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質與影像
關燈
小
中
大
也常易誤入歧途,于是有所謂知識即權力之想像。
人類渴求真理的那一段真生命,也染上了力的喜悅之陰影。
科學發明為金錢崇拜權力崇拜者所利用,資本主義與帝國主義彌漫一世,淩駕全人類,這些也全隻是生命的架子與影像,并無生命之實質與内容。
物質生活是平淺而無深度的,而資本主義與帝國主義則已超過物質界而投進了精神界。
然而此所謂精神界者,亦僅是一種強力之喜悅而已。
僅是強力喜悅,仍然無對象、無内容。
而人類之内心要求則是要尋求對象、尋求内容。
若必求對象、求内容,則資本主義隻能建築在拜金主義者底心裡,帝國主義隻能建築在誇權慕勢者底心裡。
這不僅是在流沙上築寶塔,實在是在大雪裡燃炭火。
财富與權勢,到底是一種無内容的空架子,是一個無本身的假影像,終難發展出真人生。
自然尚不如美人眼裡的英雄,有美有情,還有好些人生滋味。
強力人生,有一種最誘人的魅力,便是他使人發生一種無限向前之感。
惟其是僅向前,而無對象與内容,因此易感其無限。
無限本身便是一種美,然而終不免帶有一種茫茫之感。
要對天地大自然發生一種命運之悲傷,空蕩蕩,莽悠悠,還是要找歸宿。
蒙古人在大草原大沙漠枯寒荒涼的地帶裡,迫着經濟上之内不足,一度鞭策起他們的無限向前,擴張、征服,茫然地前進,然而終于找到他們的宗教信仰而獲得歸宿了。
中古時期的歐洲北方蠻族,在高寒的冷空氣裡,在沿海岸的渺茫的前程中,也因為生事艱窘的内部不足,同樣鞭策起他們的無限向前。
羅馬帝國覆滅,基督教傳播開來,也終于使他們一時得到了歸宿。
然而因于種種複雜的環境,文藝複興乃至近代科學發現,又鞭策起他們再度走上無限向前之路。
擴張、征服,接續着好幾個世紀的強力人生之表現。
科學與宗教,本該是有對象有内容的。
現在已經形式化、純淨化了,隻有無限向前一意向,領導着他們。
婢作夫人,美乎?真乎?善乎?上帝乎?人生乎?強力乎?征服乎?财富乎?權勢乎?若使近代西方人能回頭一猛省,除卻物質人生之淺薄享受以外,所謂強力人生之對象與内容,究竟何在?茫然之感,天地大自然的終極命運,恐怕終有一日要重侵入他們之内心。
中國民族在大平原江河灌溉的農耕生活中長成。
他們因生事的自給自足,漸次減輕了強力需要之刺激,他們終至隻認識了靜的美,而忽略了動的美。
隻認識了圓滿具足的美,而忽略了無限向前的美。
他們隻知道柔美,不認識壯美。
超經驗的科學與宗教,鼓不起他們的興趣與勇氣,而終于舍棄了,迷戀在文學人生的路上,而很早便進入到道德的人生。
鄙視财富,排斥強力,文化理想自成一型。
英雄與美人的傳奇式的憧憬,也轉而使美人的柔情如水勝過了英雄的壯心如火。
梁山泊裡的好漢,走不進大觀園。
伴随着林黛玉而向往追求的是一個賈寶玉,唱霸王别姬的主角成為虞姬而不複是項王了。
如此般的人生,如何阻擋得住蒙古人的鐵騎蹂躏,如何抵塞得在今天乘長風破萬裡浪的無限向前的西方人的強力文化之狂潮。
如是般一對比,相形之下,近代西方人的物質生活,轉見其為是一種精神的,而中國人的精神生活,則轉見其為是一種物質的。
近代西方純形式的文化,轉見其為内容充實,而中國人的文學人生與道德人生,轉見其為空洞無物,無對象,無内容。
強力的人生乎?強力的人生乎?如何安排你一個恰當的地始位!如何找尋你一條恰當的出路!
人類渴求真理的那一段真生命,也染上了力的喜悅之陰影。
科學發明為金錢崇拜權力崇拜者所利用,資本主義與帝國主義彌漫一世,淩駕全人類,這些也全隻是生命的架子與影像,并無生命之實質與内容。
物質生活是平淺而無深度的,而資本主義與帝國主義則已超過物質界而投進了精神界。
然而此所謂精神界者,亦僅是一種強力之喜悅而已。
僅是強力喜悅,仍然無對象、無内容。
而人類之内心要求則是要尋求對象、尋求内容。
若必求對象、求内容,則資本主義隻能建築在拜金主義者底心裡,帝國主義隻能建築在誇權慕勢者底心裡。
這不僅是在流沙上築寶塔,實在是在大雪裡燃炭火。
财富與權勢,到底是一種無内容的空架子,是一個無本身的假影像,終難發展出真人生。
自然尚不如美人眼裡的英雄,有美有情,還有好些人生滋味。
強力人生,有一種最誘人的魅力,便是他使人發生一種無限向前之感。
惟其是僅向前,而無對象與内容,因此易感其無限。
無限本身便是一種美,然而終不免帶有一種茫茫之感。
要對天地大自然發生一種命運之悲傷,空蕩蕩,莽悠悠,還是要找歸宿。
蒙古人在大草原大沙漠枯寒荒涼的地帶裡,迫着經濟上之内不足,一度鞭策起他們的無限向前,擴張、征服,茫然地前進,然而終于找到他們的宗教信仰而獲得歸宿了。
中古時期的歐洲北方蠻族,在高寒的冷空氣裡,在沿海岸的渺茫的前程中,也因為生事艱窘的内部不足,同樣鞭策起他們的無限向前。
羅馬帝國覆滅,基督教傳播開來,也終于使他們一時得到了歸宿。
然而因于種種複雜的環境,文藝複興乃至近代科學發現,又鞭策起他們再度走上無限向前之路。
擴張、征服,接續着好幾個世紀的強力人生之表現。
科學與宗教,本該是有對象有内容的。
現在已經形式化、純淨化了,隻有無限向前一意向,領導着他們。
婢作夫人,美乎?真乎?善乎?上帝乎?人生乎?強力乎?征服乎?财富乎?權勢乎?若使近代西方人能回頭一猛省,除卻物質人生之淺薄享受以外,所謂強力人生之對象與内容,究竟何在?茫然之感,天地大自然的終極命運,恐怕終有一日要重侵入他們之内心。
中國民族在大平原江河灌溉的農耕生活中長成。
他們因生事的自給自足,漸次減輕了強力需要之刺激,他們終至隻認識了靜的美,而忽略了動的美。
隻認識了圓滿具足的美,而忽略了無限向前的美。
他們隻知道柔美,不認識壯美。
超經驗的科學與宗教,鼓不起他們的興趣與勇氣,而終于舍棄了,迷戀在文學人生的路上,而很早便進入到道德的人生。
鄙視财富,排斥強力,文化理想自成一型。
英雄與美人的傳奇式的憧憬,也轉而使美人的柔情如水勝過了英雄的壯心如火。
梁山泊裡的好漢,走不進大觀園。
伴随着林黛玉而向往追求的是一個賈寶玉,唱霸王别姬的主角成為虞姬而不複是項王了。
如此般的人生,如何阻擋得住蒙古人的鐵騎蹂躏,如何抵塞得在今天乘長風破萬裡浪的無限向前的西方人的強力文化之狂潮。
如是般一對比,相形之下,近代西方人的物質生活,轉見其為是一種精神的,而中國人的精神生活,則轉見其為是一種物質的。
近代西方純形式的文化,轉見其為内容充實,而中國人的文學人生與道德人生,轉見其為空洞無物,無對象,無内容。
強力的人生乎?強力的人生乎?如何安排你一個恰當的地始位!如何找尋你一條恰當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