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曠論衛人出其君(襄公十四年)

關燈
——百姓也可以為國君上課 【原文】 祁師曠侍于晉侯①。

    晉侯曰:“衛人出其君②,不亦甚乎?”對曰:“或者其君實甚。

    良君将賞善而刑淫,養民如子,蓋之如天,容之如地;民奉其君,愛之如父母,仰之如日月,敬之如神明,畏之如雷霆,其可出乎?夫君,神之主而民之望也。

    若困民之主,匮神之祀③,百姓絕望,社稷無主,将安用之?弗去何為?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④,勿使失性。

    有君而為之貳⑤,使師保之(6),勿使過度。

    是故天子有公(7),諸侯有卿(8),卿置側室(9),大夫有貳宗(10),士有朋友(11),庶人、工、商、皂、隸、牧、圉皆有親眼昵(12),以相輔佐也。

    善則賞之(13),過則匡之,患則救之,失則革之(14)。

    自王以下各有父子兄弟以補察其政。

    史為書(15),瞽為詩(16),工誦箴谏(17),大夫規誨(18)。

    士傳言(19),庶人謗(20),商旅于市(21),百工獻藝(22)。

    故《夏書》曰(23):‘遒人以木铎徇于路(24),官師相規(25),工執藝事以谏。

    ’正月孟春(26),于是乎有之(27),谏失常也(28)。

    大之愛民甚矣,豈其使一人肆于民上(29),以從其淫而天地之性(30)?必不休矣。

    ” 【注釋】 ①師曠:晉國樂師。

    晉候;指晉悼公。

    ②出:驅逐。

    ③匮:缺乏、(4)司牧:統治,治理。

    (5)貳:輔佐大臣.(6)師保:本指教育和輔導天子的師傅,這裡的意思是教導保護。

    (7)公;僅次于天子的經高爵位.(8)卿:諸侯的執政人臣、(9)側室:庶子.這裡指測室之官。

    (10)大夫:比卿低一等的爵位。

    貳宗:官名。

    由大夫的宗室之弟擔任。

    (11)士:大夫以下、庶民以上的人。

    朋友指志同道合的人。

    (12)皂、隸;都是奴隸中的一個等級。

    牧:養牛人。

    圉:養馬的人。

    (13)賞:贊楊。

    (14)革:改。

    (15)史:太史。

    為書;記錄國君的言行。

    (16)瞽:古時用盲人作樂師。

    為詩;作詩諷谏(17)工:樂工。

    誦:唱或誦讀。

    箴谏;用來規勸諷谏的文辭。

    (18)規誨:規勸開導。

    (19)傳言:傳話。

    (20)謗:公開議論。

    (21)商旅:商人。

    于市;指在市場上議論。

    (22)百工:各種工匠,手藝人。

    (23)《夏書》:已失傳。

    以下兩句話見于《古文尚書·胤征》。

    (24)尊人;行令官,連宣令官。

    木铎:木舌的鈴。

    徇:巡行宣令。

    (25)官師:官員。

    (26)孟春:初春。

    (27)有之:指有遵人宣令。

    (28)失常:丢掉常規。

    (29)肆:放肆,放縱(30)從:同”縱”,放縱。

     【譯文】 師曠歲侍在晉悼公苦怕人身邊。

    晉悼公說;“衛國人驅逐了他們的國君,這不是太過分了嗎?”師曠回答說:“也許是他們的國君确實太過分了。

    賢明的國君要獎賞好人而懲罰,撫育百姓像撫育兒女一樣;容納他們像大地一樣;民衆侍奉他們的國君,熱愛他像熱愛父母一樣,敬仰他如對日月一樣;崇敬他如對神明一樣,畏懼他如對雷霆一樣,難道能把他驅逐出去嗎?國君是神明的主祭人,是民衆的希望。

    如果使民衆的生計困乏,神明失去祭祀者,老百姓絕望,國家失去主人,哪裡還用得著他?不驅逐他幹什麼?上天生下百姓并為他們立了國君,讓國君治理他們,不讓他們喪失天性。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