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關燈
小
中
大
謂蔡人逐之則慶父亦魯人逐之可知不殺之而逐之是為逸賊宋萬出奔陳宋人力不能讨也故羣公子奔蕭公子禦說奔亳宋萬之黨帥師圍亳而蕭叔大心與羣公子以曹師讨之仍不能殺萬使萬逸奔陳春秋猶書以示譏魯季友力能讨慶父乃不讨而緩追逸賊使慶父出奔莒君子謂季友有無君之心當坐與聞乎弑之辠雖酖叔牙缢慶父其功未足以掩其辠也公羊以為親親之道既名為賊何謂親親失之甚矣谷梁子曰君弑不讨賊則志同志同則書重季友志立僖公其志同乎慶父故魯之亂實季友養成之又為叔牙慶父立後是為三桓其後遂四分公室有王者作其能免于戮乎襄公二十有九年阍弑吳子餘祭不稱盜而稱阍何也周禮墨者使守門劓者使守關宮者使守内刖者使守囿髠者使守積皆刑人也守門謂之阍左傳謂吳人伐越獲俘焉以為阍明非刑人乃俘囚安知其非諜也故春秋備書之以為戒雲【許世子止已見易說故于此不複說】
隐公【隐公三年周平王之五十一年】
三年三月庚戌天王崩【杜預曰周平王也襄二十九年傳曰鄭上卿有事使印段如周會葬今不書葬魯不會】
左傳三年春王三月壬戌平王崩赴以庚戌故書之
公羊傳曷為或言崩或言薨天子曰崩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祿
八月庚辰宋公和卒
左傳宋穆公疾召大司馬孔父而屬殇公焉使公子馮出居于鄭【馮穆公子莊公】八月庚辰宋穆公卒殇公即位
谷梁傳諸侯日卒正也
冬十有二月癸未葬宋缪公【缪左傳作穆古通用】
公羊傳葬者曷為或日或不日不及時而日渴葬也【渴猶急也】不及時而不日慢葬也【慢不以禮】過時而日隐之也【隐猶痛也】過時而不日謂之不能葬也當時而不日正也當時而日危不得葬也此當時何危爾宣公死缪公立【缪公者宣公之弟舍其子而立弟】缪公逐其二子莊公馮與左師勃曰吾立乎此攝也終緻國乎與夷【宣公之子】莊公馮弑與夷故君子大居正宋之禍宣公為之也
谷梁傳日葬故也危不得葬也【元年左傳天子七月而葬同軌畢至諸侯五月同盟至大夫三月同位至士踰月外姻至】
四年春王二月戊申衛州籲弑其君完
五年夏四月葬衛桓公
左傳夏葬衛桓公衛亂是以緩【衛人殺州籲而立晉亂定乃葬桓公】谷梁傳月葬故也
七年春王三月滕侯卒【晉獻公惠公未嘗同盟而卒名赴於周也宿男同盟滕侯?子來朝而卒不名國小而微不能上達於天子故不名君前臣名臣死赴於君必稱名古今之通義也或雲臣子赴君父以名夏殷之禮周人諱名其赴必不以名不以名者謂赴於同盟之國也安有赴於天子而不以名者乎其說不通】
左傳七年春滕侯卒不書名未同盟也凡諸侯同盟於是稱名故薨則赴以名告終稱嗣也以繼好息民謂之禮經
公羊傳何以不名微國也微國則其稱侯何不嫌也春秋貴賤不嫌同号美惡不嫌同辭
谷梁傳滕侯無名少曰世子長曰君狄道也其不正者名也
八年夏六月己亥蔡侯考父卒
谷梁傳諸侯日卒正也
辛亥宿男卒
谷梁傳宿微國也未能同盟故男卒也
八年葬蔡宣公
公羊傳卒何以名而葬不名卒從正【卒當赴告天子君前臣名】而葬從主人【不赴告天子故從臣子辭】卒何以日而葬不日卒赴【赴天子】而葬不告【不告天子】
谷梁傳月葬故也【十有一年冬十有一月壬辰公薨不書葬傳見前】
桓公
五年春正月甲戌己醜陳侯鮑卒
左傳五年春正月甲戌己醜陳侯鮑卒再赴也於是陳亂文公子佗殺太子免而代之【佗桓公弟五父也免桓公太子】公疾病而亂作國人分散故再赴【陳亂先伏于隐之七年十二月作于桓之五年正月六年秋經書蔡人殺陳佗而立厲公甲戌己醜前後相距十六日日異月同杜預以為日異月亦異長曆焉足信乎】
公羊傳曷為以二日卒之怴也【怴者狂齊人語】甲戌之日亡己醜之日死而得【死即屍見漢書謂甲戌亡不知所在己醜乃得其屍】君子疑之故以二日卒之也
谷梁傳鮑卒何為以二日卒之春秋之義信以傳信疑以傳疑陳侯以甲戌之日出己醜之日得不知死之日故舉二日以包也
夏葬陳桓公【明陳佗葬之而魯會葬】
十年春王正月庚申曹伯終生卒夏五月葬曹桓公谷梁傳桓無王其曰王何也正終生之卒也
十有一年夏五月癸未鄭伯寤生卒【桓王十九年】秋七月葬鄭莊公
十有二年八月壬辰陳侯躍卒【厲公也何休以為佗子】冬十有一月丙戌衛侯晉卒【上有丙戌此重書】
谷梁傳再稱日決日義也
十有三年三月葬衛宣公
十有四年冬十有二月丁巳齊侯祿父卒
十有五年三月乙未天王崩【桓王崩莊王立桓王在位二十三年崩魯桓十六年莊王元年在位十有五年魯莊之十有二年莊王崩魯莊之十有三年厘王元年在位五年崩春秋崩葬皆阙杜預以為王室微弱不能下達諸侯非也或謂莊厘崩葬孔子削之其說尤悖為此說者以齊桓尊王為虛文春秋辨名實無實而有名故削之以齊桓尊王為虛文可也乃并其虛文而去之可乎如其說吾恐裂冠毀冕拔本塞源必将無所不至矣且不貶齊桓反削天王之崩葬不亦悖乎】夏四月己巳葬齊僖公
十有七年六月丁醜蔡侯封人卒秋八月癸巳葬蔡桓侯【春秋外諸侯卒稱名臨天下之辭及其葬也稱公臨一國之辭學者好異說以蔡桓稱侯為得禮郢書燕說我無取焉經文之誤其理易知故不複辨】
十有八年夏四月丙子公薨于齊冬十有二月己醜葬我君桓公
莊公【莊公元年莊王四年】
元年冬十月乙亥陳侯林卒
二年春王二月葬陳莊公 冬十有二月乙酉宋公馮卒
三年夏四月葬宋莊公 五月葬桓王【莊王六年】
左傳緩也【七年乃葬故曰緩】
公羊傳此未有言崩者何以書葬蓋改葬也【案宣三年書改蔔此何不書改葬】
谷梁傳曰改葬也改葬之禮缌舉下緬也或曰卻屍以求諸侯天子志崩不志葬必其時也何必焉舉天下而葬一人其義不疑也志葬故也危不得葬也曰近不失崩不志崩失天下也
八年冬十有一月癸未齊無知弑其君諸兒
九年秋七月丁酉葬齊襄公【凡諸侯葬皆曰葬某國某公趙匡曰志我大夫之往會也莊九年秋七月丁酉葬齊襄公先是夏公伐齊後是八月複及齊師戰我大夫不往會可知然則春秋亦有不往會而書葬者矣趙匡又曰會葬禮也凡卒不書葬者皆譏内之不會葬齊襄與我不共戴天之讐我大夫往會其葬可謂禮乎然則齊襄何以書葬齊人讨賊而葬其君我雖不往亦書葬春秋天子之事也趙匡以為魯史故有我不往會不書葬之說豈其然】
十有六年冬十有二月邾子克卒【厘王四年也明年王崩魯莊十七年惠王立魯莊十八年惠王元年】
谷梁傳其曰子進之也
二十有一年夏五月辛酉鄭伯突卒【惠王四年】冬十有二月葬鄭厲公
二十有三年冬十有一月曹伯射姑卒
二十有四年春王三月葬曹莊公
二十有五年夏五月癸醜衛侯朔卒
三十有一年夏四月薛伯卒
三十有二年八月癸亥公薨于路寝
闵公【闵公元年惠王十有六年】
元年夏六月辛酉葬我君莊公【二年秋八月公薨不地不書葬與隐公同】
僖公
四年夏許男新臣卒八月葬許穆公
左傳許穆公卒于師葬之以侯禮也凡諸侯薨于朝會加一等死王事加二等于是有以衮斂谷梁傳諸侯死于國不地死于外地死于師何為不地内桓師也
七年秋七月曹伯班卒冬葬曹昭公
八年冬十有二月丁未天王崩【惠王在位二十五年崩】
左傳七年閏月惠王崩襄王惡太叔帶之難懼不立不發喪而告難于齊八年春盟于洮謀王室也襄王定位而後發喪冬王人來告喪難故也是以緩
九年春王三月丁醜宋公禦說卒【襄王元年】
左傳九年春宋桓公卒未葬而襄公會諸侯故曰子凡在喪王曰小童公侯曰子
公羊傳何以不書葬為襄公諱也【襄公背殡為無哀是則然矣書卒不書葬是愈彰其辠也又焉能諱之】
九月甲戌晉侯詭諸卒【案是年九月戊辰諸侯盟于葵丘甲戌晉侯詭諸卒此公羊經文也左谷二家甲戌誤為甲子杜預妄為之說孔氏亦附會而妄為之疏不滿一笑】
十有二年冬十有二月丁醜陳侯杵臼卒
十有三年夏四月葬陳宣公
十有四年冬蔡侯肸卒
谷梁傳諸侯時卒惡之也【麋信雲肸父哀侯為楚所執肸不附中國常事父讐故惡之】
十有七年冬十有二月乙亥齊侯小白卒
谷梁傳此不正其日之何也其不正前見矣其不正之前見何也以不正入虛國故稱嫌焉爾
十有八年秋八月丁亥葬齊桓公
二十有三年夏五月庚寅宋公茲父卒
左傳夏五月宋襄公卒傷于泓故也
公羊傳何以不書葬盈乎諱也
谷梁傳不葬何也失民也其失民何也以其不教民戰則是棄其師也為人君而棄其師其民孰以為君哉
冬十有一月?子卒【莊二十七年稱伯今稱子蓋為時王所黜】
左傳?成公卒書曰子?夷也不書名未同盟也凡諸侯同盟死則赴以名禮也赴以名則亦書之【謂未同盟】不然則否辟不敏也
二十有四年冬晉侯夷吾卒【文公定位而後告喪】
二十有五年夏四月癸酉衛侯毀卒秋葬衛文公二十有七年夏六月庚寅齊侯昭卒秋八月乙未葬齊孝公
二十有八年六月陳侯款卒
三十有二年夏四月己醜鄭伯接卒【接左谷二傳皆作捷】冬十有二月己卯晉侯重耳卒
三十有三年夏四月癸巳葬晉文公
谷梁傳日葬危不得葬也
冬十有二月乙巳公薨于小寝
谷梁傳小寝非正也
文公【文公元年襄王二十有六年】
元年夏四月丁巳葬我君僖公
左傳葬僖公緩作主非禮也凡君薨卒哭而祔袝而作主特祀于主烝嘗禘于廟【或雲緩作主謂文二年作主故曰緩此說是也杜預乃雲僖公薨在前年十一月經書十二月為誤僖公十月如齊十二月至自齊於是月乙巳日薨何誤之有杜預本不知曆乃依春秋所書日月作長曆及求之不合乃雲是月失閏求之又不合乃雲是年兩失閏魯人覺之一年頓置兩閏其妄如此故改經以就其說妄之妄者也】
五年冬十月甲申許男業卒
六年春葬許僖公八月乙亥晉侯驩卒冬十月葬晉襄公
七年夏四月宋公王臣卒【何注不書葬坐殺大夫不日者内娶略】左傳宋成公卒昭公即位而葬【觀傳似宋亂故不書葬】
八年秋八月戊申天王崩【襄王在位三十有三年崩頃王立文九年頃王元年】九年二月叔孫得臣如京師辛醜葬襄王【八年冬公孫敖如京師吊周喪也不至而複奔莒故九年春毛伯來求金】
左傳莊叔如周葬襄王
公羊傳王者不書葬此何以書不及時書過時書我有往者則書【何注謂使大夫往也惡文公不自往故書葬以起大夫會之】谷梁傳天子志崩不志葬舉天下而葬一人其道不疑也志葬危不得葬也日之甚矣其不葬之辭也【楊士勳曰春秋之世有十二王志崩者九書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