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傳杜解補正卷下

關燈
言多自稱臣猶今人相與言自稱仆也 十五年将禘于武公 按此乃時禘記所謂春禘秋嘗之禘而非五年大祭追逺之禘也二十五年将禘于襄公定八年禘于僖公并同惟是闵二年吉禘于莊公解雲三年喪畢緻新死者之主于廟廟之逺主當遷入祧因是大祭以審昭穆謂之禘 王一嵗而有三年之喪二焉 禮為長子斬衰三年喪妻雖期年而傳曰父必三年然後娶逹子之志也是亦有三年之義在王雖無再娶之禮而其餘哀則同也 一動而失二禮 朱申曰謂求器宴樂 十六年幾為之笑而不陵我 言甯有幾次為之笑而不陵我者乎與十年傳幾千人而國不亾二十四年傳幾如是而不亾郢義同 刑之頗類 類當作纇二十八年解纇戾也 立而無令名之患 立立乎其位 善哉子之言是不有是事其能終乎 傅氏曰人情相與翫習恒不善其終惟有是警戒當能終于好 十七年辰不集于房 今?征 夫子将有異志不君君矣 日者人君之表不救日食是有無君之心解非 故使穆子帥師獻俘于文宮 傅氏曰以告成事冬有星孛于大辰西及漢 八月辰星在西方孛從其西過星東及漢 其與不然乎 邵氏曰其與語辭猶曰其諸 十八年大人患失而惑又曰可以無學 邵氏曰夫必多有是說而後及其大人言不學之俗自下始也患失?違衆而失位也陸氏曰大人懼違衆而失位心志惑亂故徇流俗之說而亦曰可以無學解非 振除火災 振如振衣之振猶火之着于衣振之則去也 過期三日 陸氏曰大叔廟寝之間其庭小不便于搜宜除大叔不忍毀廟故過期三日須子産見之而有後命也解非 此傳與十二年鄭簡公卒将為葬除不毀遊氏之廟乃是一事而傳誤重出又或以為葬或以為搜 許不專于楚鄭方有令政 邵氏曰當是時許遷于葉矣然以舊國故不專心事楚以不專心事楚之許而不禮于方有令政之鄭鄭得晉助而伐之不難矣此所以欲遷許也 許曰餘舊國也 先許遷而鄭得其地成十五年許靈公畏偪于鄭遷于葉鄭人因有舊許之地襄十年東侵及許是也解以為許先鄭封非 十九年紡焉以度而去之 釋文引裴松之注魏志雲古人謂藏為去亦作弆漢書蘇武傳掘野鼠去?實而食之師古曰去謂藏之也陳遵傳皆藏去以為榮師古曰去亦藏也魏志華佗傳去藥以待不祥臣松之案古語以藏為去 禳之則彼其室也 言淵固龍之室也豈能禳而去之二十年相從為愈 愈于相從俱死 使華寅肉袒執蓋以當其阙 傅氏曰肉袒示必死阿下執事 傅氏曰阿下親附而卑下之 齊侯疥遂痁 正義曰疥當作痎 四物七音 傅氏曰四物律度量衡也七音以宮商角徴羽而加變宮變征也 二十一年吾小人可借死而不能送亾 亾字句二十二年無亢不衷以奬亂人 舉而髙之曰亢不衷猶言不端 犧者實用人人犧實難已犧何害 邵氏曰自犧者實用人以下皆指人而言人犧則用在人故曰實難喻劉單之立王猛已犧則用舎在己故曰何害喻王自立子朝蓋是時太子既卒廢立之謀生矣 五月庚辰見王 不待葬而見王子猛于朝 毀其西南 唐石經此下有子朝奔郊四字 二十三年乃皆執之 傅氏曰魯不直 又将叛齊 補雲上年與齊盟 先君之力可濟也 先君謂周之先王書言昔我先君文王武王是也 吳太子諸樊入郥 吳子諸樊乃王僚之伯父不應太子與之同名且僚子尚幼此必諸樊之太子光正義亦以為傳寫之誤 二十五年為父子兄弟姑姊甥舅昏媾姻亞以象天明陸氏曰言其親疏倫序比象于天文之行列也 季氏介其雞 呂氏春秋注介甲也作小铠着雞頭也此之謂不能庸先君之廟 解蓋襄公别立廟陸氏曰周衰禮廢諸侯典祀蓋有獨豐于昵者如闵二年禘于莊公趙匡曰不及于祖也今此禘于襄公亦然杜謂别立廟謬矣武宮炀公之立經皆書之即别立二公廟無緣不書 事若不克君受其名 言徒以虛名受禍 使有司待于平隂為近故也 近謂近魯平隂近魯野井近齊邵氏曰齊侯言為魯之故使有司先待于平隂将自徃迎之而魯侯已至于野井此寡人之罪也 失魯而以千社為臣 傅氏曰言臣千社之人 二十六年萬民弗忍居王于彘 劉?曰不忍王之虐也解非 諸侯釋位以間王政 陸氏曰史記言厲王奔彘周公召公行政号曰共和非也漢書古今人表有共伯和師古曰共國伯爵和名汲冡紀年厲王十二年出奔彘十三年共伯和攝行天子事号曰共和二十六年王陟于彘周定公召穆公立太子靖為王共伯和歸其國又莊子稱共伯得乎共首司馬彪曰共伯名和諸侯知其賢請以為天子即王位十有四年大旱屋焚蔔曰厲王為祟乃立宣王共伯複歸于宗逍遙得意于共山之首呂氏春秋曰共伯和其行好賢仁厲王之難天子曠絶而天下皆來請矣據此諸書所說皆同則釋位以間王政者共伯其人也 攜王奸命 解雲幽王少子伯服朱鶴齡曰幽王在位十一年計伯服之生不過數歲而褒姒為犬戎所虜必無複立其子之理正義引汲冡紀年幽王既弑申侯魯侯及許文公立太子宜臼于申虢公翰立王子餘臣于攜二王并立二十一年攜王為晉文侯所殺是攜王者餘臣也 按此則攜王之攜乃是地名猶厲王流彘詩人謂之汾王或以諡法怠政交外曰攜非也梁元帝用尚書左丞劉谷議諡其兄邵陵王綸為攜王取此名而義不同 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