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
關燈
小
中
大
仲遂如齊有疾而複非禮也故書複以示貶禮卿卒不繹有事於太廟仲遂卒而繹亦非禮也故書繹以示譏一譏一貶特假仲遂之卒以垂訓後人焉又安得不書其卒乎然則曷為獨卒公子遂而不卒公子翬翬於隐之篇兩書翬帥師而不卒公子春秋貶之者疾其專以其先有無君之心而後動於惡也乃於桓之篇獨稱公子以譏桓則弑君之辠歸焉矣惡乎歸歸諸桓或謂翬未弑君而先貶為太早以駁公羊【啖助之說】此不達春秋之義者也易曰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來者漸矣由辨之不早辨也春秋辨之早故先貶之於未弑之初且遂之殺惡及視也其事顯故季孫行父叔孫得臣皆得與聞而為之黨翬之弑君也其事隐故惟桓知之餘人莫得聞春秋獨於其事之隐者而先辨之此履霜之戒也孰謂貶之太早哉仲遂之卒以事而書此春秋之所不卒者以事而卒之也如其無事則亦與翬同不卒而已春秋之例夫豈一端此不卒者而以事卒之仍與不卒者等則卒遂不卒翬又何疑大夫喪當祭必告古禮也或謂祭尚誠一君當祭大夫喪不以聞祭畢而後聞為此說者蓋不知古之人重死并不知古君臣股肱心膂一體之恩情而視其臣如草芥者也當祭聞大夫喪去樂卒事不獨叔弓涖事為然凡大夫之喪皆然故傳言涖事而經不書惟書叔弓卒以此春秋大夫出奔不卒弑君不卒出奔不卒其位絶也弑君不卒其辠大也雖然例之中猶有義焉出奔不卒而卒公孫敖以其有後也有後故歸喪歸喪故書卒弑君不卒而卒公子遂以其有事也有事故如齊如齊故書卒翬惟一見於桓之篇莫知其死在何年蓋安居無事而死於其卿之位恩雖厚禮雖隆君子仍削之而不卒可知矣然則公子慶父有後者也曷為不卒吾所謂有後者謂其有賢子足以蓋前人之愆且敖之辠不及不祀特以其子之毀而請故追書其卒以加恩魯秉周禮此非禮之存於筞者哉共仲之辠尤大於公子牙故春秋卒牙而不卒慶父是時季友秉國皆為之立後非禮也
隐公
三年春王二月己巳日有食之【大衍曆二月己亥大三月己巳小日食杜預造長曆推此己巳乃二月朔】
公羊傳何以書記異也日食則曷為或日或不日或言朔或不言朔曰某月某日朔日有食之者食正朔也其或日或不日或失之前或失之後失之前者朔在前也失之後者朔在後也【日食必在朔在前在後日官失之公羊之說甚明蓋傳自仲尼之徒也】
谷梁傳言日不言朔食晦日也【日官不能定朔故日食在晦】其日有食之何也吐者外壤食者内壤阙然不見其壤有食之者也其不言食之者何也知其不可知知也【壤皆音傷徐邈亦作傷麋信雲齊魯之間謂鑿地出土鼠作宂出土皆曰壤○孔疏雲日食者月掩之也有雖交會而不食或有頻交而食自隐元年至哀二十七年惟三十七食而襄二十二年九月十月頻食二十四年七月八月頻食案漢書本紀高祖即位三年十月十一月晦日頻食則自有頻食之法也】
桓公
三年秋七月壬辰朔日有食之既【大衍曆七月癸亥小八月壬辰大朔日食】
公羊傳既者何盡也【谷梁雲既者盡也有繼之辭也】
十有七年冬十月朔日有食之【長曆推是年十月庚午朔日食大衍曆十月庚子大十一月庚午小朔日食】
左傳冬十月朔日有食之不書日官失之也天子有日官諸侯有日禦日官居卿以底日禮也日禦不失日以授百官于朝
莊公
十有八年春王三月日有食之【長曆推是年三月癸未朔不入食限大衍曆三月癸醜大四月癸未小五月壬子大日食沈存中曰春秋日食三十六後世曆家推驗精者不過二十六本朝衛樸得三十五獨莊十八年三月古今算不入食限】
谷梁傳不言日不言朔夜食也何以知其夜食也曰王者朝日
二十有五年六月辛未朔日有食之鼓用牲于社【大衍曆閏六月辛未大日食】
左傳二十五年夏六月辛未朔日有食之鼓用牲于社非常也【杜預以長曆推是年實七月辛未朔一行以大衍曆推辛未乃閏六月朔】唯正月之朔慝未作日有食之於是乎用币于社伐鼓于朝凡天災有币無牲非日月之眚不鼓【文十五年傳日有食之天子不舉伐鼓于社然則鼓于社者天子之禮而魯用之失等威之道矣】公羊傳日食則曷為鼓用牲于社求乎隂之道也以朱絲營社或曰脅之或曰為闇恐人犯之故營之
谷梁傳言日言朔食正朔也鼓禮也用牲非禮也天子救日置五麾陳五兵五鼓諸侯置三麾陳三兵三鼓大夫擊門士擊柝言充其陽也
二十有六年冬十有二月癸亥朔日有食之
三十年九月庚午朔日有食之鼓用牲于社【大衍曆十月庚午大日食長曆是年閏二月】
僖公
五年九月戊申朔日有食之
十有二年春王三月庚午日有食之【大衍曆三月辛未小五月庚午小日食長曆推是年閏二月】
十有五年夏五月日有食之【長曆五月壬子朔不入食限大衍曆四月癸醜大日食五月癸未小】
文公
元年二月癸亥日有食之【大衍曆二月甲午小三月癸亥大日食長曆閏三月傳曰於是閏三月非禮也孔疏漢書律曆志文元年距僖五年辛亥二十九歲閏餘十三閏當在十一月後今三月即置閏太在前杜預謂僖三十年閏九月文二月閏正月則閏當在僖末年而於今年置閏太在後大衍曆是年閏十二月】
十有五年六月辛醜朔日有食之鼓用牲于社
宣公
八年秋七月甲子日有食之既【長曆七月乙未朔甲子乃三十日皆不入食限大衍曆閏五月丁酉小七月甲子朔日食程公說曰長曆自僖十二年至文元年五年一閏者二四年一閏者三失三閏焉又自文十六年至宣十年四年一閏者又三失一閏焉】
十年夏四月丙辰日有食之【長曆四月丙辰朔是年又閏五月大衍曆四月丙辰大日食】
十有七年六月癸卯日有食之【長曆六月癸卯朔大衍曆五月乙亥朔日食六月甲辰大】
成公
十有六年六月丙寅朔日有食之
十有七年十有二月丁巳朔日有食之【經十一月壬申聲伯卒範氏曰據十二月丁巳朔十一月無壬申長曆壬申在十月五日是年閏十二月傳閏月乙卯晦大衍曆閏六月庚寅非也一年安得兩閏乎又雲丁巳朔在十一月】
襄公
十有四年二月乙未朔日有食之
十有五年秋八月丁巳日有食之【長曆七月丁巳朔日食大衍曆同】二十年冬十月丙辰朔日有食之
二十有一年九月庚戌朔日有食之冬十月庚辰朔日有食之【大衍曆閏二月甲申小九月庚戌朔日食十月庚辰朔日在黃道角四度弱非食限長曆是年閏八月】
二十有三年春王二月癸酉朔日有食之
二十有四年秋七月甲子朔日有食之既八月癸巳朔日有食之【大衍曆七月甲子朔日食八月癸巳朔日在黃道星二度弱非日限長曆是年閏三月孔疏謂凡交前十五度交後十五度并是食竟去交遠則日食漸少去交近則日食漸多正當交則日食既而無頻月食法案漢文帝三年十月晦十一月晦日頻食與高祖三年十月十一月晦日頻食同則是漢初三十年中日頻食者再後此未聞當考】
二十有七年冬十有二月乙卯朔日有食之【長曆十一月乙亥朔日食大衍曆同】
左傳十一月乙亥朔日有食之辰在申司曆過也再失閏矣
昭公
七年夏四月甲辰朔日有食之【左氏有傳】
十有五年六月丁巳朔日有食之【大衍曆五月丁巳大朔日食長曆是年閏九月】
十有七年夏六月甲戌朔日有食之【大衍曆五月丙午朔大日食黃道婁四度閏月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