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遊第一

關燈
語神,就名語聖,其實一也。

    詣于靈極,故謂之至;陰陽不測,故謂之神;正名百物,故謂之聖也。

    一人之上,其有此三,欲顯功用名殊,故有三人之别。

    此三人者,則是前文乘天地之正、禦六氣之辯人也。

    欲結此人無待之德,彰其體用,乃言「故曰」耳。

     〇郭慶藩曰:文選任彥升到大司馬記室箋注引司馬雲:神人無功,言修自然,不立功也;聖人無名,不立名也。

    釋文阙。

     堯讓天下于許由,〔疏〕堯者,帝喾之子,姓伊祁,字放勳,母慶都,喾感赤龍而生,身長一丈,兌上而豐下,眉有八彩,足履翼星,有聖德。

    年十五封唐侯,二十一代兄登帝位,都平陽,号曰陶唐。

    在位七十二年,乃授舜。

    年百二十八歲崩,葬于陽城,谥曰堯。

    依谥法,翼善傳聖曰堯,言其有傳舜之功也。

    許由,隐者也,姓許,名由,字仲武,颍川陽城人也。

    隐于箕山,師于齧缺,依山而食,就河而飲。

    堯知其賢,讓以帝位。

    許由聞之,乃臨河洗耳;巢父飲犢,牽而避之,曰:「惡吾水也。

    」死後堯封其墓,谥曰箕公,即堯之師也。

     〔釋文〕堯唐帝也。

    許由隐人也,隐于箕山。

    司馬雲:颍川陽城人。

    簡文雲:陽城槐裡人。

    李雲:字仲武。

    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難乎!時雨降矣,而猶浸灌,其于澤也,不亦勞乎! 〔疏〕爝火,猶炬火也,亦小火也。

    神農時十五日一雨,謂之時雨也。

    且以日月照燭,讵假炬火之光;時雨滂沱,無勞浸灌之澤。

    堯既撝謙克讓,退己進人,所以緻此之辭,盛推仲武也。

     〇典案:禦覽十引「許由」二字重;四百二十四引重「由」字。

    呂氏春秋求人篇:「昔者堯朝許由于沛澤之中,曰:『十日出而焦火不息,不亦勞乎!』」亦以為堯謂許由之辭。

     〔釋文〕爝本亦作「燋」,音爵。

    郭祖繳反。

    司馬雲:然也。

    向雲:人所然火也。

    一雲:燋火,謂小火也。

    字林雲:爝,炬火也,子召反。

    燋,所以然持火者,子約反。

     〇典案:品氏春秋求人篇「爝」作「焦」,與釋文一本合。

    浸子鸩反。

    灌古亂反。

    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猶屍之,吾自視缺然。

    請緻天下。

    」 〔疏〕治,正也。

    屍,主也。

    緻,與也。

    堯既師于許由,故謂之為夫子。

    若仲武立為天子,寓内必緻太平,而我猶為物主,自視缺然不足,請将帝位讓與賢人。

     〔釋文〕天下治直吏反。

    下「已治」、注「天下治」、「而治者也」、「既治」、「而治實」、「而治者」、「得以治者」皆同。

    ,故無行而不與百姓共者,亦無往而不為天下之君矣。

    以此為君,若天之自高,實君之德也。

    若獨亢然立乎高山之頂,非夫人有情于自守,守一家之偏尚,何得專此!此故俗中之一物,而為堯之外臣耳。

    若以外臣代乎内主,斯有為君之名,而無任君之實也。

     〔疏〕許由偃蹇箕山,逍遙颍水,膻臊榮利,厭穢聲名。

    而堯殷勤緻請,猶希代己,許由若高九五,将為萬乘之名。

    然實以生名,名從實起,實則是内是主,名便是外是賓。

    舍主取賓,喪内求外,既非隐者所尚,故雲吾将為賓也。

     〔釋文〕稷契息列反,皆唐、虞臣也。

    稷,周之始祖,名棄。

    契,殷之始祖名。

    能離力智反。

    玄應應對之應。

    泛乎芳劍反。

    非夫音扶。

    下「明夫」同。

    鹪鹩巢于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

     〔注〕性各有極,苟足其極,則餘天下之财也! 〔疏〕鹪鹩,巧婦鳥也,一名工雀,一名女匠,亦名桃蟲,好深處而巧為巢也。

    偃鼠,形大小如牛,赤黑色,獐腳,腳有三甲,耳似象耳,尾端白,好入河飲水。

    而鳥巢一枝之外,不假茂林;獸飲滿腹之餘,無勞浩汗。

    況許由安茲蓬荜,不顧金闱,樂彼蔬食,讵勞玉食也! 〔釋文〕鹪子遙反。

    鹩音遼。

    李雲:鹪鹩,小鳥也。

    郭璞雲:鹪鹩,桃雀。

     〇典案:呂氏春秋求人篇作「啁噍」,高注:啁噍,小鳥也。

    李注即本呂氏春秋高注。

    偃鼠如字。

    李雲:鼷鼠也。

    說文:鼢鼠,一曰偃鼠。

    鼢,音扶問反。

    歸休乎君,予無所用天下為! 〔注〕均之無用,而堯獨有之。

    明夫懷豁者無方,故天下樂推而不厭。

     〔疏〕予,我也。

    許由寡欲清廉,不受堯讓,故謂堯雲:君宜速還黃屋,歸反紫微,禅讓之辭,宜其休息。

    四海之尊,于我無用,九五之貴,予何用為! 〔釋文〕歸休乎君絕句。

    一讀至「乎」字絕句,「君」别讀。

     〇典案:「歸休乎君」,呂氏春秋求人篇作「歸已君乎」,與釋文一讀同。

    懷豁呼活反。

    樂推音洛。

    不厭于豔反。

    庖人雖不治庖,屍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 〔注〕庖人屍祝,各安其所司;鳥獸萬物,各足于所受;帝堯、許由,各靜其所遇,此乃天下之至實也。

    各得其實,又何所為乎哉?自得而已矣。

    故堯、許之行雖異,其于逍遙一也。

     〔疏〕庖人,謂掌庖廚之人,則今之太官供膳是也。

    屍者,太廟中神主也;祝者,則今太常太祝是也。

    執祭版對屍而祝之,故謂之屍祝也。

    樽,酒器也。

    俎,肉器也。

    而庖人、屍祝者,各有司存。

    假令膳夫懈怠,不肯治庖,屍祝之人,終不越局濫職,棄于樽、俎而代之宰烹,亦猶帝堯禅讓,不治天下,許由亦不去彼山林,就茲帝位;故注雲「帝堯、許由,各靜于所遇」也已。

     〔釋文〕庖人鮑交反,徐扶交反,掌廚人也。

    周禮有庖人職。

    一本「庖」下無「人」字。

    屍祝之六反。

    傳鬼神辭曰祝。

    樽子存反,本亦作「尊」。

    俎徐側呂反。

    弘而無的當,一往而陳梗概,曾無反覆可尋。

    吾竊聞之,驚疑怖恐,猶如上天河漢,迢遞清高,尋其源流,略無窮極也。

     〔釋文〕無當丁浪反。

    司馬雲:言語宏大,無隐當也。

    驚怖普布反,廣雅雲:懼也。

    大有徑庭,不近人情焉。

    」 〔疏〕徑庭,猶過差,亦是直往不顧之貌也。

    謂接輿之言不偶于俗,多有過差,不附世情,故大言不合于裡耳也。

     〔釋文〕大有音泰,徐勑佐反。

    徑徐古定反。

    司馬本作「莖」。

    庭勑定反。

    李雲:徑庭,謂激過也。

     〇郭慶藩曰:文選劉孝标辯命論注引司馬雲:極,崖也。

    言廣若河漢,無有崖也。

    徑庭,激過之辭也。

    釋文阙。

    不近附近之近。

     連叔曰:「其言謂何哉?」 〔疏〕陸通之說其若何?此則反質肩吾所聞意謂。

    曰:「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

    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

     〔注〕此皆寄言耳。

    夫神人,即今所謂聖人也。

    夫聖人雖在廟堂之上,然其心無異于山林之中,世豈識之哉!徒見其戴黃屋,佩玉玺,便謂足以纓绋其心矣;見其曆山川,同民事,便謂足以憔悴其神矣,豈知至至者之不虧哉!今言王德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