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傳杜解補正卷上

關燈
劉原父曰謂魯人絶文姜不以為親乃中禮爾然則母可絶乎宋襄之母獲罪于君歸其父母之國及襄公即位欲一見之而義不可得作河廣之詩以自悲然宋襄亦不迎而緻也為嘗獲罪于先君不可以私廢命也孔子論其詩而着之以為宋姬不為不慈襄公不為不孝今文姜之罪大絶不為親何傷于義哉 二年夫人姜氏會齊侯于禚 解夫人行不以禮故還皆不書非也夫人之禮降于君故書行不書還史之舊文 六年不知其本不謀知本之不枝弗強 不謀猶言失計不知黔牟之不足與立是不謀也知其為君之孤立而無助則不能自強而有其國矣【按弗強言不必強立之也】 八年夏書曰臯陶邁種德德乃降 今書大禹谟十二年蕭叔大心 解蕭叔大夫名按大心當是其名而叔其字亦非蕭大夫也二十三年蕭叔朝公解曰蕭附庸國叔名按唐書宰相世系表雲宋戴公生子衎字樂父裔孫大心平南宮長萬有功封于蕭以為附庸今徐州蕭縣是也其後楚滅蕭 手足皆見 補雲言萬力能決犀 十四年傅瑕貳 解有二心于己傅氏曰如此則漢祖之斬丁公也在厲公當不然矣改雲雖納我仍有二心 先君桓公命我先人典司宗祏 解見哀十六年莊公之子猶有八人 解莊公子傳唯見四人子忽子亹子儀并死獨厲公在八人名字記傳無聞按猶有八人者謂除此四人外尚有八人見在也桓十四年鄭伯使其弟語來盟傳稱其字曰子人亦其一也 二十一年鄭伯享王于阙西辟 補雲辟偏也 二十二年夏五月 補雲書五月史阙誤 翹翹車乘 解曰翹翹逺貌傅氏曰髙貌按詩翹翹錯薪錢氏曰翹翹髙竦貌此于車乘亦當訓髙 山嶽則配天 解得太嶽之權則有配天之大功改雲詩曰崧髙維嶽駿極于天言天之髙大惟山嶽足以配之 二十五年夏六月辛未朔日有食之鼓用牲于社非常也唯正月之朔慝未作日有食之于是乎用币于社伐鼓于朝 周之六月夏之四月所謂正月之朔也然則此其常也而曰非常者何蓋不鼓于朝而鼔于社不用币而用牲此所以謂之非常禮也杜氏不得其說而曰以長厯推之是年失閏辛未實七月朔非六月也此則咎在司厯不當責其伐鼓矣又按唯正月之朔以下乃昭十七年季平子之言今載于此或恐有誤 二十八年小戎子生夷吾 解小戎允姓之戎子女也陸氏曰據傳雲允姓之奸居于瓜州自惠公始誘以來則此非允姓别一戎而子則其姓爾 狄之廣莫于晉為都 解謂遣二公子出都之非也都者大邑之名隐元年傳曰大都不過參國之一是也傅氏曰以狄地之曠絶而在晉則為都其威逺樹宜辟土之廣 晉人謂之二五耦 言相比為奸也古人共耕曰耦共射亦曰耦僖九年傳曰耦俱無猜此解雲墾傷晉室太巧 三十二年狄伐邢 邢解已見隐五年此重出 城小谷為管仲也 小谷不系齊疑左氏誤範甯解谷梁傳曰小谷魯邑春秋發微曰曲阜西北有故小谷城按史記漢髙帝以魯公禮葬項王谷城當即此地杜解以此小谷為齊邑濟北谷城縣城中有管仲井劉昭郡國志郦道元水經注皆同按春秋有言谷不言小者莊二十三年公及齊侯遇于谷僖二十六年公以楚師伐齊取谷文十七年公及齊侯盟于谷成五年叔孫僑如會晉荀首于谷四書谷而一書小谷别于谷也又昭十一年傳曰齊桓公城谷而寘管仲焉至于今賴之則知春秋四書之谷及管仲所封在濟北谷城而此之小谷自為魯邑爾況其時齊桓始霸管仲之功尚未見于天下豈遽勤諸侯以成其私邑哉 而以夫人言許之 以夫人言為句公語以立之為夫人也許之孟任許公也 能投蓋于稷門 當從劉?之說以蓋為車蓋正義謂車蓋輕而帆風非可投之物不知投重物易髙投輕物而使之髙則其人為有力矣漢書上官桀傳從武帝上甘泉天大風車不得行解蓋授桀桀奉蓋雖風常屬車雨下蓋辄禦事亦類此 子般即位次于黨氏 補雲蓋适母家也 闵元年安而能殺 補雲國語曰車有震武也震有威武之象故曰殺 二年立戴公以廬于曹 補雲曹詩作漕鄭志答張逸曰漕邑在河南今大名府滑縣南二十裡有白馬故城是也 君失其官 解太子統師是失其官也改雲失官人之道 用其衷則佩之度 劉奉世曰佩之合法度也記雲世子佩瑜玉而綦組绶 尨涼冬殺金寒玦離 林氏曰衣之尨雜則有涼薄之意命以窮冬則有肅殺之意金屬秋方其性剛而寒玦如環而缺離不相連屬 金玦不複 補雲人臣賜玦則去故曰不複 内寵并後外寵二政嬖子配适大都耦國 解骊姬為内寵二五為外寵奚齊為嬖子曲沃為大都按曲沃即申生所居豈可謂其生亂乎陸氏曰古人引言但取大意不必事事符同秪取内寵嬖子二事今從之改曰骊姬寵奚齊嬖亂之本也 與其危身以速罪也 補雲國語申生敗狄于稷桑而反讒言益起 衞文公大布之衣大帛之冠 解雲蓋用諸侯諒闇之服非也陸氏曰言其儉樸 僖元年公敗邾師于偃虛丘之戍将歸者也 魯與邾之尋師多矣詐而敗其戍兵不必為哀姜故也解鑿 二年冀為不道入自顚軨伐鄍三門 服防謂鄍晉邑也冀伐晉虞助晉人伐冀師故言冀之既病則亦惟君故将假道故稱前恩以誘之其說為長【按此兩言自指冀之伐虞觀下文稱侵敝邑南鄙語氣自别杜說未可非況鄍與颠軨皆為虞地可考乎】 保于逆旅以侵敝邑之南鄙 邵氏曰逆旅近晉南鄙之客舍也出則侵退則保 晉裡克荀息帥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