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傳卷十八
關燈
小
中
大
王十已五年】十有七年【晉景八齊頃七衞穆八蔡文二十卒鄭襄十三曹宣三陳成七?桓四十五宋文十九秦桓十三楚莊二十二】
春王正月庚子許男錫我卒音注【昭公卒子靈公立】
丁未蔡侯申卒音注【文公卒子景侯固立】
夏葬許昭公葬蔡文公
【日卒書名赴而得禮記之詳也葬而不月其畧在内宣公為國務華而無忠信誠慤之心計利而不知禮義邦交之實哀死送終獨厚于齊而利害不切其身者皆阙如也大則薄其君親次則忽于盟主又其次若秦若衞若滕雖來告訃怠于禮而不防也比事以觀義自見矣】
六月癸卯日有食之
己未公防晉侯衞侯曹伯邾子同盟于斷道音注【斷道晉地斷音短同盟至新城而再見斷道之後不曰同盟者寡矣】
【書同盟者志同欲也大國率之小國畏威而從命非同欲也小國訴之大國勉強而應焉非同欲也若斷道之盟諸侯同心謀欲伐齊釋其忿怒非有不得已而要之者也或以為防同天子之事築宮為壇設方明如方嶽之盟故書同疑其說之誤矣】
秋公至自防
冬十有一月壬午公弟叔肸卒音注【肸許乙反】
【稱弟得弟道也稱字賢也何賢乎叔肸宣弑而非之也非之則胡為不去也兄弟無絶道故雖非之而不去也與之财則曰我足矣終身不食宣公之祿君子以是為通恩也論情可以明親親言義可以厲不軌所以取貴乎春秋書曰公弟而稱字以表之也公子為正大夫而書卒貴也不為大夫而特書卒賢也或以為叔肸寵弟在宣公有私親之愛故生而賜氏俾世其卿與季友仲遂比則其說誤矣誠使叔肸有寵生而賜氏則是貴戚用事之卿豈有不見于經者齊年鄭語在外之見于經者季友仲遂在内之見于經者勢必與聞政事執國命矣況宣公之時煩于聘問防朝之禮遂蔑季孫歸父交于鄰國衆矣而獨叔肸不與焉其非生而賜氏俾世其卿亦明矣】
【庚定王十午六年】十有八年【晉景九齊頃八衛穆九蔡景公固元年鄭襄十四曹宣四陳成八?桓四十六宋文二十秦桓十四楚莊二十三卒】
春晉侯衞世子臧伐齊
【保國以禮為本者也齊頃公不謹于禮自己緻冦所謂國必自伐而後人伐之矣諸侯上卿皆執國命取必于其君以行其克伐怨欲之私故盟于斷道師于陽谷大戰于鞌逞其志而後止春秋詳書于策見伐與伐者之罪皆可以為鑒矣】音注【鞌音安】
公伐?音注【自是不書君将征伐在大夫也 宣公而下征伐在大夫是故自伐邾取繹凡取皆不書其人自伐?凡伐皆不書公】
夏四月
秋七月邾人戕鄫子于鄫音注【戕音牆】
【戕者殘賊而殺之也于鄫者刺臣子不能救君難也夷貉無城郭宮室百官有司單車使者直造其廬帳虜其酋長者則有之矣中國則重門擊柝防陛等威侍衞守禦之嚴奚至于坐使其君為邾人殘賊殺之而莫禦乎邾人蓋嘗執鄫子用之則不共戴天之世讐也既不能複又使邾人得造其國都而戕殺其君曰于鄫者所以深責鄫之臣子至此極也】音注【貉音麥】
甲戌楚子旅卒音注【莊王卒子共王立楚始書卒】
【楚僭稱王降而稱子者是仲尼筆之也其不書葬者恐民之惑而避其号是仲尼削之也若楚若吳若徐皆自王降而稱子若滕自侯降而稱子若?自伯降而稱子四夷雖大皆曰子其降而稱子者貶之也或謂春秋不擅進退諸侯亂名實則非矣述天理正人倫此名實所由定也奚名為亂哉】
公孫歸父如晉
【宣公因齊得國故刻意事之雖易世猶未怠也及頃公不能謹禮怒晉魯上卿而郤克當國決策讨之晉方強盛齊少懦矣于是背齊而事晉其于邦交以利為向背無忠信誠慤之心者也按左氏歸父欲去三桓以張公室與公謀而聘于晉欲以晉人去之夫輕于背與國易于謀大家而不知其本未有能成而無悔也然則公室不可張乎務引其君當道正心以正朝廷禮樂刑政自己出也其庶防乎必欲倚外援以去之是去疥痬而得腹心之疾也庸愈哉】
冬十月壬戌公薨于路寝
歸父還自晉至笙遂奔齊音注【笙魯境也】
【仲尼稱孟莊子之孝其不改父之臣與父之政是難能也又曰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夫仁人孝子于其父之臣非有大不可如晉悼公于夷羊五之屬必存始終進退之禮而不遽也歸父以君命出使未返而君薨在聘禮有執圭複命于殡之文升自西階子臣皆哭情亦戚矣今宣公猶未殡而東門氏逐忍乎哉書曰歸父還自晉者已畢事之詞也至笙遂奔齊者罪成公君臣死君而忘父逐之亟也谷梁子曰捐殡而奔其父之使者是亦奔父也得經意矣君薨家遣方寸宜亦亂而造次颠沛不失禮焉非志于仁者弗能也詞繁而不殺歸父之善自着矣比事以觀則見當國者有無君之心此春秋所以作不可不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