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記析疑卷十九
關燈
小
中
大
學之時則修其正業退息之時則遊于藝
多其訊言及于數
不能罕譬而喻故多其訊不能約而達故言及于數理明則言約而達若循誦習傳而胷中實無所主
以此待問則有反覆敷言遊移枝蔓而指意終不可明者故曰言及于數也
進而不顧其安使人不由其誠教人不盡其材
若誠心望學者之進則進之必顧其安不顧其安即不由其誠即材之所以不盡也
夫然故隠其學而疾其師苦其難而不知其益也惟教者不顧其安而求之也佛故學者匿其不知之實而冒為知匿其不能之實而冐為能所謂隠其學也
當其可之謂時不陵節而施之謂孫
舊説二句義無别當其可者十歳學書計十二學樂誦詩年力可任則及時而授也不陵節者春誦夏弦秋禮冬書前業未終不更授以他務也若雜然并授是陵其節而必至兩無所成矣故曰雜施而不孫則壊亂而不修
燕朋逆其師燕辟廢其學
燕安也安于朋比之人則必至于逆其師安于邪僻之事則必至于廢其學
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
于力行則道以前路而不牽以迫促之于立志則強以進取而不抑以畏阻之于緻知則開其端緒而不達以使自得之
道而弗牽則和
牽謂曵之使前也導以前路而不牽則知教者望其行而操之不蹙其愠心化而為和矣
強而弗抑則易
學者之所知所能不可強而志則不可不強恺以強教之是也學者之所行所言可抑而志則不可抑強之猶恐其不能進取而或抑之則重以為難而自沮防矣
善歌者使人繼其聲善教者使人繼其志
管?律度成數可循而善歌者則必有心通神遇之妙使聞者入耳而動心然後有繼其音者術業記問教法有定而善教者則必有深造自得之處使學者傾心而鄉道然後有繼其志者故盡乎師道者惟孔孟次則程朱是以其教至今不廢而志可繼也
防而臧
防者防辭相感動無用正言極論也臧者即人之心聞者皆知其善也
能為長然後能為君
凡為長者于所屬之吏必知其職業之難易并知其才質之美惡然後能使喻己之志如臂指之使而事不曠于所治之民必知其生理之難易并知其習俗之美惡然後能使喻上之教如風草之偃而化可成至于君不過所屬所治者愈多而所喻愈博其道實無二也
善問者如攻堅木先其易者後其節目及其久也相説以解不善問者反此
木之有節處似目最堅而難攻相説以解即以攻木言與莊子所謂斵輪徐則甘而不固甘字義畧同蓋攻而不入如相苦者及順理而解如相説也 待其從容仍以鐘聲言不應攻木雜出正義且後其節目語意亦未終相説以解下承以不善問者反此則非謂相證而曉解明矣
待其從容然後盡其聲
從容悠裕也必悠裕聲乃得盡尚書從容以和
古之學者比物醜類鼓無當于五聲五聲弗得不和水無當于五色五色弗得不章學無當于五官五官弗得不治師無當于五服五服弗得不親
執一物以求其理未必能盡是物之理也比方衆物則彼此互證而理無不盡矣下四者皆外若無涉而中實相資之喻窮理者知此然後能參互衆理以盡其變也
君子曰大徳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約大時不齊察于此四者可以有志于本矣
上節求之于萬殊以觀其防通此節探之于一本以成其變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