足? 君容而斷,臣恪而忠,父嚴而慈,子孝而敬,兄愛而訓,弟恭而勞,夫和而莊,婦貞而順,人倫之道,盡矣!處内以睦,處外以義,檢身以正,交際以誠,行己之道至矣。
飽藜苋者鄙膏粱,樂貧賤者薄富貴,安義命者輕死生,逺是非者惡臧否。
不欺暗室者,肯自欺于心乎?不媿屋漏者,肯有媿于人乎?不欺于心,無媿于人,庻幾可以希君子。
外重者内輕,故保富貴而喪名節。
内重者外輕,故守道義而樂貧賤。
愛親者,保其身。
愛君者,輕其位。
飽肥甘、衣輕暖,不知節者損福。
廣積聚、驕富貴,不知止者殺身。
窮不易操,達不患失,非見善明,用心剛者不能。
身之中有小疾痛,則醫蔔雜進,愈而後已。
殊不知烹宰物,命以快口腹,豈不甚于己之疾痛乎?戒之哉!戒之哉! 人有過失,己必知之,己有過失,豈不自知,喜是非者檢人,畏憂患者檢身。
人以巧勝天,天以直勝人、小人。
詐而巧,似是而非,故人悅之者。
衆君子誠而拙,似迃而直,故人知之者寡。
君子小人不并用,如熏莸不同噐。
用君子,則逺小人。
用小人,則害君子。
舜耕于歴山,伊尹耕于莘野,聖賢力田,見于經傳。
後世以文學明道,其弊至于菽麥不分,豈止不知稼穑艱難也! 哀哉!人以麟鳯比君子,以豺狼比小人,徒論其表耳。
麟鳯能瑞世,而不能移風易俗,君子能厚風俗,緻太平,以來麟鳯。
豺狼能害人,其狀易别,人得以避之。
小人深情厚貌,毒人而不可防,閑豺狼之不若也。
善惡之報速,則人畏而為善。
天網雖勿漏,恐太踈,則流中下之性。
少不勤苦,老必艱辛,少不伏勞,老不安逸。
明出處者,可以保身。
輕死生者,可以守節。
梁棟朽者,屋傾。
賢不肖分者,國治。
上節下儉者,财用足。
本重末輕者,天下平。
輕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寛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無常德者,不可以作醫,存亡所系
大丈夫見善明,故重名節于泰山,用心剛,故輕生死如鴻毛。
父善教子者,教于孩提。
君善責臣者,責于冗賤。
葢嗜欲可以奪孝,富貴可以奪忠。
為善易避為善之名,難。
不患人易,(案此句疑有脫文)犯而不校,難。
渉世應物,有以橫逆加我者,譬由行草莽中,荊棘之在衣,徐行緩解而已。
所謂荊棘者,亦何心哉!如是則方寸不勞,而怨可釋。
以言傷人者,利如刀斧。
以術害人者,毒如虎狼。
言不可不擇,術不可不擇也。
古人畏四知者,謂天地彼我必有一知者,不得不畏。
況處八達之衢,為萬目所視,畏乎所當畏,行乎所無畏可也。
誠無悔,恕無怨,和無仇,忍無辱。
為子孫作富貴計者,十敗其九。
為人作善方便者,其後受惠。
耳不聞人之非,目不視人之短,口不言人之過,庻幾為君子。
為善不求人知者,謂之陰德。
故其施廣,其惠博,天報必豐。
是故聖人惡要譽,君子恥姑息。
仁言不如仁心之誠,利近不如利逺之博,仁言或失于口,惠利近或幾于姑息。
智大心勞者,狂。
力小任重者,踣。
知過之為過者,恐懼不敢為。
不知過之為過者,殺身而後已。
攫金于市者,欲心勝而不知有羞惡。
求珠于淵者,利心專而不顧其沉溺。
晝之所為夜,必思之,有善則樂,有過則懼,君子人也。
晝之所為夜,不敢思行險蹈禍,以苟僥幸,其小人之徒欤。
沽虛譽于小人,不若受之于天。
遺貨财于子孫,不若周人之急。
私心勝者,可以滅公。
為己重者,不知利物。
不欺,不吝,不隘,不強者,可與人為徒。
禮義亷恥可以律己,不可以繩人。
律己則寡過,繩人則寡合,寡合則非渉世之道,是故君子責己,小人責人。
德有餘而為不足者,謙。
财有餘而為不足者,鄙。
愚勝智,拙勝巧,讷勝辯,知此者,全身。
昩此者,蹈禍。
合天地者,或不能周人情。
圖近利者,必知其無逺慮。
塊土不能障狂瀾,匹夫不能振頹俗。
蘇張通六國,而皆合。
孔孟走天下,而不遇。
易進難,入王霸之道,豈止如霄壤。
陶淵明無功德以及人,而名節與古忠臣義士等。
何耶?豈顔氏子以退為進,寗武子愚不可及之徒欤! 巧辯者,與道多悖。
拙讷者,渉世必踈。
寜踈于世,不可悖于道。
華藻見于外者,謂之文。
今古積于中者,謂之學。
苟見道不明,用心不正,徒隻以文過飾非,所以在德行言語政事之下。
求師問友,急于教子弟者,始于章句中。
于文彩終于科第。
所謂入孝出悌,泛愛親仁,則瞢然如冥行,豈不違吾宣聖之言乎人。
性如水,曲直方圓随所寓,善惡邪正随所習,富貴聲色皆就下,不勞習者也。
若非見善明,用心剛強,忍力行,則決堤壞防,不流蕩者,幾希。
責越人以鞍馬,強胡人以舟楫,其猶詢民瘼于貴遊,索寳玩于寒士,艱哉! 用不節财,何以豐民,不蘓國,何以足? 君容而斷,臣恪而忠,父嚴而慈,子孝而敬,兄愛而訓,弟恭而勞,夫和而莊,婦貞而順,人倫之道,盡矣!處内以睦,處外以義,檢身以正,交際以誠,行己之道至矣。
飽藜苋者鄙膏粱,樂貧賤者薄富貴,安義命者輕死生,逺是非者惡臧否。
不欺暗室者,肯自欺于心乎?不媿屋漏者,肯有媿于人乎?不欺于心,無媿于人,庻幾可以希君子。
外重者内輕,故保富貴而喪名節。
内重者外輕,故守道義而樂貧賤。
愛親者,保其身。
愛君者,輕其位。
飽肥甘、衣輕暖,不知節者損福。
廣積聚、驕富貴,不知止者殺身。
窮不易操,達不患失,非見善明,用心剛者不能。
身之中有小疾痛,則醫蔔雜進,愈而後已。
殊不知烹宰物,命以快口腹,豈不甚于己之疾痛乎?戒之哉!戒之哉! 人有過失,己必知之,己有過失,豈不自知,喜是非者檢人,畏憂患者檢身。
人以巧勝天,天以直勝人、小人。
詐而巧,似是而非,故人悅之者。
衆君子誠而拙,似迃而直,故人知之者寡。
君子小人不并用,如熏莸不同噐。
用君子,則逺小人。
用小人,則害君子。
舜耕于歴山,伊尹耕于莘野,聖賢力田,見于經傳。
後世以文學明道,其弊至于菽麥不分,豈止不知稼穑艱難也! 哀哉!人以麟鳯比君子,以豺狼比小人,徒論其表耳。
麟鳯能瑞世,而不能移風易俗,君子能厚風俗,緻太平,以來麟鳯。
豺狼能害人,其狀易别,人得以避之。
小人深情厚貌,毒人而不可防,閑豺狼之不若也。
善惡之報速,則人畏而為善。
天網雖勿漏,恐太踈,則流中下之性。
少不勤苦,老必艱辛,少不伏勞,老不安逸。
明出處者,可以保身。
輕死生者,可以守節。
梁棟朽者,屋傾。
賢不肖分者,國治。
上節下儉者,财用足。
本重末輕者,天下平。
輕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寛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無常德者,不可以作醫,存亡所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