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關燈
小
中
大
者五王室不赴諸侯不會故也志崩九者平王桓王惠王襄王匡王定王簡王靈王景王書葬五者桓王襄王匡王簡王景王其莊王僖王頃王三者不志崩明王室不赴】
秋八月曹伯襄卒冬葬曹桓公
十有三年夏五月壬午陳侯朔卒邾子籧篨卒【邾文公之卒也公使吊焉不敬邾人來讨伐我南鄙則魯不會葬可知】
十有四年【是年頃王崩在位六年左傳頃王崩周公閲與王孫蘇争政故不赴不赴則不書懲不敬也】夏五月乙亥齊侯潘卒【不書葬者潘立儲嗣不明至使臨葬更相簒弑或雲商人乃桓公子而何休雲乍欲立舍乍欲立商人似以商人為昭公子何氏不信左傳故也】十有八年【匡王四年】春王二月丁醜公薨于台下秦伯罃卒六月癸酉葬我君文公
宣公
二年冬十月乙亥天王崩【匡王在位六年崩定王立】
三年春王正月葬匡王【四月而葬速】冬十月丙戌鄭伯蘭卒葬鄭缪公
四年春王正月秦伯稻卒【世本秦共公】
九年九月辛酉晉侯黑臀卒于扈【何氏休謂不書葬者故簒也】公羊傳扈者何晉之邑也諸侯卒其封内不地此何以地卒于會【九月會于扈】故地也未出其地故不言會也
谷梁傳其地於外也其日未踰竟也
冬十月癸酉衛侯鄭卒
十年夏四月己巳齊侯元卒六月公孫歸父如齊葬齊惠公
十有二年春葬陳靈公【十年五月癸巳陳夏徵舒弑其君平國】
公羊傳讨此賊者非臣子也何以書葬君子辭也楚已讨之矣臣子雖欲讨之而無所讨也
十有四年夏五月壬申曹伯夀卒秋九月葬曹文公十有七年春王正月庚子許男錫我卒丁未蔡侯申卒夏葬許昭公葬蔡文公
十有八年秋七月甲戌楚子旅卒【旅谷梁作呂】
公羊傳何以不書葬吳楚之君不書葬辟其号也
冬十月壬戌公薨于路寝
成公【成公元年定王十有七年】
元年二月辛酉葬我君宣公
二年八月壬午宋公鮑卒庚寅衛侯遬卒【遬左谷二傳作速】左傳八月宋文公卒九月衛穆公卒
三年春王正月辛亥葬衛穆公二月乙亥葬宋文公四年三月壬申鄭伯堅卒夏四月葬鄭襄公
五年冬十一月己酉天王崩【定王在位二十一年崩簡王立】
左傳十一月己酉定王崩【經蟲牢盟在後傳在前必有一誤】
六年夏六月壬申鄭伯費卒【左傳鄭悼公卒】
九年秋七月丙子齊侯無野卒冬十有一月葬齊頃公
十年五月丙午晉侯獳卒【何氏雲不葬者殺大夫趙同趙括】
十有三年夏五月曹伯廬卒于師【是月公會晉侯宋公衛侯鄭伯曹伯邾人滕人伐秦而不言其地故曰卒于師】
左傳五月丁亥晉侯以諸侯之師及秦師戰于麻隧秦師敗績獲秦成差及不更女父曹宣公卒于師師遂濟泾及侯麗而還
谷梁傳闵之也公大夫在師曰師在會曰會
冬葬曹宣公【谷梁傳葬時正也】
左傳曹人使公子負刍守使公子欣時逆曹伯之喪秋負刍殺其太子而自立也諸侯乃請讨之晉人以其役之勞請俟他年冬葬曹宣公既葬子臧将亡國人皆将從之成公乃懼告辠且請焉乃反而緻其邑
十有四年春王正月莒子朱卒【莒子書卒者二弑者二皆不書葬】冬十月庚寅衛侯臧卒秦伯卒【桓公】
十有五年春王二月葬衛定公夏六月宋公固卒秋八月庚辰葬宋共公
谷梁傳月卒日葬非葬者也此其言葬何也以其葬共姬不可不葬共公也葬共姬則其不可不葬共公何也夫人之義不踰君也為賢者崇也
十有六年夏四月辛未滕子卒【左傳滕文公卒何氏休曰滕始卒于宣公日于成公不名邾婁始卒于文公日于襄公名俱葬于昭公是以知滕小】
十有七年十有二月丁巳朔邾子貜且卒
十有八年【簡王十有三年 竹書簡王十三年楚共王會宋平公于湖陽案左傳是年楚子伐宋取朝郏侵城郜取幽丘伐彭城而納魚石焉未聞與宋平公會于湖陽也】八月己醜公薨于路寝十有二月丁未葬我君成公
襄公
元年九月辛酉天王崩【簡王在位十有四年崩靈王立】
二年春王正月葬簡王六月庚辰鄭伯睔卒
四年春王三月己酉陳侯午卒秋七月戊子葬陳成公
六年春王三月壬午?伯姑容卒秋葬?桓公左傳六年春杞桓公卒始赴以名同盟故也【孔疏僖二十三年杞成公卒用夷禮書?子卒不名世本?桓公乃成公之弟成公卒而桓公立至此七十一年】
七年十有二月公會晉侯宋公陳侯衛侯曹伯莒子邾子于鄬鄭伯髠頑如會未見諸侯卒于鄵【髠頑公谷二傳作髠原鄵二傳作操 鄭僖公之卒于鄵也三傳皆言弑而春秋不書何也春秋天子之事直書弑其君者春秋臨天下之辭不然一國之至尊本無弑道安得直稱弑哉故告則書不告則否告者告亂也必先告于天子及同盟之國天子必先命訝士往而成之成之者聽而斷之然後首從分焉如晉弑靈公趙盾為首趙穿為從書其首不書其從故曰晉趙盾弑其君夷臯如首從未分則稱國莒弑其君庶其晉弑其君州蒲是也如其首賤者稱人賤之賤者稱盜如不告亂而告終則因其赴辭而書卒豈獨鄭僖一人而已乎】
八年夏葬鄭僖公
左傳鄭僖公将會于鄬子驷相及鄵子驷使賊夜弑僖公而以瘧疾赴于諸侯簡公生五年奉而立之【僖公子】
公羊傳操者何鄭之邑也諸侯卒其封内不地此何以地隐之也何隐爾弑也孰弑之其大夫弑之曷為不言其大夫弑之為中國諱也曷為為中國諱鄭伯将會諸侯于鄬其大夫谏曰中國不足歸也則不若與楚鄭伯曰不可其大夫曰以中國為義則伐我喪【據城虎牢】以中國為強則不若楚於是弑之鄭伯髠原何以名傷而反未至乎舍而卒也未見諸侯其言如會何緻其意也賊未讨何以書葬為中國諱也
谷梁傳未見諸侯其曰如會何也緻其志也禮諸侯不生名此其生名何也卒之名也卒之名則何為加之如會之上見以如會卒也其見以如會卒何也鄭伯将會中國其臣欲從楚不勝其臣弑而死其不言弑何也不使夷狄之民加乎中國之君也其地於外也其日未踰竟也日卒時葬正也
十有二年秋九月吳子乘卒【何氏休曰至此卒者與中國會同本在楚後卒皆不日吳遠于楚】
左傳秋吳子壽夢卒臨於周廟禮也凡諸侯之喪異姓臨於外同姓於宗廟同宗於祖廟同族於祢廟是故魯為諸姬臨於周廟為邢凡蔣茅胙祭臨於周公之廟
十有三年秋九月庚辰楚子審卒【楚共王】
十有五年冬十有一月癸亥晉侯周卒
十有六年春王正月葬晉悼公
左傳秋邾人伐我南鄙【十五年秋】使告于晉晉将為會以讨邾莒晉侯有疾乃止冬晉悼公卒遂不克會十六年春葬晉悼公平公即位改服修官烝于曲沃【周衰禮壞杜預謂既葬除喪悖甚矣】警守而下會于湨梁以我故執邾宣公莒犂比公且曰通齊楚之使
十有七年春王二月庚午邾子瞷卒【瞷左傳作牼】
十有八年冬十月曹伯負刍卒于師【是月公會晉侯宋公衛侯鄭伯曹伯等同圍齊而不言其地故曰卒于師】
谷梁傳闵之也
十有九年春王正月葬曹成公秋七月辛卯齊侯環卒【左傳夏五月壬辰晦齊靈公卒莊公即位是時齊亂太子光位定而後發喪】冬葬齊靈公
二十有三年三月己巳?伯匄卒夏葬?孝公左傳二十三年?孝公卒晉悼夫人喪之平公不徹樂非禮也禮為鄰國阙
二十有五年十有二月吳子谒伐楚門于巢卒左傳吳子諸樊伐楚門于巢巢牛臣曰吳王勇而輕若啓之将親門我獲射之必殪吳子門焉牛臣隐于短牆以射之卒
谷梁傳以伐楚之事門于巢卒也于巢者外乎楚也【不在楚】門于巢乃伐楚也諸侯不生名取卒之名加之伐楚之上者見以伐楚卒也其見以伐楚卒何也古者大國過小國小國必飾城而請辠禮也吳子谒伐楚至巢入其門門人射吳子有矢創反舍而卒古者雖有文事必有武備非巢之不飾城而請辠非吳子之自輕也
二十有六年八月壬午許男甯卒于楚冬葬許靈公【是冬楚子蔡侯陳侯伐鄭而葬許靈公】
左傳許靈公如楚請伐鄭曰師不興孤不歸矣八月卒于楚楚子曰不伐鄭何以求諸侯冬十月楚子伐鄭鄭人不禦寇十二月乙酉入南裡堕其城涉于樂氏門于師之梁縣門發獲九人焉涉于泛而歸而後葬許靈公
二十有八年十有二月甲寅天王崩【靈王在位二十有七年崩景王立左傳王人來告喪問崩日以甲寅告故書之以懲過也】乙未楚子昭卒【楚康王晉博士謝攸孔粲以為乙未閏月之日範甯亦雲然】
二十有九年夏五月庚午衛侯衎卒秋九月葬衛獻公
三十年夏四月蔡世子般弑其君固冬十月葬蔡景公
公羊傳賊未讨何以書葬君子辭也
谷梁傳不日卒而月葬不葬者也卒而葬之不忍使父失民於子也
三十有一年夏六月辛巳公薨于楚宮【左傳公作楚宮何氏休曰公朝楚好其宮歸而作之故名】冬十月滕子來會葬癸酉葬我君襄公
昭公【昭公元年景王四年】
元年六月丁巳邾子華卒秋葬邾悼公冬十有一月己酉楚子麇卒【麇公谷二傳作卷 使赴于鄭曰共王之子圍為長此告終稱嗣之辭】左傳冬楚公子圍将聘于鄭伍舉為介未出竟聞王有疾而還伍舉遂聘十一月己酉公子圍至入問王疾缢而弑之【荀子曰以冠纓絞之】遂殺其二子幕及平夏右尹子幹出奔晉宮廐尹子晳出奔鄭殺太宰伯州犂于郏葬王于郏謂之郏敖
三年春王正月丁未滕子原卒【原公羊作泉】夏叔弓如滕五月葬滕成公
五年秋七月戊辰秦伯卒
公羊傳何以不名秦者夷也匿嫡之名也其名何【據嬰稻名嬰即罃】嫡得之也【獨嬰稻以嫡立】
六年春王正月?伯益姑卒葬秦景公夏葬?文公七年秋八月戊辰衛侯惡卒十有二月癸亥葬衛襄公
八年夏四月辛醜陳侯溺卒【是年春陳侯之弟招殺陳世子偃師】左傳陳哀公元妃鄭姬生悼太子偃師二妃生公子留下妃生公子勝二妃嬖留有寵屬諸司徒招與公子過哀公有廢疾三月甲申公子招公子過殺悼太子偃師而立公子留夏四月辛亥哀公缢
冬十月壬午楚師滅陳執陳公子招放之于越殺陳孔奂葬陳哀公【滅國不葬陳哀公獨書葬似楚靈葬之而告於諸侯也左傳以為陳之臣袁克葬之亦必有據蓋袁克請于楚而楚許焉則仍楚葬之矣】
左傳陳公子招歸罪於公子過而殺之【經書陳人殺其大夫公子過】九月楚公子棄疾帥師奉孫吳【悼太子之子】圍陳宋戴惡會之冬十一月壬午滅陳輿嬖袁克殺馬毀玉以葬楚人将殺之請寘之既又請私私於幄加絰於颡而逃
谷梁傳不與楚滅闵公也【滅國不葬闵之故書葬以存陳】
十年秋七月戊子晉侯彪卒九月叔孫婼如晉葬晉平公十有二月甲子宋公成卒
十有一年春王二月叔弓如宋葬宋平公
十有二年三月壬申鄭伯嘉卒五月葬鄭簡公十有三年冬十月葬蔡靈公【先是八月蔡侯廬歸于蔡】
左傳楚之滅蔡也靈王遷許胡沈道房申於荊焉平王即位既封陳蔡而皆複之禮也隐太子【太子有】之子廬【平侯】歸于蔡禮也悼太子【偃師】之子吳【惠公】歸于陳禮也冬十月葬蔡靈公禮也
谷梁傳變之不葬有三失德不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