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聲子論晉用楚村(襄公二十六年)
關燈
小
中
大
左師。
平:講和。
(7)子木:屈建,楚國令尹。
”(8)杞、梓:楚國出産的兩種優質木材。
(9)族姻:同族子弟和有婚姻關系的人。
(10)僭(jian)::越,過分。
濫:過度,無節制。
(11)這兩句詩出自《詩·大雅.瞻印》。
殄瘁:艱危,困窘。
(12)《夏書》已失傳。
這兩句話見于《古文尚書·大禹漠》。
不經:不守常法的人。
(13)這四句詩出自《詩·商頌·殷武》。
怠:懈怠。
皇:今《詩經》作“逞”,意思是閑暇,指偷閑。
封:大。
(14)勸:樂,喜歡。
(15)恤民:憂民。
(16)饫(yu)賜:飽餐之後把多餘的酒菜賜給臣下。
(17)不舉:不舉行盛宴。
(18)徹:同“撤”。
徹樂:撤去音樂。
(19)夙興夜寐:早起晚睡。
(20)謀主:主要謀士。
(21)不能:不能任用賢人。
(22)子丁:楚國大臣鬥克的字。
析公:楚國大臣。
(23)戎車:指國君的戰車。
殿:後。
(24)繞角:蔡國地名,在今河南魯山縣東。
(25)鈞聲:相同的聲音。
(26)軍:進攻。
(27)沈:諸侯國名,在今安徽臨泉縣北。
(28)君:指沈國國君沈子揖初。
(29)桑隧:地名,在今河南确山縣東。
(30)申麗:楚國大夫。
(31)不敢南面:不敢向南親附楚國。
(32)雍子:楚國大臣。
谮:中傷,誣陷。
(33)不善是:不喜歡這個人。
(34)蓄(XU):晉國邑名,在今河南溫縣附近。
(35)彭城:在今江蘇徐州(36)靡角之谷:宋國地名,在彭城附近。
(37)陳:列陣。
次:營帳。
(38)歸者:指應放還的老幼孤疾。
逸:釋放。
(39)魚石:逃到楚國的宋國大臣。
(40)東夷:親楚國的東方小國。
(41)子辛:楚國令尹公于工大,被楚共王殺掉。
(42)子靈:楚國宗族。
夏姬:鄭穆公的女兒,陳國大大禦叔的妻子。
(43)雍害:阻礙,破壞。
(44)邢:晉國邑名,在今河南溫縣東北。
(45)行人:外交使節。
(46)巢:楚國的屬國,在今安徽巢縣東北。
駕:楚國邑名,在今安徽無為境内。
棘:楚國邑名,在今河南永城南。
州來:楚國邑名,在今安徽△台。
(47)罷:同“疲”。
(49)若敖:指楚國令尹子文的氏族。
(49)伯贲:楚國令尹鬥椒的字。
(50)苗:晉國邑名,在今河南濟源西。
(51)栾、範:指栾書、士燮統率的中軍。
易行:指簡易行陣,以誘惑楚軍。
(52)中行:指晉國上軍佐。
二郎:指晉國上軍統帥琦和新軍佐至。
二穆:指楚國左軍統帥子重和右軍統帥子辛,兩人都是楚穆王的後代。
(53)四萃:從四面集中攻擊。
(54)夷:受傷。
僭(jian):火熄滅,這裡比喻軍隊潰敗。
(55)椒舉:伍舉。
(56)戾(li):罪。
(57)君大夫:國君和大夫。
(58)叔向:晉國上大夫。
比叔向:使他的爵祿可與叔向相比。
(59)椒:伍舉的兒子,伍奢的弟弟。
逆:迎。
【譯文】 當初,楚國的伍參與蔡國太師子朝相友好,伍參的兒子伍舉也與子朝的兒子聲子相友善。
伍舉娶了王子牟的女兒做妻子,王子牟當申邑長官後獲罪逃亡。
楚國人說:“伍舉一定護送過他。
”伍舉逃亡到了鄭國,打算再逃亡到晉國。
聲子要到晉國去,他在鄭國都城的郊外碰到了伍舉,兩個人把荊草鋪在地上坐著一起吃東西,談到了伍舉回楚國的事。
聲子說:“您走吧,我一定要讓您回楚國。
” 到了宋國的向戌來調解晉國和楚國的關系時,聲子到晉國去當使節,回國時到了楚國。
楚國令尹子木同聲子談話,問起晉國的事,并且還問:“晉國的大夫和楚國大夫比誰更賢明些?”聲子回答說:“晉國的卿比不上楚國,但是它的大夫卻很賢明,都是做卿的人才。
正像杞木、梓木和皮革,全是從楚國去的。
雖然楚國有人才,實№上卻是晉國在使用他們。
”子木說:“難道晉國沒有同族和姻親當大夫嗎?”聲子回答說:“雖然有,但是使用楚國的人才的确很多。
我聽說過:善于治理國家的人,
平:講和。
(7)子木:屈建,楚國令尹。
”(8)杞、梓:楚國出産的兩種優質木材。
(9)族姻:同族子弟和有婚姻關系的人。
(10)僭(jian)::越,過分。
濫:過度,無節制。
(11)這兩句詩出自《詩·大雅.瞻印》。
殄瘁:艱危,困窘。
(12)《夏書》已失傳。
這兩句話見于《古文尚書·大禹漠》。
不經:不守常法的人。
(13)這四句詩出自《詩·商頌·殷武》。
怠:懈怠。
皇:今《詩經》作“逞”,意思是閑暇,指偷閑。
封:大。
(14)勸:樂,喜歡。
(15)恤民:憂民。
(16)饫(yu)賜:飽餐之後把多餘的酒菜賜給臣下。
(17)不舉:不舉行盛宴。
(18)徹:同“撤”。
徹樂:撤去音樂。
(19)夙興夜寐:早起晚睡。
(20)謀主:主要謀士。
(21)不能:不能任用賢人。
(22)子丁:楚國大臣鬥克的字。
析公:楚國大臣。
(23)戎車:指國君的戰車。
殿:後。
(24)繞角:蔡國地名,在今河南魯山縣東。
(25)鈞聲:相同的聲音。
(26)軍:進攻。
(27)沈:諸侯國名,在今安徽臨泉縣北。
(28)君:指沈國國君沈子揖初。
(29)桑隧:地名,在今河南确山縣東。
(30)申麗:楚國大夫。
(31)不敢南面:不敢向南親附楚國。
(32)雍子:楚國大臣。
谮:中傷,誣陷。
(33)不善是:不喜歡這個人。
(34)蓄(XU):晉國邑名,在今河南溫縣附近。
(35)彭城:在今江蘇徐州(36)靡角之谷:宋國地名,在彭城附近。
(37)陳:列陣。
次:營帳。
(38)歸者:指應放還的老幼孤疾。
逸:釋放。
(39)魚石:逃到楚國的宋國大臣。
(40)東夷:親楚國的東方小國。
(41)子辛:楚國令尹公于工大,被楚共王殺掉。
(42)子靈:楚國宗族。
夏姬:鄭穆公的女兒,陳國大大禦叔的妻子。
(43)雍害:阻礙,破壞。
(44)邢:晉國邑名,在今河南溫縣東北。
(45)行人:外交使節。
(46)巢:楚國的屬國,在今安徽巢縣東北。
駕:楚國邑名,在今安徽無為境内。
棘:楚國邑名,在今河南永城南。
州來:楚國邑名,在今安徽△台。
(47)罷:同“疲”。
(49)若敖:指楚國令尹子文的氏族。
(49)伯贲:楚國令尹鬥椒的字。
(50)苗:晉國邑名,在今河南濟源西。
(51)栾、範:指栾書、士燮統率的中軍。
易行:指簡易行陣,以誘惑楚軍。
(52)中行:指晉國上軍佐。
二郎:指晉國上軍統帥琦和新軍佐至。
二穆:指楚國左軍統帥子重和右軍統帥子辛,兩人都是楚穆王的後代。
(53)四萃:從四面集中攻擊。
(54)夷:受傷。
僭(jian):火熄滅,這裡比喻軍隊潰敗。
(55)椒舉:伍舉。
(56)戾(li):罪。
(57)君大夫:國君和大夫。
(58)叔向:晉國上大夫。
比叔向:使他的爵祿可與叔向相比。
(59)椒:伍舉的兒子,伍奢的弟弟。
逆:迎。
【譯文】 當初,楚國的伍參與蔡國太師子朝相友好,伍參的兒子伍舉也與子朝的兒子聲子相友善。
伍舉娶了王子牟的女兒做妻子,王子牟當申邑長官後獲罪逃亡。
楚國人說:“伍舉一定護送過他。
”伍舉逃亡到了鄭國,打算再逃亡到晉國。
聲子要到晉國去,他在鄭國都城的郊外碰到了伍舉,兩個人把荊草鋪在地上坐著一起吃東西,談到了伍舉回楚國的事。
聲子說:“您走吧,我一定要讓您回楚國。
” 到了宋國的向戌來調解晉國和楚國的關系時,聲子到晉國去當使節,回國時到了楚國。
楚國令尹子木同聲子談話,問起晉國的事,并且還問:“晉國的大夫和楚國大夫比誰更賢明些?”聲子回答說:“晉國的卿比不上楚國,但是它的大夫卻很賢明,都是做卿的人才。
正像杞木、梓木和皮革,全是從楚國去的。
雖然楚國有人才,實№上卻是晉國在使用他們。
”子木說:“難道晉國沒有同族和姻親當大夫嗎?”聲子回答說:“雖然有,但是使用楚國的人才的确很多。
我聽說過:善于治理國家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