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夫/朝大夫

關燈
又饋送太牢為膳食。

    [一直到賓返國],還要為賓舉行兩次飨禮,兩次食禮,兩次燕禮。

    凡[随從賓的]介、行人、宰、史諸官,也都饋送得有飧食和饔饩,依照他們爵位的高低來決定所陳列的牢禮數的多少,其中隻有上介供應乘禽。

    主君夫人[向賓]所饋贈的禮物有:八壺,八豆,八笾,膳食用太牢,饋送的飨禮用太牢。

    [主國的]卿都來見賓,用羔羊做見面禮,并饋送一頭牛用作膳食。

    子男[從來直到返國]要三次供給糧草牲牢等,[其中所供給的]活牲數都比照緻飧食的牲數。

    行一次問禮進獻有脯。

    供給的飧食用三牢,還有各種美味食物二十四[豆],[稻飯、梁飯]六簋,[各種菹菜和醬類]二十四豆,[各種肉羹]十八鍘,[酒]二十四壺,[盛牲肉的]鼎和[盛黍飯、稷飯的]簋各十二,[鮮牲肉]十八鼎,都加以陳列。

    饋送的饔饩有五牢,其中已殺的牲牢如同飧食所供牲牢的陳列法,還有活牲二牢,米八十笛,醋醬八十甕,都加以陳列;米二十車,禾三十車,飼草和薪柴比禾多一倍,都加以陳列。

    乘禽每天供給五十雙。

    (一直到賓返國],還要為賓舉行一次飨禮,一次食禮,一次燕禮。

    凡[随從賓的]介、行人、宰、史諸官,也都饋送得有飧食和饔饩,依照他們爵位的等級來決定饋送牢禮的多少,其中隻有上介供應乘禽。

    主君夫人[向賓]所饋贈的禮物有:六壺,六豆,六笾,饋送的膳食與饋送的飨禮相同[而不另饋送飨禮]。

    [主國的]親來見賓的卿,都要[向賓]饋送一頭牛用作膳食。

     凡諸侯的卿、大夫、士[來行聘禮而]作為國客,就用如同他們為君做介時接待他們的禮數來接待他們。

    凡以禮接待賓客,國家新建立禮就可以從簡,有大災荒禮從簡,有大瘟疫禮從簡,遭受兵寇侵犯或水火災害禮從簡,在野地、在畿外禮從簡。

    凡賓客[在主國期間]死亡,[主國就]饋送禮物以供喪用。

    賓客[進入主國後聞報]有喪,就隻接受[主國供給的]飼草和糧食。

    [如果賓客進入主國後]遭逢主國的喪事,就不接受主國的飨禮和食禮,而接受生牲肉。

     掌訝掌管有關諸侯國禮儀等級的簿籍,據以接待賓客。

    如果将有諸侯國的賓客到來,就告誡有關官吏準備好糧草,與訝士一起到畿疆迎接賓客,為賓客做前導而進入國境。

    到賓客住宿下來,就命令[野廬氏]聚集民衆擊柝守衛。

    到向賓客贈送糧草時,就[以王的名義]贈送給賓。

    到達國都,賓客住進館舍,就在賓館門外搭起帳篷,以待賓客有事時[幫助處理]。

    賓客将要上朝去向國君授玉[行朝見禮],就為賓客做前導。

    [賓客]到朝,告訴他們應處的朝位,然後進去向王報告。

    到賓客退出時,也同樣做前導。

    凡賓客有事要報告,就告訴掌訝,掌訝[入朝報告而]加以辦理。

    凡賓客的随從官員出入,就派人做前導。

    到賓客回國時,送賓客的禮儀也同迎接時一樣。

    凡賓客,[到行朝聘禮那天,王要派訝前往賓館迎接]:是諸侯就由卿充任訝,是卿就由大夫充任訝,是大夫就由士充任訝,是士也都有訝。

    凡充任訝的,賓客到來就前往[賓館],告教和協助賓客行禮事,并負責處理有關事宜。

     掌交負責持旌節和币巡視諸侯國,以及各國民衆聚居的大城邑,宣揚王的德行、意圖、志向和思慮,使人們了解王的好惡,[王所憎惡的事]就避而不做。

    使諸侯之間和睦友好。

    把民衆喜歡的事告訴[王或諸侯國君]。

    負責諸侯國的[朝觐、聘問]等蝴誇往魄事,而締結(諸侯與王以及諸侯之間]的友好。

    [向諸侯國]宣傳九稅制度的好處,九禮制度[對于諸侯國]的親睦作用,九牧制度[對諸侯國]的維系作用,九禁之法的難以觸犯,九戎之法的威武。

     朝大夫負責依照王國的政令和指示治理采邑。

    每天上朝聽取有關王國的政事,以報告給本采邑的君和卿大夫。

    主國有[專施于采邑的]政令,就下達給采邑的朝大夫。

    凡采邑的政事要請示王國的,一定要通過朝大夫轉達,然後王朝官吏受理,隻有大事可以不通過朝大夫轉達,[而派專使來向王國請示]。

    凡采邑.的政事有拖延而不及時辦理的,就懲罰朝大夫;如果在軍中[有類似的情況發生],就懲罰采邑的有關官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