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雜記上

關燈
出門,返回原位。

    諸侯的宰則身穿吉服朝服,腳穿麻繩編的喪屢,從西階升堂,面向西,跪下拿起所贈之璧,再從西階下堂往東走,藏之于宮内。

     褪者出列向相者緻意說:“敝國國君特派我來緻褪。

    ”相者入内察告嗣子,然後出來相請,說:“嗣子某某已在裡邊恭候。

    ”褪者拿起冕服,左手執領,右手執腰,入門,從西階升堂,說明來意:“敝國國君特派我來緻褪。

    ”嗣子聽了以後就磕頭拜謝。

    于是褪者将冕服在殡東的席子上放好,然後下堂,走到門内屋檐正下方,從賈人手裡接過爵棄服,又上堂說明來意,嗣子接着磕頭拜謝,這一切的作法和第一次褪冕服的作法一樣。

    然後褪者一次又一次地從賈人手中接過褪衣:在院子當中接過皮棄服,在西階接過朝服,在堂上接過玄端。

    對于每一套褪服,褪者的上堂緻詞和嗣子的磕頭拜謝都和第一次一樣。

    五套隧服贈畢,褪者從西階下堂,出門,返回原位。

    宰夫五人,每人從席子上拿起褪服一套,下堂往東走,存放起來。

    下堂要從西階下,所以宰夫取衣時也面向西。

     上介負責緻帽,他手執玉圭向相者說明來意:“敝國國君特派我來緻帽。

    ”相者入内察告,然後又出來傳達主人的交待說:“嗣子某某已在裡邊恭候。

    ”上介命其助手将四匹黃馬和一輛副車陳設在院子中間,車轅朝北。

    上介手執玉圭登堂說明來意,陳設車馬的人牽着馬站在副車西面。

    嗣子磕頭拜謝。

    上介跪下,把圭放在靈樞東南角的席上。

    主國的宰跪下将圭取走存放。

    通例:凡說明來意時,要向着靈樞說明來意。

    嗣子聽到後都要磕頭拜謝。

    凡贈送東西都要面向西跪下,把東西輕放在席子上。

    來賓贈送的圭和璧,由主國的宰從席上取走;來賓贈送的衣服,由宰夫從席上取走。

    宰和宰夫,都是由西階升堂,面向西跪下取走東西,然後從西階下堂。

     帽者出門,返回門外的原位。

    公事到此完畢,下面是使者私人之禮。

    使者向相者表示欲入内哭臨緻哀,說:“敝國國君因為有宗廟之事纏身,不能事自前來幫忙,特派一個像我這樣的老臣前來聽候差遣。

    ”相者察告嗣子以後,出來傳話說:“嗣子某某已經在裡邊恭候了。

    ”于是使者入門,站在門内右側,其随員也都跟着,立在他的左邊,以東邊為上位。

    宗人迎進這些客人以後,升堂,請示嗣君如何招待,得到指示以後,下堂對這些客人說:“嗣子某某不敢當您的如此盛情,請您返回門西的客位。

    ”客人回答說:“敝國國君派我等前來幫忙,我們怎敢自同于賓客,這是使不得的。

    ”宗人在察報之後再次轉達嗣君的指示說:“嗣子某某絕不敢當您的如此盛情,還是請您返回門西的客位吧。

    ”客人也再次回答說:“敝國國君派我等前來幫忙,我們怎敢自同于賓客呢,這是使不得的。

    ”宗人在察報之後又第三次轉達嗣君的指示說:“嗣子某某絕不敢當您的如此盛情,還是請您返回門西的客位吧。

    ”客人回答說:“敝國國君派我前來聽候差遣,不敢自比于賓客,所以堅決辭謝。

    堅決辭謝既然不獲允許,隻好從命。

    ”于是客人立到門内西側,衆随員立于其左,以東邊為上位。

    嗣子從東階下堂,向客人拜謝。

    然後嗣子從東階升堂,客人從西階升堂,在哭的同時,嗣子與客人輪流跺腳三節。

    客人出門時,嗣子要送出門外,磕頭拜謝。

    如果一個國家的國君死了,而這個國家的臣子又有親人去世,作臣子的是不敢接受他國賓客的吊唁的。

     外宗在西房中就位,面向南。

    由小臣在昨階上鋪好斂席,然後由商祝依次鋪上絞、紛、袅、衣,然後喪祝開始在盤子上洗手,擡起屍體,挪放到鋪好的大斂衣服上。

    大斂結束,總管向世子報告,世子就抱着屍體痛哭,跳起跺腳。

    夫人在屍體西邊,面向東面而坐,抱着屍體痛哭,起身跳起跺腳。

     士的喪禮有三點和天子的喪禮相同:一是在遷移靈樞子祖廟的當夜要徹夜點燃火炬照明,二是出葬時樞車用人來拉而不用馬,三是出葬途中任何人都要給樞車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