蹇叔哭師(僖公三十二年)

關燈
——利令智昏必遭懲罰 【原文】 冬,晉文公卒。

    庚辰,将殡于曲沃(1)。

    出绛(2),柩有聲如牛(3)。

    蔔偃使大夫拜(4),曰:“君命大事(5)将有西師過轶我(6),擊之,必大捷焉。

    ” 杞子自鄭使告于秦曰(7):“鄭人使我掌其北門之管(8),若潛師以來(9),國可得也(10)。

    ”穆公訪諸蹇叔(11)。

    蹇叔曰:“勞師以襲遠,非所聞也。

    師勞力竭,遠主備之(12),無乃不可乎?師之所為,鄭必知之。

    勤而無所(13),必有悖心(14)。

    且行千裡,其誰不知?”公辭焉。

    召盂明、西乞、白乙使出師于東門之外(15)。

    蹇叔哭之曰:“盂子!吾見師之出而不見其人也!”公使謂之曰:“爾何知,中壽,爾墓之木拱矣(16)”蹇叔之子與師,哭而送之,曰:“晉人禦師必于崤(17),崤有二陵焉(18)。

    其南陵,夏後臯之墓也(19);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風雨也,必死是間,餘收爾骨焉(20)!”秦師遂東。

     【注釋】 (1)殡:停喪。

    曲沃:晉國舊都,晉國祖廟所在地,在今山西聞喜。

    (2)绛:晉國國都,在今山西翼城東南。

    (3)柩(jiu):裝有屍體的棺材。

    (4)蔔偃:掌管晉國蔔筮的官員,姓郭,名偃。

    (5)大事:指戰争。

    古時戰争和祭祀是大事。

    (6)西師:西方的軍隊,指秦軍。

    過轶:越過。

    (7)杞子:秦國大夫。

    (8)掌:侖理。

    管,鑰匙。

    (9)潛:秘密地。

    (10)國:國都。

    (11)訪:詢問,征求意見。

    蹇叔:秦國老臣。

    (12)遠主:指鄭君。

    (13)勤:勞苦。

    所:處所。

    無所:一無所得。

    (14)悖(bei)心:違逆之心,反感。

    (15)孟明:秦國大夫,姓百裡,名視,字孟明。

    秦國元老百裡奚之子。

    西乞:秦國大夫,姓西乞,名術。

    白乙:秦國大夫,姓白乙名丙。

    這三人都是秦國将軍。

    (16)中(zhong)壽:滿壽,年壽滿了。

    拱:兩手合抱。

    (17)崤(xiao):山名,在今河南洛甯西北。

    (18)陵:大山。

    崤山有兩陵,南陵和北陵,相距三十裡,地勢險要。

    (19)夏後臯:夏代君主,名臯,夏桀的祖父。

    後:國君。

    (20)爾骨:你的屍骨,焉:在那裡。

     【譯文】 冬天,晉文公去世了。

    十二月十二日,要送往曲沃停放待葬。

    剛走出國都绛城,棺材裡發出了像牛叫的聲音。

    蔔官郭偃讓大夫們向棺材下拜,并說:“國君要發布軍事命令,将有西方的軍隊越過我們的國境,我們襲擊它,一定會獲得全勝。

    ” 秦國大夫杞子從鄭國派人向秦國報告說:“鄭國人讓我掌管他們國都北門的鑰匙,如果悄悄派兵前來,就可以占領他們的國都。

    ”秦穆公向秦國老臣蹇叔征求意見。

    蹇叔說:“讓軍隊辛勤勞苦地偷襲