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陰陽家和先秦的宇宙發生論
關燈
小
中
大
甲獸骨上占蔔的裂紋,這是前朝的商朝(公無前約1766一前約1123)所用的占蔔方法,本章開始就講了。
就是燒灼甲骨,出現裂紋,根據裂紋來斷定所蔔的吉兇。
但是這樣的裂紋,形狀既不規則,數目也不一定,所以很難用固定的公式解釋它們。
這種占蔔方法,到了西周,似乎已經輔之以另一種方法,就是揲蓍草的莖,形成各種組合,産生奇數、偶數。
這些組合的數目有限,所以能夠用固定的公式解釋。
人們現在相信,八卦和六十四卦的連線(表示奇數,陽爻)、斷線(表示偶數、陰爻)就是這些組合的圖象。
占蔔者用這種揲蓍的方法,得出各爻,然後對照《易經》讀出它的卦辭爻辭,斷定所蔔的吉兇。
這就可能是《易經》的起源,也解釋了書名的"易"宇,是"變易"之"易",指備受組合是變易的。
但是後來給《易經》加上了許多輔助性的解釋,有些是道德學的,有些是形上學的。
有些是宇宙論的。
這些解釋,到東周,甚至遲至西漢,才編集起來,稱為"十翼",都可以叫做"易傳"。
本章隻讨論宇宙論方面的解釋,其餘的放在第十五章 讨論。
除了陰陽的觀念,還有一個重要的觀念是數的觀念。
由于古人通常認為占蔔是洩露天機的方法,又由于用蓍草占蔔是根據不同的數的組合,所以難怪"易傳"的無名作者傾向于相信天機在于數。
照他們的說法,陽數奇,陰數偶。
"易傳"說,"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
天數五,地數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
天數二十有五,地數三十,凡天地之數五十有五。
此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也。
"(《系辭傳》上) 後來陰陽家試圖用數把五行與陰陽聯系起來。
他們這樣說:天之數,一、生水;地之數,六,成之。
地之數,二,生火;天之數,七,成之。
天之數,三,生木;地之數,八,成之。
地之數,四,生金;天之數,九,成之。
天之數,五,生土;地之數,十,成之。
這樣,一、二、三、四、五都是生五行之數,六、七、八、九、十都是成之之數(見《禮記·月令》孟春之月"其數八"鄭玄注,孔穎達疏)。
所以用這個說法,就解釋了上面引用的"天數五,地數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這句話。
這實在和古希臘畢塔哥拉斯學說驚人地相似,照它說、希臘哲學講的四大元素:火、水、地、氣都是由數字間接地導出的。
注禮記述聖言禮樂備曰國風曰雅頌号四詩當諷詠詩既亡春秋作寓褒貶别善惡三傳者有公羊有左氏有彀梁經既明方讀
可是在中國,這是比較晚出的學說,在"易傳"裡從未提到五行。
"易傳"以為,八卦每卦各象征着宇宙中一定的事物。
《說卦傳》中說,"乾三為天,為圜,為君,為父";"坤三三為地,為母";"震三為雷";"三為木,為風";"坎三為水","為月";"離三為火,為日";"兌三三為澤"。
各卦中的連線是陽的符号,斷線是陰的符号。
乾卦、坤卦分别純粹由連線、斷線組成,所以各是陽、陰的典範。
其餘六卦都假定是由乾、坤交合而生。
這樣,乾、坤就是父、母,而其他六卦在"易傳"中常常說是乾坤的子女。
乾三的第一爻(由下數起)與坤的第二、三爻結合,成為震三,稱為"長男"。
坤的第一又與乾的第二、三爻結合,成為三。
稱為"長女"。
乾的第二爻與坤的第一、三爻結合,成為坎三,稱為"中男"。
坤的第二爻與乾的第一、三爻結合,成為離三,稱為"中女"。
乾的第三爻與坤的第一、二爻結合,成為艮三,稱為"少男"。
坤的第三爻與乾的第一、二爻結合,成為兌三,稱為"少女"。
乾坤結合而生其餘六卦,這種過程,也就是陰陽結合而生天下萬物這種過程的象征。
陰陽結合而生萬物,與男女結合而生生物,是相似的。
由此可知。
陽是男道,陰是女道。
《系辭傳下》說:"天地氤氲,萬物化醇;男女構精,萬物化生。
"天地是陰陽的物質表現,乾坤是陰陽的象征表現。
"乾道成男,坤道成女。
乾知大始,坤作成物。
"(《系辭傳上》)陰陽生成萬物的過程,與男女生成生物的過程完全相似。
原始中國人的宗教中,很可能想象有一個父神和母神,他們生出萬物。
可是在陰陽哲學中,用陰陽之道代替了或解釋了這樣的拟人的神。
陰陽之道雖然也比作男女之道,但是已經被理解為完全不具人格的自然力了。
就是燒灼甲骨,出現裂紋,根據裂紋來斷定所蔔的吉兇。
但是這樣的裂紋,形狀既不規則,數目也不一定,所以很難用固定的公式解釋它們。
這種占蔔方法,到了西周,似乎已經輔之以另一種方法,就是揲蓍草的莖,形成各種組合,産生奇數、偶數。
這些組合的數目有限,所以能夠用固定的公式解釋。
人們現在相信,八卦和六十四卦的連線(表示奇數,陽爻)、斷線(表示偶數、陰爻)就是這些組合的圖象。
占蔔者用這種揲蓍的方法,得出各爻,然後對照《易經》讀出它的卦辭爻辭,斷定所蔔的吉兇。
這就可能是《易經》的起源,也解釋了書名的"易"宇,是"變易"之"易",指備受組合是變易的。
但是後來給《易經》加上了許多輔助性的解釋,有些是道德學的,有些是形上學的。
有些是宇宙論的。
這些解釋,到東周,甚至遲至西漢,才編集起來,稱為"十翼",都可以叫做"易傳"。
本章隻讨論宇宙論方面的解釋,其餘的放在第十五章 讨論。
除了陰陽的觀念,還有一個重要的觀念是數的觀念。
由于古人通常認為占蔔是洩露天機的方法,又由于用蓍草占蔔是根據不同的數的組合,所以難怪"易傳"的無名作者傾向于相信天機在于數。
照他們的說法,陽數奇,陰數偶。
"易傳"說,"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
天數五,地數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
天數二十有五,地數三十,凡天地之數五十有五。
此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也。
"(《系辭傳》上) 後來陰陽家試圖用數把五行與陰陽聯系起來。
他們這樣說:天之數,一、生水;地之數,六,成之。
地之數,二,生火;天之數,七,成之。
天之數,三,生木;地之數,八,成之。
地之數,四,生金;天之數,九,成之。
天之數,五,生土;地之數,十,成之。
這樣,一、二、三、四、五都是生五行之數,六、七、八、九、十都是成之之數(見《禮記·月令》孟春之月"其數八"鄭玄注,孔穎達疏)。
所以用這個說法,就解釋了上面引用的"天數五,地數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這句話。
這實在和古希臘畢塔哥拉斯學說驚人地相似,照它說、希臘哲學講的四大元素:火、水、地、氣都是由數字間接地導出的。
"易傳"以為,八卦每卦各象征着宇宙中一定的事物。
《說卦傳》中說,"乾三為天,為圜,為君,為父";"坤三三為地,為母";"震三為雷";"三為木,為風";"坎三為水","為月";"離三為火,為日";"兌三三為澤"。
各卦中的連線是陽的符号,斷線是陰的符号。
乾卦、坤卦分别純粹由連線、斷線組成,所以各是陽、陰的典範。
其餘六卦都假定是由乾、坤交合而生。
這樣,乾、坤就是父、母,而其他六卦在"易傳"中常常說是乾坤的子女。
乾三的第一爻(由下數起)與坤的第二、三爻結合,成為震三,稱為"長男"。
坤的第一又與乾的第二、三爻結合,成為三。
稱為"長女"。
乾的第二爻與坤的第一、三爻結合,成為坎三,稱為"中男"。
坤的第二爻與乾的第一、三爻結合,成為離三,稱為"中女"。
乾的第三爻與坤的第一、二爻結合,成為艮三,稱為"少男"。
坤的第三爻與乾的第一、二爻結合,成為兌三,稱為"少女"。
乾坤結合而生其餘六卦,這種過程,也就是陰陽結合而生天下萬物這種過程的象征。
陰陽結合而生萬物,與男女結合而生生物,是相似的。
由此可知。
陽是男道,陰是女道。
《系辭傳下》說:"天地氤氲,萬物化醇;男女構精,萬物化生。
"天地是陰陽的物質表現,乾坤是陰陽的象征表現。
"乾道成男,坤道成女。
乾知大始,坤作成物。
"(《系辭傳上》)陰陽生成萬物的過程,與男女生成生物的過程完全相似。
原始中國人的宗教中,很可能想象有一個父神和母神,他們生出萬物。
可是在陰陽哲學中,用陰陽之道代替了或解釋了這樣的拟人的神。
陰陽之道雖然也比作男女之道,但是已經被理解為完全不具人格的自然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